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程硯秋先生的傳人,張火丁現在怎麼樣?

清純的農夫山泉


不少人發現張火丁近幾年的演出寥寥無幾,確實如此,因為她這幾年把心思都放在了教學上。




張火丁2008年受聘成為中國戲曲學院的教授,到今年正好十年時間。這十年間她主要在培養“小張火丁”們。

去年,她的弟子們在長安演出期間正好遇到,她的弟子李麗告訴我說張火丁是一個很溫暖有很認真的老師,排練的時候看到學生開口唱表情不好就會讓助理趕緊拿手機拍下來,讓學生自己看,“有圖有真相”的提醒學生。

記得2010年,教學之初的時候,採訪張火丁她說過這麼一句話“我是真心教她們,也許我的學生成不了角兒,但是能成為一個不錯的演員,這就是為社會做了貢獻了,也對得起我自己”。

從臺上光芒萬丈的角兒,到臺下的素面老師,張火丁從來沒有因為身份的轉變而不適應。在學生眼裡她是一個君子,光芒內斂內心溫潤,跟著張火丁學習,學生們感受的不僅僅是技藝上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變化。

回顧今年5月張火丁帶學生們的“薪火傳程”程派經典摺子戲的演出,不少觀眾從天津、江蘇、深圳等等全國各地趕來為她的學生們捧場,這就是對張火丁最好的回報。


不止看戲


自從2015年11月張火丁京劇程派傳承中心在中國戲曲學院掛牌成立後,張火丁就沒有在正式舞臺上演出了,而是轉向幕後,專心將程派藝術傳給弟子們。

其實從2008年起,張火丁從舞臺走向講臺之後,就很少再登臺演出,有人說這是飢餓營銷,也有人認為她是不想唱戲了,但張火丁自己說過這樣一句話:

“繼承程派藝術是我堅持的道路,發展程派藝術是我始終不移的藝術追求”。而在這十年間,張火丁的確初心不改,潛心鑽研程派藝術的同時躬身踐行師者之道。

張火丁的表演,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節奏掌握得非常準。該爆發的時候,有爆發力。她用水袖在空中翻飛,在空中造就了動勢,畫面非常唯美。

她的聲音“滑中帶澀”,一般而言,好聽的聲音講究潤滑、純淨,但她不完全潤滑,有一股阻抗力,有一種澀勁,韻味就在其中。在唱的過程中,她會用“擻”音轉腔,特別靈動,表現力很強。

張火丁的粉絲很多,有很多京劇程派戲迷特別喜歡張火丁。她的演出很少,但每逢有她的演出,必定虛無坐席,空前熱火。張火丁已經兩三年沒等臺演出了,下次出場肯定又是爆滿。

張火丁的表演,甚至被當成一種現象來研究,對此她說:“我演戲要投入,如果不投入我唱不出來,我需要有一個相對不受打擾的環境,否則我靜不下來。”

在這個網絡時代,張火丁很罕見的連微信都沒有,因為時間太寶貴,她每天用來研究京劇,都還覺得很不夠。除了教導學生外,她幾乎不與外界接觸,每天都痴迷在京劇藝術中。

我是戲曲說,專門說戲曲,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戲曲說


戲曲說


程硯秋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程硯秋

與梅蘭芳、尚小云、荀慧生三位京劇旦角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名旦,他們是各自藝術流派的創始人。

提到張火丁,不能不說趙榮琛,趙榮琛早期曾師從關麗卿、孫怡雲、郭際湘、張善庭等京劇名旦和老師,後由其義父許伯明推薦,拜師程硯秋。


許伯明與義子梅蘭芳、趙榮琛

雖然趙榮琛並不是程硯秋的關門弟子,卻是程派藝術的集大成者。


張火丁

一九九三年,張火丁拜趙榮琛為師父成為關門弟子,並很快成長為程派後學中的佼佼者。與趙榮琛凝重沉厚,表演風格溫文端莊、清淡靜雅不同的是,張火丁的音色純正幽遠,行腔低迴婉轉,表演節奏鮮明,身段豐富多彩。

2008年,張火丁調入中國戲曲學院擔任教授,並組建張火丁工作室,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除程派經典傳統劇目《鎖麟囊》,張火丁新編的《江姐》、《梁祝》等曲目都非常成功。


即將在2018年4月底舉行的國家級大型綜合國際藝術節第十八屆“相約北京”藝術節上,張火丁及其團隊將為閉幕式表演壓軸節目,而在此之前的2015、2016年兩屆藝術節上,張火丁團隊都是閉幕式的頂樑柱。

