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農村養雞戶都在雞圈裡養幾隻鵝?

大河鄉土


小的時候在姥姥家生長,農村的點點滴滴都留在記憶裡,記得小時候姥姥養養了很多雞,有鴨子還有三隻大鵝,院子裡還拴著2只羊一條狗,每天家裡一有動靜狗和鵝就叫個不停,尤其是那幾只鵝白天也叫晚上也叫,我跟姥姥說把鵝燉了吃肉吧,姥姥說,可不行,大鵝還要看家,看著這些雞不讓黃鼠狼和老鼠去禍害呀。在農村養雞經常有雞被黃鼠狼弄走的事發生,頭天有十隻雞,第二天就剩下捌只,養幾鵝就是為了防黃鼠狼,雞和鴨到了夜裡視力非常差,在加上睡覺特別死,所以給黃鼠狼造成了機會,鵝的視力和聽力都非常好,而且鵝的身上有一種氣味黃鼠狼聞到以後就會馬上離開,所養雞的人都養幾隻鵝。


都俠廣場舞


蘇東坡的《仇池筆記》這樣說:鵝能警盜,亦能卻蛇,其糞殺蛇......

家禽中鵝的警惕性非常高,聽覺器官非常敏銳,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發出叫聲,且攻擊力驚人(話說,本寶小時候就有被鵝伸著脖子攆著我跑的經歷,重點是,不止一隻...)。

所以,雞群裡養一隻鵝,可以起到保護作用。“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農村黃鼠狼還是比較多的,俗話說“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黃鼠狼經常會在夜裡偷雞吃。有了鵝的保護,黃鼠狼就佔不到便宜了。

如果你覺得鵝只會撿“軟柿子”捏,那就大錯特錯了。鵝這種生物,無論各路神魔,它都是敢上前一戰的。偷雞的蛇在鵝的淫威下,也只能灰溜溜的逃走。因為鵝有一種氣味,會讓蛇害怕,鵝也會用嘴巴攻擊蛇。

所以,農村裡養雞的時候養幾隻鵝,一能起到保護作用,二還能吃點鵝蛋,何樂而不為呢!就是鵝的叫聲太吵啦......


七七漫遊天地


農村養雞戶在雞圈裡養幾隻鵝,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

1,警戒作用

鵝的叫聲很大,而且很警覺,可以在第一時間感受到危險,併發出警報,這樣,一般的動物比如黃鼠狼等不敢靠近,起到了第一重警戒



還有一種說法,相傳黃鼠狼只要踩到鵝的大便,就會爛腳掌,所以只要聽到鵝的叫聲,它就不敢來了”,這種說法你信不信?


2,保護作用

鵝的大嘴,可以直接攻擊侵犯的動物,起到第二重防禦作用。


老爸的茶


去鄉下老家的時候看到養雞人的雞圈裡有幾隻鵝有沒有很疑惑呢?為什麼要在雞圈裡養鵝呢?是鵝圈裡養不下了嗎?

其實都不是,雞到晚上基本就是冬眠狀態了,把它吃了都不知道!這時候呢鵝的警惕性很高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所以這也就是養雞人為什麼會在雞圈裡養只鵝,因為鵝能讓雞免入黃鼠狼之口!


新農大視野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為了威懾雞的天敵,黃素狼、老鷹、蛇等動物。不過千萬不要養太多了,2-3只就可以了!


易思養雞


感謝邀請,其實農村養雞時候養幾隻鵝,也是有講究的,鵝雖然作為普通家禽,但是比一般的家禽會有攻擊性和領地性,近距離接觸,鵝覺得你進入他的領地,就會攻擊進入者,鵝也可以像犬類一樣起到看家護院的作用,甚至比犬類更有效果,畢竟犬類有時候看到陌生人也會搖尾巴示好,鵝不管是誰就是直接上去咬,還有就是在中國某些黃鼠狼頻繁出沒地區可以防止黃鼠狼偷雞偷鴨,狗都怕鵝,更不用說黃鼠狼,鵝的叫聲比雞鴨叫聲分貝大,警報效果更好。



嘻哈反斗星


在大部分地方來講,鵝是家禽中唯一具有一定功擊性的動物,一般的貓狗都對其懼怕三分。同時鵝的警惕性非常高,無論是白天還是夜半三更,只要有陌生人或物接近,都會發出比一般家禽更大的聲音,特別是黃鼠狼,天生怕鵝。

當然有人講,養條狗不行嗎?當然也是可以的。但畢竟鵝首先是禽類,與雞的相處會更加融恰,小時候在農村,家裡的雞鴨鵝都關在一起,它們會一起進出,一起進食,不分彼此,顯然狗做不到。

還有就是,鵝的食性主要是草,養幾隻鵝,不會增加養殖負擔,也可能是農村人的一種養殖習慣吧。

過年,一隻鵝,可以殺好多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