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個侍女,只身前往敵營勸說首領放棄王位,聲名傳遍天下

自戰國以來匈奴經常南下侵擾中原,直至漢武帝漢朝國力大盛,採取了大規模的軍事反擊匈奴。為了孤立匈奴,漢武帝採取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抵抗,特別是西域最大的國家烏孫。於是漢武帝以楚王劉戊的孫女劉解憂為公主,嫁給了烏孫國國王軍須靡。馮嫽作為劉解憂的侍女,跟隨劉解憂陪嫁烏孫國。

她是個侍女,隻身前往敵營勸說首領放棄王位,聲名傳遍天下

馮嫽才貌雙全,她為了通曉西域語言文字和習俗,經常馳馬出入各個牧場和別人氈帳,不出幾年她變已完全掌握。主僕兩人為了大漢的事業相互勉勵安居在了烏孫。

不久她就已大漢使節身份經常出訪烏孫周邊國家,宣揚漢朝教化。各國君臣見漢朝以女子為使,大方謙恭,善於辭令,對她更是敬佩,於是尊稱馮嫽為“馮夫人”。

烏孫國右大將對如此美麗及如此才華的馮嫽一見傾心,想求取其為妻,馮嫽為了大局欣然同意,烏孫更堅決地站在了大漢這邊。

她是個侍女,隻身前往敵營勸說首領放棄王位,聲名傳遍天下

到了漢宣帝執政時,烏孫國發生內亂,烏就屠殺死國王軍須靡自立為王,而漢朝廷更想要劉解憂之子元貴靡為國王。漢宣帝急令破羌將軍辛武賢率領一萬五千兵馬進駐敦煌,準備討伐烏就屠。

西域都護鄭吉考慮漢軍道長兵疲,勝負未知,於是鄭吉向朝廷推薦了馮嫽去展開談判。馮嫽因丈夫關係跟烏就屠還算有幾分熟,馮嫽進門毫不客氣道:“將軍您奪得王位看似可喜,實際已埋下了禍根,大漢已派遣大軍進駐敦煌,以您區區軍力豈不是如羊搏虎?”

她是個侍女,隻身前往敵營勸說首領放棄王位,聲名傳遍天下

烏就屠露出驚懼之色,馮嫽趁熱打鐵繼續道:“漢和烏孫本是親如手足,若兩國交戰,遭殃的可是烏孫百姓,將軍您也不希望自己身敗名裂吧!”烏就屠不再猶豫立馬讓位元貴靡。

漢宣帝聽聞此事,對此奇女子更是好奇,立馬下詔召馮嫽回國。馮嫽終於回到了闊別四十年的故鄉長安,漢宣帝令文武百官在城郊相迎。長安百姓聽聞此消息,全都聚集在道路旁只為一睹馮嫽風采。

她是個侍女,隻身前往敵營勸說首領放棄王位,聲名傳遍天下

漢宣帝正式封馮嫽為正使,讓她斡旋在大漢與西域各國之間。劉解憂年近七十,非常思念故土,請求漢宣帝讓其回國。漢宣帝念及她大半生身居異域,為國操勞,於是派人把劉解憂、馮嫽接回國,已公主之禮相待。

馮嫽才貌、膽識、遠見、才幹無一不備,在西域各國享有很高的聲譽。她以一個女子身份作為大漢正使與各國展開外交活動,為漢朝的繁榮穩定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女界中出此奇英,足傳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