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調《收姜維》中諸葛亮對趙雲的唱段「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這個「四千歲」怎麼理解?

瑣顏


我們說在小說《三國演義》裡,羅貫中編了一段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後來劉備又偶遇趙雲,甚是歡喜,於是從公孫瓚那挖來趙雲後就以四弟相稱。所以在蜀國一說到“四”字,我們自然而然會想到趙雲,那麼“四千歲”貌似也很好理解了。

但按照這個邏輯來看的話,趙雲排老四叫四千歲,那三爺張飛豈不就是“三千歲”了,這樣來比的話好像不太好玩吧,所以我們還是要從戲曲作品中來一探究竟。在越調《收姜維》中,諸葛亮攻打天水,趙雲請戰,之後申鳳梅飾演的諸葛亮有這麼一句唱詞:

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聽山人把情由細說端詳~

按道理來書諸葛亮算是趙雲的“上級”,用千歲稱呼他根本就不搭輩分,而大師申鳳梅的一些列關於三國的越調中也總稱呼趙雲為四千歲(或者是四將軍,四將軍沒什麼好解釋的)。因此我們繼續往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解釋,果然在本劇的末尾部分諸葛亮還有這麼一句:

說什麼打了敗仗臉無光~ 兩軍陣上一單~等著~四王~千歲~凱歌還~

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其實趙雲這四千歲之稱全名改叫“四王千歲”。把“王”字加進去我們就好理解了,,在戲曲文化中,創作者習慣性的把朝堂內的老臣、王爺稱之為“千歲”,而在《收姜維》這場戲中恰好趙雲剛被劉禪封了王,自然而然用“千歲”相稱也就沒什麼問題了。

最後,這個“四王”到底該如何理解?其實這個沒啥特殊含義,就是人們習慣性的把趙雲和三兄弟湊在一起組成“桃園四結義”,自然劉、關、張、趙的四天王排名也就被我們所認可了~


所以如果馬超和黃忠樂意的話,就叫他們“五千歲”和“六千歲”吧…


邏輯文史游


精典越調申鳳梅代表作收姜維中,由申鳳梅大師主演的諸葛亮,稱趙雲趙子龍老將軍為四王千歲,簡韻四千歲,當時劉關張均故,劉禪繼王位,趙雲又為救劉禪立過九死一生救駕大功,且當時趙雲己73歲高齡,為國家社稷還老命迎戰,是目前蜀國年齡最長,功勞最高的將軍,且排劉關張後第四,應該劉禪封劉關張趙為老王,二王,三王,四王,均為國父輩,劉禪應稱趙四叔王千歲,諸葛亮也應稱四王千歲,又諸葛亮和趙雲是同代元老,比劉禪高一輩,故諸葛亮可敬稱趙雲為四王千歲,或四千歲,也可稱四將軍或老將軍。申鳳梅大師永垂不朽。








電動車力寶鋰電製造


謝謝邀請,趙雲這個“四千歲”的稱呼,本來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時候只有三兄弟,後來劉備又收了忠肝義膽、英勇無敵、正直無私、能征慣戰的常山趙雲趙子龍為上將,因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英雄愛英雄,又與趙雲結為異性兄弟,因趙雲年紀最輕,排行第四,既然關羽是二千歲,張飛是三千歲,那四弟趙雲自然被稱為“四千歲”囉。(圖片來自網絡,圖為長板坡前趙子龍,七進七出救阿斗。就連曹操也為其忠勇善戰、大義凜然所感動,下了“擒得傷不得,切不可傷子龍性命”的命令)



王愛君AWZH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 當年被曹操追殺的劉備落爛時相遇趙雲 恰好趙雲舊主公孫瓚兵敗自焚 兩人也算得上是患難相交 劉備也就理所當然的把趙雲當兄弟看待 更有後來長坂坡趙雲七進七出救幼主阿斗 劉備更是對趙雲感激 所以劉備稱漢中王封的五虎上將趙雲名正言順的排第三位 在外人看來 劉備 關羽 張飛 趙雲也就是親如一家的兄弟夥了 劉備後來稱帝 皇帝就是萬歲 下面關羽張飛趙雲既然是皇帝陛下的兄弟夥 那就應該是千歲 趙雲排在劉關張三人之後 算是老四 所以諸葛亮稱他為四千歲很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