没有它的存在,再高级的潜水表也随时面临“表镜崩裂”的惨状

没有它的存在,再高级的潜水表也随时面临“表镜崩裂”的惨状

玩潜水表的基本都避不过一个叫氦气的东西,为此瑞士表做了一种叫排氦阀的东西,网络传言最多的就是当潜水表潜水深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水中的氦气分子就会挤压进手表内,而氦气分子比水分子小很多,所以潜水表是防不住的。

首先我们要对这种说法给予否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特别错!(之前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后面查资料才知道原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有不对还请多多指正)

没有它的存在,再高级的潜水表也随时面临“表镜崩裂”的惨状

那么这种氦气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又是怎么跑进手表里的呢?为什么三百米内的潜水表无需使用这种排氦阀呢?我们来简略的说一下。

潜水分为饱和潜水和不饱和潜水。从水面下潜的方式属于不饱和潜水;潜水艇下潜到一定深度好潜水员直接出来在水底作业的方式属于饱和潜水

http://www.fundiving.com/training/advanced-skills/33071(介绍《潜水科学--氦气》)

首先来说三百米内的潜水表有个局限性,就是他的潜水深度不能适合更深的潜水作业,通常这种潜水表就是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就直接从水面上下水然后作业,这种情况是无需担心氦气的,真正需要担心氦气的是潜艇内的潜水员。潜艇下潜到一定深度之后,潜水员出仓作业之前要先进入一个加压仓,让人体有个适应压力的过程,如此才能保障潜水员的安全,而在这个加压舱内使用的加压气体是“氧氦混合”气体,而加压舱的加压时间还是比较久的,在这段时间内,体积较小的氦气分子就会渗入到表壳内。当潜水员在水中作业完成返回到加压舱内后,加压舱的功能就变为减压仓,慢慢的减小压力以达到人体可以适应的程度。

没有它的存在,再高级的潜水表也随时面临“表镜崩裂”的惨状

在这个过程中,人体所处的环境中的压力慢慢的减小,而手表内因为还有之前渗入的氦气所以一时间没有迅速排出的能力,所以在周围气压减小后手表内的压力相对周围就比较大了,这种时候手表内的压力就有可能顶翻手表的镜片或者造成一些破坏性的损失。

由此而来,就有了排氦阀这种东西应势而生,这里提一句,为此劳力士发明了Helium Escape Valve排氦气阀门来解决这个问题。到了今天,劳力士提出的排氦气阀设计已经成为深潜腕表的标准配置。

没有它的存在,再高级的潜水表也随时面临“表镜崩裂”的惨状

这种排氦阀是一种单向的排气阀门,当内部气压比外部大的时候,内部气体就会从排氦阀中自动向外顶出,而外部的水或者空气是无法通过氦气阀顶入表壳内部的。这个小东西是用起来也很方便,原先的结构无需做任何改变,只要增加一个氦气阀就搞定了,而且因为劳力士的带动,瑞士的深海潜水表基本都会带着排氦阀。

根据其工作原理,排氦气装置又可分为两大类:

1, 自动排氦气阀门

2, 手动排氦气阀门

自动排氦气阀门是一种活动的阀门,可以将氦气排出表壳,同时把海水隔绝在外。大部分手表采用的都是这样的装置,但是自动排氦气阀门需要定期的保养,因为会存在胶圈老化而引起的漏水。最知名的是百年灵的复仇者二代深潜海狼腕表。其防水深度达到令人咋舌的3000米,无愧为“专业超级潜水腕表”的称号。

没有它的存在,再高级的潜水表也随时面临“表镜崩裂”的惨状

百年灵的复仇者二代深潜海狼腕表

还有一个光怪陆离的深海怪兽——欧米茄的lioproft同轴潜水表,这款表从1970年问世以来,就一直是深潜的先锋队,现在他的防水深度达到1200米。此外,还拥有双向潜水表圈,2点位置有松开和锁紧按钮,4点位置有排氦气装置。表冠则放在了9点的位置,可以称得上是深潜利器。

没有它的存在,再高级的潜水表也随时面临“表镜崩裂”的惨状

欧米茄的lioproft同轴潜水表

至于手动排氦气阀门现在很少,以至于我都找不到好的例子给大家。原理是这样的在使用时需要旋开阀门,类似旋入式表冠,使用后需要重新锁起。这类潜水表在正常状态时排氦气的阀门由内部的上方橡胶圈进行防水,当阀门锁紧时无该功能。拧松阀门,此时该装置就处于减压状态。当表内压力足够大于表外压力时,将退开阀门内部下方的橡胶圈,从而将气体释放。一旦压力均衡了下部的橡胶圈会被弹簧推回原来位置,减压过程中该动作会多次重复。所以手动的还是有点麻烦。

没有它的存在,再高级的潜水表也随时面临“表镜崩裂”的惨状

手表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去破坏排氦气阀门,确保里面的防水胶圈能正常防水;毕竟,我们不比专业的潜水员们经常使用到这一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