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這樣揭示王羲之書法祕密的

他是這樣揭示了王羲之書法的秘密。

古人在對書法的評價是從一點一點開始的,後來逐步進行深入評價。但不論怎麼說,這幾個人都是歷史上無法躲避的,他們是:張芝、鍾繇、王羲之等人。

在書法的學習中,都是後人學習前人的,鍾繇學張芝(蔡邕等古人),王羲之學鍾繇,師法古人,取法乎上,這是學書的定律。學古就要臨古,在學書中,經常用"工夫"一詞形容書法的學習程度,一個人對書法的臨習水平,決定著"工夫"的高低。例如:工夫下到最高程度的時候,叫"精熟"、"工巧"。

他是這樣揭示王羲之書法秘密的

圖一

"工夫"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在書法中又有"天然"一說,這也是衡量和評價書法水平境界的標尺。光有了工夫是不全面的,如果從境界上來說,必須要有"天然"的標尺來衡量。

基於前人的一系列表述,南朝書家庾肩吾寫下了《書品》一文,對歷史上120餘位書法家進行了系統評述。其中對張芝、鍾繇、王羲之的書法是這樣評說的:

"張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衣帛先書,稱為'草聖'。鍾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盡許昌之碑,窮極鄴下之牘。王工夫不及張,天然過之;天然不及鍾,工夫過之。"(如圖二)

他是這樣揭示王羲之書法秘密的

圖二

而在此之前,包括梁王蕭衍及尚書袁昂等人在內,並未對王羲之的書法做出更高的評價,他們還對王獻之、羊欣等人的書法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擬貶,如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說:"王子敬書如河、洛間少年,雖皆充悅,而舉體沓拖,殊不可耐。"他們的最終思想還要強調要向古人學習,但並未像庾肩吾這樣,對書家進行比對,這樣以來,庾肩吾便更加清楚地給人們展示出了歷史上各類書家的優劣程度,但他還是首推王羲之,這一點恰好與前人的看法是相反的。

他是這樣揭示王羲之書法秘密的

在書法史上,不論古人怎樣評價,但這三個人是永遠不能迴避的,他們都是一座座高山,一座座豐碑,張芝開創了草書之先河,鍾繇是楷書鼻祖,王羲之"書聖",他們已被歷史定位為"兩兩組合":鍾張、張王、鍾王等,為中國書法的演變、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關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