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如:華菱要做好牽引車 國六排放是發展機遇

7月18日,華菱年中商務會在鄂爾多斯召開。從其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華菱星馬共實現重卡銷售11286輛,同比增長11.83%;今年下半年,華菱還將發佈多款新品,以應對市場變化。

年中會後,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漢如接受媒體採訪,暢談了華菱星馬未來的發展規劃。他認為,憑藉華菱重卡出色的性能,未來華菱在高效物流運輸市場以及專用車市場,將大有可為;而國六排放標準將成為國內重卡市場的“一道坎”,只有那些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才能邁過“這道坎”,獲得可持續發展。

謹慎看好下半年重卡市場

劉漢如:華菱要做好牽引車 國六排放是發展機遇

今年上半年,我國重卡市場形勢一片大好,累計銷量達到67.2萬輛,比去年同期上漲15%。不過,上半年大好的形勢,掩飾不住下半年市場的隱憂。

“今年上半年重卡行業看起來很火,但實際上庫存太多,市場並沒有數據顯示的那麼好。下半年,物流車的增長仍然很難;隨著房地產需求減小,工程車想要延續火爆態勢也很困難。所以,對下半年的重卡市場,我們謹慎看好。”劉漢如分析道。

面對這樣的市場,劉漢如表示,華菱完成全年3萬輛的目標也並非不可能。為了抓住機會,達成目標,接下來,華菱要補齊短板,努力提高市場佔有率。

首先,華菱將在專用車市場繼續發力。華菱依靠專用車起家,專用車一直是其強項,因此,華菱希望通過專用車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今年上半年,在華菱實現的銷售訂單中,星馬攪拌車就有5008輛,幾乎佔據半壁江山。攪拌車是一個小市場,全年銷量在3萬到5萬輛之間,華菱上半年就實現銷量超5000輛,其在攪拌車細分市場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不論下半年的重卡市場行情如何,華菱都希望能在自己佔優的細分市場中有所作為。另外,在專用車底盤方面,華菱也要有所突破。

劉漢如:華菱要做好牽引車 國六排放是發展機遇

劉漢如:華菱要做好牽引車 國六排放是發展機遇

其次是補上在高效物流市場的短板。牽引車雖然在今年一降再降,但其在重卡市場中的主力地位不會改變。華菱在牽引車市場也已佈局多年,“厚積”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薄發”的時候。在牽引車方面,華菱現有漢馬H7、H9系列,還保留了H6,形成了產品的高低搭配。劉漢如表示,如今,華菱的牽引車產品在舒適性、穩定性、燃油經濟性等方面已經不遜於任何一款國產競品,這也是華菱敢於聚焦高效物流市場的底氣。

掌握核心技術才有能力應對挑戰

隨著市場下滑、競爭加劇和排放法規的升級,各大重卡企業都面臨著更多挑戰。劉漢如認為,國六排放標準的實施,將是國內重卡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對於堅持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的華菱來說,也是一個重大的機遇。

劉漢如:華菱要做好牽引車 國六排放是發展機遇

“發動機是一輛車最重要、最有技術含量的零部件,擁有一個獨立的發動機廠對於整車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國六階段。”劉漢如說,發動機的研發非常困難,國內能生產先進發動機的企業不多,能造出國六發動機的企業就更少。

隨著中美貿易衝突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國人都認識到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劉漢如也很慶幸華菱一路堅持下來,在發動機、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上實現了自主生產。“做汽車很難,商用車更難,好在華菱最終堅持了下來。等到了國六階段,我們的核心技術就是我們差異化的優勢。”在汽車行業打拼了幾十年的劉漢如不禁感慨道。

據他介紹,目前華菱的國六技術儲備已經到位,並且行業內主流的兩條技術路線——EGR路線和非EGR的高效SCR路線都有所準備。“高效SCR路線比較適合高效物流市場,但在城市工況下排放可能達不到國六要求;EGR路線在城市工況下也能達到要求,但是成本更高,可靠性稍差一些。”劉漢如分析道,歐美市場也以EGR路線為主流,不使用EGR就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目前只有菲亞特動力科技(FPT)。但菲亞特也只有大排量發動機可以不用EGR達標歐六,小排量發動機還是要走EGR路線。在劉漢如看來,國六技術將來必然會有一條路線勝出。因此,雖然兩種技術都做儲備的成本比較高,但是“兩手抓”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外,華菱的技術儲備在非道路市場也能創造價值,非道路4階段的排放標準也要加裝DPF,這同樣是華菱的機會。劉漢如甚至表示,未來如有必要,華菱也可以由一家整車廠轉型為發動機廠。

國六排放法規的實施,會成為華菱大爆發的契機嗎?小編無法預測,但是華菱穩健的發展步伐,讓小編覺得這事兒有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