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切除用普通腸境是否痛?

龍大哥187481656


謝謝邀請!作為一個每天都在做腸息肉切除的醫生回答這個問題還是很簡單的。

這個問題平常也偶爾有粉絲提問,在這裡一起科普一下。

先回答問題:部分息肉普通腸鏡下切除是不會痛的。

接下去繼續解答你們的疑問:

為什麼不會痛?

為什麼說絕大部分不會痛,而不是說全部?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不會痛?

其實認真觀察體會生活就會有如下疑問?比如生活中吃了很燙的東西下去在嘴巴喉嚨能明顯感覺到痛,到了食道就不痛了,可能只是有點燒的感覺,如果很燙的食物到了胃裡面就沒感覺痛了。為什麼很燙的食物到胃裡面就沒感覺了,是變得不燙了嗎?顯然不是。其實是因為口腔和胃支配的疼痛感覺神經不一樣。其實胃和食管還是有被燙傷的,所以生活中不建議吃太燙的食物。

以下相對專業的解釋,可能要認真看一下才大概看到懂,我已經儘量用通俗的話說了。

因為我們人生體的器官是有兩套神經系統來支配的。一套是運動神經、一套是植物神經。我們人體皮膚、手腳、負責運動的肌肉都是由運動神經支配,運動神經對切割、擠壓、捶打等會能感覺到明顯的疼痛。平時生活中就可以體驗到:如果我們皮膚、肌肉被割傷、砍傷會有明顯的疼痛感覺。

而我們的五臟六腑、心肝脾肺腎以及食管、胃、小腸、大腸不一樣,他們都是由植物神經支配,這些臟器都在我們體內,日常生活中他們幾乎不會有捶打、切割的損害,所以在進化過程中對捶打、切割這種傷害沒有感覺,相反他們對牽拉、擴張反而感覺更明顯,換句話說他們對強拉、擴張反而會感覺疼痛。所以如果得了急性胃腸炎,很多細菌在腸道里面產生大量氣體,肚子會咕咕咕咕叫,大量氣體在腸道內會擴張、牽拉腸管,所以急性腸炎的時候不僅肚子咕咕咕叫還伴隨肚子疼,去廁所拉完伴隨把氣體排出後肚子痛就會馬上好轉很多。

生活中可以見到的是同樣是痔瘡拉血便,有的人會痛、有些人一點都不痛,部分人有時候會痛,有時候不痛。為什麼?

那是因為有的人是內痔、有的人是外痔,有的人是混合痔。內痔是植物神經支配所以不痛,外痔是運動神經支配,所以會痛。混合痔瘡內痔發作的時候不同,外痔發作時候也會痛。一起發作時候會不會痛???你們來回答。。哈哈

好了,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說切息肉絕大部分不會痛,而不是說全部?

因為腸息肉也是植物神經支配的,而且切息肉大部分也是切割的動作,所以大部分情況下切息肉是不會痛的。但是如果碰到比較大的息肉有時候就會有牽拉的動作可能會有點疼痛,所以說小的息肉可以普通腸鏡下切沒問題,大的息肉還是強烈建議在無痛腸鏡下切除。


消化內科葉醫生


結腸息肉有時候會是結腸癌的癌前病變,特別是有家庭遺傳史的人,比如父親或者兄弟有結腸癌,你再發現了結腸息肉,就更要提防癌變。很多人為此通過腸鏡切除了結腸息肉,並認為從此就可以平安無事了。事實上,結腸息肉是很容易復發的,息肉切除後並非就“萬事大吉”,一定要定期檢查,否則始終是結腸癌的高發因素。

研究發現,超過90%的結腸癌是由結腸息肉轉變而來,從小息肉到大息肉再到重度不典型增生,乃至發展到原位癌、浸潤性癌,這個惡變過程一般需要5~10年,也有少數病例進展更快。所以,結腸息肉的高危人群應及早做篩查。

即便結腸息肉及時切除了,之後也並非“一勞永逸”,仍可能長出新的來,一般到75~80歲,息肉才會逐漸停止增長。一項為期兩年的調查研究發現,65%~75%的息肉切除後又有了新生或復發的息肉,將其再次切除後可大大降低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已經查出結腸息肉的人群,即使已做過處理,也要定期做腸鏡複查,以便復發時能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什麼樣的人,要注意結腸息肉呢?其中包括:大便潛血試驗陽性,父親、兄弟有結直腸癌病史;長期的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等都可視為結腸癌的高危“報警信號”。

建議50歲以上的人,無論男女、無論是否有症狀、無論是否有危險因素,都應做一次結腸鏡篩查結直腸癌,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如果腸鏡檢查中發現有結腸息肉,可以通過腸鏡即刻切除,現在的腸鏡可以做無痛的,通過麻醉在沒有痛苦的情形下就可以完成檢查。


中國家庭報


(2018年7月8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一般傳導疼痛的神經為運動神經,而控制結腸的神經為植物神經。植物神經,就如其名,沒有“痛覺”。植物神經對利器切割無感覺,但對“牽拉、擴張”等有感覺。

植物神經一般是無意識調節我們身體的各個機能,比如心跳,腸管蠕動消化,瞳孔反應,排尿等。例如:全身麻醉後,患者仍然有心跳;做腹部手術切腸管時,腸管仍可以悠然自得地蠕動,全麻後插男性的尿管時仍然有反應。

腸管是彎曲的,做普通腸鏡,腸鏡在腸管裡面轉彎、活動、牽扯等,會引起腹部不適(如腹脹、腹痛、噁心等),而切除結腸息肉時,腸管反而不會有痛覺。也就是說,腸鏡進去後有多難受就多難受,切結腸息肉時難受的感覺不會加重。

PS:給大家擴張點知識:植物神經受腦幹支配,主心跳、呼吸、腸管活動等,頭顱外傷最忌諱損傷腦幹,腦幹損傷,心跳呼吸直接停止,基本上就是死了。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謝謝邀請,做為一名胃腸外科的醫生,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結腸息肉一類統稱,指的是結腸裡面長出來的肉疙瘩,結腸息肉是有惡變成癌的可能,所以,如果發現有結腸息肉,均建議切除。

小的息肉可以通過腸鏡下切除,大的息肉或者已經惡變的息肉需要做手術切除。

現在我們來科普一下普通腸鏡是如何切除息肉的,一般情況下,腸鏡是通過一個圈套器將息肉的根部套扎,然後用電切的方式,將息肉的根部切下來。



腸鏡下切除息肉是沒有什麼疼痛感的,因為支配大腸的神經是植物神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這些神經沒有確切的疼痛感,只有酸脹感。切除息肉的時候可能會有覺得有腹脹,主要是因為為了使腸道里面的內容物更加清楚,做腸鏡的時候需要往腸道里面充氣,把腸管撐起來。

如果害怕疼痛,也可以考慮做無痛腸鏡,無痛腸鏡需要麻醉,麻醉後你就沒有感覺了,睡一覺就把息肉切除了,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留言諮詢,更多醫學科普,請關注我的頭條號。


普外科曾醫生


普通腸鏡下息肉切除跟普通腸鏡的感覺基本上是一樣的,因為人體的結腸是植物神經控制的,沒有什麼疼痛的感覺,要是能耐受普通腸鏡就能耐受普通腸鏡下息肉電切。要是有恐懼感的話,可以做個無痛的,睡一覺就做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