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輛客車 1100公里路 海格純電公交拉練記

雖然市區裡新能源線路越來越多,但是當跨度到城際、省際的長途線路,其難度讓人望而卻步,基本見不到新能源汽車長途跋涉的蹤影,特別是純電公交,長途路程大多采用拖車運送。

2018年7月,一個多達30輛純電動公交車的列隊,卻順利地在風雨中歷經1100公里的路途、穿越江蘇、山東、遼寧三省,平安抵達終點,創下了中國自主品牌純電動公交無故障千里長跑的新紀錄。

30輛客車 1100公里路 海格純電公交拉練記

海格羅卡E10千里拉練安全到達大連中山公汽停車場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且看這趟行程的“領隊”,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山公共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公汽”)技術部部長劉勇為您獨家揭秘——

 雨中行

7月6日出發那天,雨下得特別大。

大雨天氣,駕駛純電動公交客車能否正常上路?儘管純電動汽車在我國已得到大規模推廣,但不少用戶仍對純電動車輛運行、尤其是天氣變化情況下運行的安全性心存憂慮。

劉勇卻並沒有這方面的擔心。因為運營中的實際表現,讓他對車輛安全充滿信心。

據瞭解,這批車輛是海格客車今年全新推出的純電動公交羅卡E10(KLQ6109GA),也是中山公汽購買的第一批純電動公交車,但他們從2015年開始就已經用上了海格新能源車型。當時一次引進了22輛11.5米海格氣電混合動力公交車,還有40輛6~7米的海格純電動客車。

“在大連這樣四季分明、又空氣潮溼鹽分大的城市,對運營車輛要求較高。幾年下來,海格客車一直表現安全穩定,車況良好,都沒遇到過啥愁事。不但綠色環保,減少了排放汙染,而且駕乘舒適,質量相當可靠。這不,我們這次換純電動公交車,還是選擇了海格。”

劉勇放心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合作伙伴海格客車早已制定了詳細的保障和應急方案,30輛海格羅卡E10逐一排查,確保車輛狀態完好且全部滿電狀態。建立客戶、發車、服務等相關人員微信群,隨時溝通,跟進車輛行進狀態,並提前安排沿線服務人員全天候服務支持。同時,海格G-BOS智慧運營系統監控中心全程監控車輛行進過程及充電狀態,智慧護航千里行程。

30輛客車 1100公里路 海格純電公交拉練記

正在充電的海格羅卡E10

劉勇說,雖然那天蘇州大雨,但他也沒犯難,依然按時出發。“我知道,海格客車以安全著稱,車輛上集成了多項安全裝備和技術的保護,純電動公交車的淋水及涉水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再加上完善的服務保障方案,肯定能完成此次任務。”

事實也確實如此。

考慮到充電的方便性,劉勇他們選擇了國道和省道。

經停第一站是揚州。

210多公里,雨一直在下,車輛行駛平穩,絲毫沒受影響,車隊開了5個多小時到達揚州江海職業技術學院附近的充電樁。

都說萬事開頭難,第一站順利抵達,讓劉勇心裡踏實了不少:“我們這批車配的電池是187度,到揚州停下來一看,每輛車裡還剩40多度電呢。”

後面兩天雖然也有小雨,更是不叫個事兒了。

輕鬆行

身為“領隊”,劉勇一路跟車安排行程,同時留意掌握車輛運行的第一手資料。

據他了解,第一次開上純電動公交車的接車駕駛員,一路上對車輛表現也很滿意。“大家都知道長途開車辛苦,這趟路途中,我們司機利用車輛充電間隙休息一會兒,很快就能緩過來。司機都反映說,車輛起步快、提速性能好,而且幾乎沒有噪音,沒有尾氣的味道,也不用頻繁地踩離合換擋,比以前開車輕鬆多了。”

第二天車隊保持了這樣速度,230公里、5個小時就從揚州到沭陽汽車客運東站,4個小時充滿電,如果有更大功率充電樁,雙槍充電,45分鐘就可以補滿電,下午又開了230公里,經過6個小時,當晚到了山東莒縣新能源汽車城。

30輛客車 1100公里路 海格純電公交拉練記

海格純電公交千里拉練行程圖

7月8日一早出發,220公里、4個小時一路開到了平度公交公司。3個小時充滿電,驅車180公里,下午15點就到了煙臺港。

夜裡車輛排隊上了輪渡,7月9日清晨4:30到大連灣港,從港口到達中山公汽停車場的最後20公里,劉勇才輕鬆起來。

接車的都是中山公司的老司機,又是空車行駛,劉勇對於路途中的行車安全其實並不太擔心。所謂“困難”,也就是制約純電動公交長途運營的“痛點”:續航、充電、車輛穩定性。

經過考察線路、調查充電是否匹配、規劃停車充電地點,考慮到充電設備、充電時間的合理安排,30輛車分成了4個小隊出發,設置了沿途4個經停充電點。

劉勇說:“老實說,1100多公里長途公路行程,行駛加充電,連續工作近48小時,對於純電動公交確實是個考驗。不僅中山公汽是第一次這麼走,國內這麼做的好像也沒聽過。事前我們也準備了應急處理預案,做好了迎接困難的準備。結果一路順順利利地,應急預案都沒用上。”

他表示,要感謝海格客車和一路上提供充電的公交兄弟單位的支持,車、電、人都密切配合,行程才會如此順利。

 未來行

這次長途接車的嘗試十分值得,還在於節省了一大筆運輸費用。劉勇解釋道:“以往純電動客車都是採用大板車運輸的形式,8米車可以一次運輸兩輛,10.5米車長公交車就只能一次運輸一輛,一輛車運輸成本就得1.6萬元。我們這趟沿途充電、人工等成本算下來,一輛車全部運輸成本才4000元,差距太大了。”

30輛客車 1100公里路 海格純電公交拉練記

即將投入運營的海格羅卡E10

另一方面,剛下線的這批海格純電動公交車,第一次就跑這麼遠的距離進行長途拉練,既考驗了車輛的續航里程、連續工作的可靠性,也用實際行動探索了純電動客車長途運營的可行性。隨著充電設施的日益完善,質量過硬的純電動車完全可以進行長途運營。

劉勇從綜合效益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燃油、燃氣相比,用電成本優勢明顯,加上峰谷電價差異,經濟效益更高;三電系統保修8年,基本上保養都不怎麼花錢,節省了維修成本。而且,這幾年充電設施建設確實效果顯著,數量、佈局上日益完善,為純電動客車長途運營提供了硬件支持。中山公汽一路上經停了4個充電場站,不論是對社會開放的公共充電樁,還是公交客運公司自用充電樁,充電槍都已採用國標,能很好地對接車輛充電。

劉勇表示,公司確實也在考慮在旅遊客運、通勤團體引進新能源車型。“我們公司主要有兩方面業務:一是大連開發區公共交通服務,一是旅遊客運、團體通勤業務等。現在125輛公交車已經基本都是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車型,100輛左右的旅遊通勤車還是以傳統燃料為主。從未來趨勢來看,勢必要繼續往新能源、純電動方向發展。”

從2010年起,中山公汽開始了車輛的轉型升級之路,開始了與海格客車的合作。如今,中山公汽的公交車已經全部是清一色的海格客車,旅遊客車也有超過80%是海格客車。

8年間,中山公汽不斷購買海格客車,海格客車不斷地為中山公汽創造實實在在的效益。這對互利互信的夥伴,不僅共同演繹了純電動公交上千公里長途拉練的精彩一幕,更為當前中國純電動公交長途運營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範例。相信在未來的新能源轉型之路上,他們還會攜手同行,演繹新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