在2017年10月「京劇旦角演員」十大熱搜排行榜中,一代戲劇大師梅蘭芳排名第一,第二位就是張火丁。


平門知事


關於張火丁的問題,實在是不好表態。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引起粉絲之間的罵戰。




也可能是我的道行不深,這種情況好像只在程派的戲迷當中出現(可能是因為程先生堅持不收女弟子的原則,為以後的程派後人留下了一些不和諧的因素)😂😂😂😂

追星族什麼時候都有,唐朝的時候馬嵬兵變,貴妃被處死之後,有人撿到的楊貴妃的襪子,便受人追捧,爭相收藏。這應該是最早的名人效應。😂

民國時候,梅蘭芳先生有“梅黨”,荀慧生先生,原來藝名叫白牡丹,追捧他的自稱“白黨”,大家都是文化人,追起星來,那可是排山倒海啊。他們不僅僅對自己追捧的角兒痴迷(哦,對了,這個時候不能把他們僅僅當做一個角兒看待,因為粉絲眼裡,他們不僅僅是一個角兒的存在了),還用自己的文化幫助角兒構建他們的藝術大廈。

我們又不是什麼大文豪,也沒有什麼廣泛社會關係,我們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愛好者,我們只有品品他們的唱腔,說說他們的身段,看看他們的扮相,聊聊她們的逸聞趣事,俗稱八卦一下,盡一個戲迷應該盡的職責😂😂😂



張火丁師從趙榮琛先生,是趙榮琛先生關門弟子,故乃是程派再傳弟子。火丁一合,是個燈字,所以張火丁的粉絲自稱燈迷。又是中國戲曲學院教授,所以又稱教授



九十年代,張火丁老師先是九四年辦了第一個個人專場,便博得專家和廣大觀眾的高度讚揚,其後更有媒體稱:“張火丁必成大角兒”,對其高度讚賞。九九年榮獲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還在《戲劇電影報·梨園週刊》主辦“評說五小程旦”活動。與李海燕、遲小秋、李佩紅、劉桂娟榮獲“五小程旦”稱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這裡必須加註意排名不分先後)。😊😊

第一次知道張火丁是看《老梁觀世界》,那時候我還是地方戲裡遨遊呢,當時,老梁的宣傳片說:

一個是“燈迷”遍天下的程派青衣,一個是有著“小冬皇”之稱的餘派坤生,張火丁與王珮瑜的相遇,如何讓一出傳統京劇《紅鬃烈馬》重新迸發生命力?曾經,京劇是一個角兒的時代。如今,繁華已成過往。國粹京劇傳承百年後,緣何卻面臨“觀眾危機”?

聽老梁嘚啵嘚,便注意到京劇---程派---張火丁,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了, ,,,,

從此,便聽著張火丁入門了,,,入坑久了,也想棄坑。不是她不好,而是口味刁了,,,,,,,


浩浩乎吾不識


本人不過是個對京劇感興趣的新兵,對張火丁的京劇表演水平,從專業角度書不出什麼道理。但從鑑賞角度看,張火丁的唱腔和表演最大特點是入戲深,表現整個劇目完整性強,進而藝術感染力更強一些。在程派傳人中,說一句行外話:如果好中選優的話,當今非張火丁莫屬。


風雨蘆葦91624722


儘管程門花似錦,

獨領群芳是火丁。

張火丁可封神,餘下者皆凡人。或者說,張火丁已成大師,餘者演員而已。雖然程派傳人之中爭名炒作者有之,但絲毫不能撼動張火丁的歷史成就與江湖地位。即便拋開目前的成就與地位而言以下幾點也是他人不及的:

第一態度之敬:對程派的敬畏和專心致志;第二業務之精:除技藝之精外,業精於勤的勤字了得。第三內心之靜:不嬌柔不虛華不求浮名與功利。心沉志堅,寧心靜氣。這三點恰恰就是程派低調從容的精神本質,其他傳人恰恰背離以致失去了。


誰將舊事忘江湖


張火丁是個低調謙卑潛心藝術不與他人爭鋒難能可貴的藝術家,她的程派造詣頗廣受觀眾歡迎熱捧,為傳承此門藝術創立工作室培養新人挖掘傳統精華,拒商演拒廣告代言,不為功利所惑。在這浮燥功利浮華圈子裡獨善其身,決不同流合汙,自然遭到功利者攻擊汙衊,她坦然處之我行我素。文藝界一股清流真君子也,望火丁百尺竿頭超越前輩,奉獻更多更好的戲。


手機用戶6681974225


張火丁稱“程派傳人”比較恰當,或者稱之為“程硯秋先生之再傳弟子”也恰如其分,而稱為“程硯秋先生的傳人”則有歧義,似乎不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