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的演出是否有託兒?

怪島


沒在現場看過郭老師的相聲,一直聽盜版來著,記得第一次聽是高中時候,那會還是mp3大行其道的時候,同學下載的,聽了一會就停不下來,以前也喜歡相聲,但是老一輩相聲藝人走後就很少聽,春晚的相聲就是聽一熱鬧,聽完就過去了,有點說遠了,回到問題,郭德綱的演出是否有托兒?個人覺得,真不至於,郭老師從小劇場一個人看演出到現在全球巡演,靠的是相聲的基本功紮實,靠的是接地氣,說的是老百姓身邊的事,懟天懟地懟同行,但是依然走下來了,沒點真本事靠托兒?用郭老師的話可能就會說,那是主流相聲演員乾的事,人家不靠門票活著,郭老師靠的是衣食父母的每一張票錢,每次開場都會說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一場用托兒,兩場用托兒,能糊弄一兩場,能糊弄這麼多年?所以別把主流相聲圈的東西安在郭老師身上,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沒有郭德綱,相聲可能已經死了,喜歡相聲的多聽聽,覺得說的不好的沒關係,每個人愛好不同,各有所好,挑自己喜歡的就好


楓絡


有託沒託問問郭德綱就知道,看錶相,粉絲不少,年青女粉絲更多,不能不說這小子聰明,作品找對了人,女粉絲比男粉認性,捧起來,托起來,不要命,一次倆女粉在聽郭德綱相聲入了迷,就對女友說:我聽他的相聲褲襠都溼了,女友問,怎麼溼的,憋了一泡尿,沒敢去衛生間,怕漏掉郭的相聲段子,尿褲了,如此的絲,豈能不火,作品合了排,不紅也帶紅。


三門峽



郭德綱說相聲有沒有託應該是個假命題,為什麼怎麼說呢?在這裡舉個例子就足以什麼問題。

德雲社初期在天橋小劇場演出時,有一場臺下只有一位觀眾,當時確實很尷尬。以至於有些演員給郭德綱提議,要不咱別說了!老郭一句話~演,就是一位觀眾我們也不能怠慢人家,這是咱們的衣食父母。

據說,當時這位觀眾也很尷尬,但德雲社愣是給這一位觀眾演了一出全須全尾(yi)兒的相聲專場。如果說德雲社需要託的話,那時候最需要,現在德雲社如日中天還需要託嗎?要知道多一個託德雲社就少一張門票收入,得不償失!


微言戲語


郭德綱真牛逼!每年全國巡演,全世界巡演,動輒一場就是幾百上千人,大的幾千人。每年演下來聽他相聲現場的也得幾萬人,還不算網上,要算上網上得十幾萬人。這TM他得多大的勢力能請這些人當拖?這哪是郭德綱?這明明是拉登第二啊!


7橙色鬱金香7


演出有沒有托兒不好說,網上水軍確實是很多。


蕭武


郭德綱這樣的演員其實是不用託的。因為人家根本是實力說謊,根本就不用誰來捧場。郭德綱的相聲真的是很招人喜歡的。我覺得就郭德綱這樣的人。不僅是在國內受歡迎,在國外也是很受歡迎的。什麼段子在他的嘴裡一說出來,馬上引起大家的共鳴。不時的爆以掌聲。 另外,如果說郭德綱真的有託的話,我想那也就是一個大託。那就是于謙這個一直在捧著郭德綱的這麼一個忠實的粉絲。老鍋也是拿來不客氣什麼事情都往于謙的家人和他的身上放,把于謙兒給弄得應接不暇,就他那種傻乎乎的勁兒。也給大家引來了不少掌聲。所以我說老郭是不用託。使用謙!



伊春美食美客


沒有。要是找托兒的話,郭先生根本走不到今天。當年他和他的團隊可以給一個觀眾認真表演,就說明了一切。找托兒跟贈票送雞蛋牛奶的那些團體有什麼區別?不允許贈票,不允許包袱不響,不會說五十段傳統段子沒資格領工資,這些鐵打的規矩支持德雲社走到了今天。能上臺的演員,兩三個月內段子不重複,每個月小劇場大量的舞臺演出,既能給學員鍛鍊的機會,也能打磨新作品以便成熟後拿去商演,還可以讓平時買不到(起)商演票的觀眾看演出,何樂而不為?


荊棘鳥28730131


太劇場一般都有帶節奏的,帶動場下氣氛,您也覺得好就跟著喊兩聲拍兩次,不顯得出頭,您覺得不好不用吶喊,也有這些人能和臺上演員互動照顧表演者情緒。


立志成為一名胖智者


我也曾想過這個問題,就像有些明星僱粉絲一樣,不過我看到德雲社的演出有空位,我想他們應該不會這麼幹,否則他們會先把空位填滿。另外在現場玩手機的,估計不是朋友請,就是頭一次來,但估計這些人下次不會再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