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布6項加密貨幣錢包專利

火訊財經注: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經過了6個月的“沉寂”後再度活躍,短期內公佈了6項專利申報。此次的6項專利主要針對目前現有技術下貨幣錢包存在的缺陷與不足,以提供改善和解決的方案。數字貨幣的普及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的,因此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一定是可追蹤、可查詢的,具有低信用風險、高公平性、非營利性、安全可控性等優勢,這樣便於監管。儘管可能有別於比特幣,但一定是值得期待的。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顯示,5月至今,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就公佈了6項專利申報,這6項專利主要聚焦於數字貨幣錢包上,對數字貨幣錢包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的深入與突破。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此次公佈申請的6項專利主要針對目前現有技術的貨幣錢包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提出改善與解決方案。在專利申請公佈方面,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自2017年11月底後“沉寂”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直至今年5月,又再度活躍了起來。

央行公佈6項加密貨幣錢包專利

6項專利分別為:

數字貨幣交易信息的查詢方法和查詢系統

一種數字貨幣錢包的同步方法、終端和系統

一種數字貨幣兌換方法和系統

基於數字貨幣錢包查詢關聯賬戶的方法和系統

一種數字貨幣錢包的登錄方法、終端和系統

一種數字貨幣錢包註銷的方法和系統。

自2014年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以來,中國央行一直在法定數字貨幣領域進行研究與探索,試圖發展出革新現存貨幣體系的技術解決方案。最近央行官網發佈了一則數字貨幣研究工作人員招聘公告。早在今年1月,央行曾召開閉門數字貨幣研討會,表示已成立專門的研究團隊,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今年年中,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的盛松成,在首屆大數據金融論壇發言中明確表示,未來央行數字貨幣是基於區塊鏈等技術創新的本位幣,將有助於提升貨幣供給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目前全球對數字貨幣的研究上,中國是走在前列的。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數據統計,截至今天,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科學技術研究所申報數字貨幣與區塊鏈技術相關專利分別為41、22、22項,“央行系”申報的相關專利共計85項。“央行系”數字貨幣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為:區塊鏈底層技術、數字貨幣發行與流通系統設計、數字貨幣交易與支付系統設計、數字貨幣錢包設計、數字貨幣芯片卡設計。

央行越來越多的專利申請讓我們看到了國家對於數字貨幣的積極一面。其實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數字貨幣的普及正在加速進行,國家想擋也是擋不住的,而且世界各國央行都對數字貨幣表達出濃厚興趣。“或者是研究自己如何發行,用於補充改善貨幣體系、支付體系,或者為了瞭解潛在風險,以及對貨幣當局及金融穩定的影響。”政府也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開始加速擁抱區塊鏈和數字貨幣。

當然政府發行的數字貨幣不會是我們所看到的比特幣的形式,央行如果發行數字貨幣,那一定是可追蹤、可查詢的,具有低信用風險、高公平性、非營利性、安全可控性等優勢,這樣便於監管。法幣層面的數字貨幣考慮的不是去中心化和匿名性,考慮的是流通的便捷性、支付的便捷性、降低發行和流通成本等方面,所以從技術角度上來說,肯定是有別於我們市面上的數字貨幣的。但是央行的數字貨幣依然是值得期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