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 廣府城記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 廣府城記

廣府城,雄居古趙東北溼地。南達鄭衛,北通燕涿,東連齊魯,西接秦晉。春秋時謂曲梁,自西漢始至二十世紀中葉,為歷代郡、州府、縣治所。明洪武元年始立廣平府,為冀南三府之一,故名廣府。隋末竇建德封王割據,築土圍城六里有餘,此乃廣府城之雛形;元侍郎王偉任郡守時,土灰混凝,延其圍長至九里又十三步。明嘉靖二十一年,廣平知府陳俎集九縣之工,歷時十三載,重修廣府——增高城垣、磚砌城垛、築樓置甬、開拓城壕,方顯廣府城中興之觀;嗣後數百年,風剝雨蝕,彈痕交加,斷壁殘垣。本世紀初,歷界永年黨委、政府及硅谷公司,以“弘揚太極、興發旅遊、造福民生”為念,傾數億元之財力,修復古城,裝點文物,開發窪澱,終成廣府城今日之大觀。每逢閒暇,兀自徜徉其間,感悟其歷史之滄桑、文化之厚重、風光之旖旎,索興作文以記之。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 廣府城記

君可見,九里城郭,十里御河,雙水環抱,七橋飛架,千塘魚蝦,萬畝風荷,千頃葦蕩,十里稻香。好一派古堡澤國、魚米江南。春日,蘆蕩籠紗,湖波映藍,錦鱗淺遊,野鴨撒歡,白鷺翔集,紫燕呢喃。春雨潤如酥,草色遙看新。遊雲浮青城,倒影添巍峨。古城內,深宅舊苑杏花紅,故居老店遊人稠;古城外,風和水柔柳似煙,人來車往湧如潮。夏日,蘆葦拔翠,牡丹飄香,蜻蜓剪水,彩蝶戲荷。蟬鳴柳上日,蛙噪荷塘月。柳蔭石上多浣女,淺草塘邊盡釣者。扁舟載笑,飛艇驚鷺,篝火燃霞,酒肆流香,廣場熱舞,夜市喧攘,遊人忘返,三五醉唱。秋日,荷花飄紅,蘆穗飛白,野菊搖黃,稻浪湧金,蝦蟹遊肥,蓮藕沁芳。霞載漁舟滿,歌伴蓮女忙。又到中秋夜,滿城酥魚香。冬日,雪舞銀蛇,風鳴殘蘆,冰雕晶透,華燈流彩。童子無知,護城河上戲冰弄險;老者任性,古城牆頭舞雪亮劍。登城遠眺,蒼茫大地,銀裝素裹;古城內外,商旅如潮。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 廣府城記

廣府自古滏水環抱,地靈人傑。毛遂俠膽懾蠻楚,沮授多謀比孔明,大曆才子司空曙,宋相李椿朱熹銘。孟後扶大宋 ,露禪威九州,古來多豪傑,今朝更風流。水城寶地,古趙要塞,兵家必爭。晉將敗赤狄,夏王建都城,契丹兵刃寒,金元馬嘶鳴。太平軍旗獵獵,劉鄧鐵騎錚錚。解放號角吹響,偽匪銷魂遁亡。看今日,國盛山河固,古城盡安康。文化淵長,名勝林立,典跡棋佈。弘濟橋頭,猶聞魯班兄妹切技藝;毛公墓前,但見謙謙後生頌忠勇;甘露寺內,芸芸香客拜盛世;文廟遺垣,仍見學子跪聖靈;露禪武館,西洋少女揉太極;禹襄故居,耄耋老者彪風流。風光獨好,名人多至,騷客吟詠。小平登城覽勝,家寶溫地訪農,瑞環陶醉太極,慶林驚歎弘濟。李白醉騎弄堤柳,居易迢迢泊洺州,孟郊賦詩寄洺水,觀承荷亭題佳銘。聖依演繹傳奇,連傑公益古城,名流賢達多會,水城熠熠添彩。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 廣府城記

太極聖地,光耀中華,惠澤五洲。緣起太和堂,師承陳家溝。露禪首創楊式,禹襄武式為宗,楊武雙拳並雄,繁衍風靡全球。拳、劍、刀、杆,盡展太極魅力;敷、蓋、對、吞,玄藏陰陽神韻。論著遠播,拳社林立,弟子數億,譽滿乾坤。清廷奉為國術,鄧公題詞讚譽,國家榮封聖地。日復一日,古城內外,隨處可見,鐵臂單鞭挑日月;年復一年,中外拳子,數以萬計,雲集廣府拜師祖。東亞病夫雪恥,人類由此康健,國人為之驕傲,華夏為之璀璨。千年廣府,集建築、人文、生態景觀之大成,融古城、水城、太極城於一體,兼江南秀麗與北國壯美於一身。泱泱窪澱與巍巍城堡相映襯,蒼茫浩瀚中秀出雄渾挺拔;溼地文化與農耕文化相融合,鶯飛草長處可見稻浪滔滔;民俗文化與儒教文化相滲透,勤勞智慧中飽含淳樸善良;太極文化與紅色文化相濡染,大智大勇演義出慷慨悲歌;古趙文明與現代文明相輝映,博大精深綻放出生機勃勃。美哉廣府,壯哉廣府,美麗富饒,千秋永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