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30不養,40吃苦!每天1個小動作,五十歲也能「健步如飛」

【點擊右邊關注哦】

年少時不覺得,年長後動不動就這裡疼,那裡疼,而膝蓋又是最容易疼痛的地方之一。

你知道嗎?一個60公斤重的人站立時,膝蓋的負重是60公斤左右;

當走路時,膝蓋的負重約是體重的2倍;而當爬山或爬樓梯時,膝蓋的負重增加到體重的 3~4 倍。

看到這些數據時,你一定驚訝:我們每天輕鬆自如地行走、上樓梯,膝關節卻承受如此大的壓力。

關節30不養,40吃苦!每天1個小動作,五十歲也能“健步如飛”

兩個表現,說明膝關節正在退化,千萬別忽視!

1.不明原因的上樓痛或下樓痛

為何只有上下樓梯才能感覺到隱隱作痛?這是由膝關節的解剖結構決定的。膝關節由三塊骨頭組成,連著上面大腿的是股骨,連著下面小腿的是脛骨,中間則是髕骨。走平路時,身體的負重主要從股骨下傳到脛骨,中間的髕骨彎曲度小,負重比較輕,所以並無痛感。而上下樓梯時,膝關節要承受身體重力和運動衝擊力,再加上關節活動角度大,反覆地彎曲、伸直,髕骨負重明顯增加,並且磨損也加重。

2.平時不按不痛,一按就痛

這個表現,同樣說明軟骨表層已經發生退化,受到按壓後緩衝作用減小,對髕骨的保護作用下降,也是膝關節“求救信號”。

除了上面講到的兩個信號,還可以通過單腿下蹲,來判斷膝關節好壞。這個測試省時、省力,自己在家就可以完成。

關節30不養,40吃苦!每天1個小動作,五十歲也能“健步如飛”

專家說:十個膝蓋疼,九個有滑膜炎。

膝樞紐滑膜炎是指膝樞紐遭到急性傷口大概遲緩勞損時,構成膝樞紐滑膜層損傷,進而構成水腫,充血,滲出液增加,樞紐腔內許多積液,積血為主的一種無菌性炎症反應疾患。

滑膜炎,最喜好盯上膝樞紐

滑膜炎是一種多發性疾病,還有點“抉剔”,老是盯上膝樞紐。滑膜炎是一種無菌型炎症,滑膜的功用異常會招致樞紐液沒法一般天生和吸取,滑膜的形狀改動還會侵襲膝樞紐軟骨。

老年人是易得人群,但年輕人以至兒童也可能會得滑膜炎,

老年人發作滑膜炎多繼發於膝樞紐骨樞紐炎。

年輕人膝樞紐滑膜炎主如果因膝樞紐扭傷、多種樞紐內毀傷和傳染形成的,如半月板毀傷、滑膜毀傷等,多表示為急性膝樞紐內傷性滑膜炎。假如內傷較輕或臨時慢性膝樞紐勞損使膝樞紐逐步呈現腫脹和功用妨礙者,則構成慢性膝樞紐滑膜炎。

關節30不養,40吃苦!每天1個小動作,五十歲也能“健步如飛”

滑膜炎的病症

第一,腿沉。出格陰天,溼氣重覺得更分明。

第二,晨僵。早晨起來的時分樞紐不靈敏

第三,坐時光長了起不來。

第四,膝樞紐一個月以內老疼,反重複復。

第五,運動的時分有一些骨頭的摩擦音。

呈現上述病症時,要非分出格留神。

其實預防膝蓋損傷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兩招養護膝蓋法,沒有疼痛才健康

1、1個小動作,養護膝蓋,幫助復健、延長壽命

關節30不養,40吃苦!每天1個小動作,五十歲也能“健步如飛”

找一把可以靠背的椅子,臀部往後坐,靠著椅背。雙手放在椅子背後,背部墊靠墊。大腿下墊一條浴巾,也可以將幾條浴巾和毛巾捆綁在一起,只要夠厚、捆得紮實就可以,目的是要將膝蓋墊高。坐姿端正,腰背挺直,兩腳垂放,一前一後地自然晃動。不需太大幅度擺動,輕輕鬆鬆地晃啊晃就可以了!這一招看似十分簡易,對強化膝蓋卻非常有幫助。舉個例子,如果每天可以晃到4000下,運動效果會比跑步更厲害!

膝蓋是一次性的損耗品,必須得保護好,省著用。只有不斷加強膝關節的力量練習,才能保證在參與戶外活動時候膝關節少受傷害。

小護膝,大作用,從根源上遠離膝蓋疼痛。

關節30不養,40吃苦!每天1個小動作,五十歲也能“健步如飛”

當膝蓋受涼時,膝關節各處的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慢,內部軟組織因缺氧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逐漸就會影響正常的行動。所以,養護膝蓋,先要學會給它保暖。護膝的作用:1、保暖 2、制動 3、保健

膝關節的部分,本身血液循環就比如肌肉的部分,如果再遇到溼寒,就會嚴重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加速衰老。尤其是對於已經受損的膝蓋來說,所以遠離溼寒的環境對於保護膝蓋來說尤為重要。

點擊上方鏈接,即可進店選購

膝蓋是需要保養的,30不養膝,40要受苦!日常穿戴護膝,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很多時候膝關節的疼痛,是由於膝蓋受涼。膝關節“肉薄”,最易著涼,特別是長久在晝暖夜冷的山間行進,很容易忽視膝關節保暖,引發關節疼痛,這時就需要為膝蓋多加一層保暖,許多護膝的用處即在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