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和弦听着就不舒服,为什么还要用?

七和弦听着就不舒服,为什么还要用?

我们已经尝试过用大调的正三和弦给旋律配伴奏了,后面又讲到了属七和弦,有朋友就问了:“七和弦听起来就不舒服,为什么还要用呢?”

七和弦听着就不舒服,为什么还要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音乐的进行也是一样,并不是从头到尾都稳定、协和的音乐才动听,相反那会显得平淡和枯燥乏味,音乐也需要矛盾来给予它发展的动力。所以在音乐的进行中我们也要重视那些不稳定、不协和的音程与和弦,让音乐在稳定——不稳定——稳定、协和——不协和——协和这样一个过程中不断发展,才能产生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音乐线条,表现出富于情感和色彩丰富的音乐形象。

七和弦听着就不舒服,为什么还要用?

虽然正三和弦的各个功能组也有稳定与不稳定的区别,但是在协和性上来看,它们都是属于较为协和的和弦,也就是单独弹出来听着比较舒服的和弦。因为在大调的正三和弦中,只有大三度、小三度和纯五度这样的音程存在,就算转位产生的纯四度和大小六度,也都是属于协和音程的范围,所以它们听起来是较为舒适悦耳的。所以我们仅用正三和弦给乐曲编配的伴奏弹起来会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也就是缺少变化、缺少丰富的色彩,因为里面的矛盾不够突出。

七和弦听着就不舒服,为什么还要用?

为了使音乐的进行具有更强的动力,就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变化,使用一些不协和的和弦。目前我们使用最方便的就是七和弦,比如我们上次课讲到的属七和弦,根音到七音是小七度关系,三音到七间是减五度关系,转位以后会形成大二度和增四度音程,这些都是不协和音程,所以这个和弦也是不协和和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V7——I会有更强的动力和力度感,会有更加稳定和终止的感觉。

七和弦听着就不舒服,为什么还要用?

就像我们看电影,剧情一步步发展,非要到了刑场刽子手举起刀后快马传来的“刀下留人”才能给我们如释重负的感觉,如果早早就把人给放了,咱们会觉得剧情像白开水,没有什么意思。其实听觉上也是一样的,咱们从稳定、协和——不稳定、不协和——极不稳定、极不协和——稳定、协和的进行,就像那些影视剧里的剧情一样会给人的听觉上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

七和弦听着就不舒服,为什么还要用?

因此,咱们一定要学会七和弦的使用,甚至是有些增减和弦以后也会用到。上次咱们讲到了属七和弦,下次咱们将讲到重属七和弦,也就是二级七和弦,用好这些七和弦,将极大地推动音乐“剧情”的发展和变化,让我们塑造的音乐形象变得更加丰富、鲜活,让音乐情感得到更好的表现。当然剧情的发展也要具有逻辑性,不然就会让整个作品散架。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提醒大家完成《粉刷匠》的作业哟~原创不易,有心的你来个赞吧!感谢观看,咱们下节课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