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泉州在2025年能不能比肩一線城市?

阿巴


謝謝邀請。泉州這座城市發展潛力還是蠻大的。泉州位於東南沿海省份福建,閩南金三角,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


近些年來,泉州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以及福建人聰敏勤勞,善於經商的有點,積極發展民營經濟,目前福建泉州的民營經濟非常發達,位居國內前列。湧現出了特步,安踏,喬丹等體育服飾,安踏等日化產品,以及聯合石油化工等一大批知名民營企業品牌。


泉州目前經濟體量位居福建首位,2017年全面創造了7550億元人民幣的GDP,增長率也保持8.4%的高速增長。
至於泉州在未來五到六年之內,能否躋身一線城市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多方面考慮。

泉州面積1.1萬平方公里左右,2017年常住人口高達800多萬,這與新一線城市長沙相當。所以,以泉州目前的常住人口來看,已經是一線城市標準。

泉州的房價來看,遠不及隔壁的廈門,但是均價也在1萬左右,所以在房價方面,基本上也可以列入一線房價,當然比起新一線的杭州、武漢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和長沙也差不多。不過房價高也並不是好事。



至於GDP總量,以目前7000多億的基數,每年7%到8%的增長率來算,GDP總量破萬億也是指日可待,估計是用不了5到6年時間。

當然,經濟,人口,房價等只是其中一部分指標,泉州目前在教育科研上,可能與一線城市的標準還存在差距,綜合實力想達到一線標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泉州在經濟方面,可以說是大中型城市中的佼佼者,城市競爭力與未來發展的潛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說科教文衛,國內國際影響力等各方各面要躋身一線,未來的路可能還要走比較長的一段時間。

一個城市如果經濟發展起來了,公共設施完善了,環境提升了,人民富裕了,生活水平上來了,幸福指數高了,比一切都來的實際。所以,高質量的發展經濟才是硬道理。遠方君去過泉州,也看好泉州未來的發展,希望未來的泉州越來越好!


那詩那遠方


謝謝邀請!根據2017年5月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的最新排名,福建泉州屬於二線城市。按目前的發展勢頭,泉州很有可能在2025年躋身於新一城市行列。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泉州是福建省地級市, 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通莆田、福州,南接廈門、漳州,東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西北通三明,西南通龍巖,總面積11015平方公里,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65萬人,實現GDP7548億元,增長13.57%,全國城市排名第20名,上升2名,排在第一財經2017年新一線城市西安、瀋陽、大連的前面,上升的速度很快。在2016年,泉州GDP在全國排名第23位,大連第17位,瀋陽第21位,而2017年5月第一財經關於新一線城市排名,是根據2016年城市的發展狀況排名的。當然,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排名不僅僅看GDP,主要看城市的商業活力指數等五項指標。


泉州GDP已連續多年在福建省排名第一,2017年省會城市福州在全國排名第26名,著名旅遊城市廈門在全國排在了第47位,這些都是泉州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在福建省,第一個能躋身於全國一線城市的,非泉州莫屬。

泉州是福建省確定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還是唯一的,這個定位是相當高的,而且是國際組織認定的,說明了泉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同時也證明了泉州的綜合經濟實力是得到廣泛認可的。

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說明要優先發展,先人一步發展,那麼就會有相應的政策、資金、項目支持,泉州的發展將馳入快車道,從一年內GDP全國排名上升2名次,就可見一斑。

經過多年的發展,泉州已經形成紡織服裝、製鞋業、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建材家居五大千億產業集群,擁有上市公司101家、中國馳名商標152個。在此基礎上,已形成集成電路、石化、半導體“三大板塊”。


在2017年大發展的基礎上,泉州進一步強化實體經濟強市戰略,強化工業支撐,打造製造業強市,致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強化發展“三大板塊”,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石化新材料、精細化工、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石墨烯產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企業集團。

創新發展金融保險、信息、物流、供應鏈、文化旅遊、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爭創“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建設數字化示範車間和智能工廠,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快速發展。


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全國17座城市入選,泉州名列其中,隨著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推進,相信泉州的科技創新發展將迎來新的騰飛。

泉州是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是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際花園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獲得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2017年入選全國第五屆文明城市。


綜上所述,泉州城市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綜合發展指數全國排名逐年上升,到2025年比肩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一線城市可能還有差距,但躋身於新一線城市還是完全有可能的。


言有方


什麼是一線城市?是城市主要參照指標無短板,多數領域數據全國頂尖,尤其GDP總量和人均經濟數據都處於國內頂尖水準,其他方面比如教育、文化、交通、科研、醫療都屬於。

泉州現在發展速度的確很快,民富程度也比較高,但是要很清楚的認識到一點,泉州只是一個經濟強市,並非綜合強市,一線城市除了深圳都是三位數區號,從建國初期就集中了大量優質資源去打造的國際化都市,之後的深圳雖然不是早期的十大城市之一,但這裡的建設力度比早期的十大城市絲毫不差,可以說除了高校資源有所缺失以外,其他領域都已經達到很高標準。

2025年距今只有7年時間,難道樓主感覺泉州和北上廣深的差距只有7年嗎?像樓主所說的300億旅遊投資項目,看似不少,但是北上廣深最近10年以來在旅遊方面的投資額度平均都是上萬億的,每年旅遊收入平均也都在幾千億,其客流量比廈門都要高几倍,這根本不是投資一個幾百億項目就可以縮小差距的。

比如樓主所在的青島吧,副省級計劃單列市,也算是一個綜合型強市,萬達、伊甸園(英國)、恆大童世界這三家在青島要完成1300億的旅遊項目投資,其中大連600億的東方影都萬達茂已經開門納客,而且是在青島剛辦完上合峰會的情況下,但遊客接待量也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而已,其中萬達茂所在的黃島區只增加了十幾個百分點,所以這相對於GDP貢獻比就是九牛一毛而已,頂多也就是縮小一點和一線強市的差距罷了,根本上升不到趕超誰的程度。

泉州、廈門、福州加一起,經濟規模都趕不上一線,7年時間泉州有可能造出一個福州+廈門?泉州本身不是旅遊熱門城市,也不是科教文衛強市,即使在二線城市當中,綜合實力也比不過幾個大省會。所以即使像武漢、南京、杭州這幾個僅次於一線的綜合大都市,在北上廣深未來7年停步不前的情況下,這三個城市都未必能達到比肩一線的實力,更別說泉州。


子夜的風


泉州目前在國內只能算是三線城市,雖然在福建比較有名氣,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不過很遺憾,泉州在全國的知名度,明顯比不過福州,更別說特區廈門了!

不過,泉州畢竟已經連續18年領先福建全省GDP了,並且泉州由於民營企業眾多,很多企業在全國乃至世界都具有很大的知名度,繼續做強做大應該希望還是很大的。泉州幾個縣市都在全國百強縣之內,只是因為泉州行政級別比較低,以至於招商引資收到很大桎梏,很多大型跨國公司即使有考慮在這裡投資,但基本也會考慮把總部設在廈門,或者福州,未來會不會有所改善,不容樂觀!

再加上一點,和廈門,福州一樣,受臺灣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泉州未來要迎來爆破似的發展,應該不太現實!要知道現在全國各地都在發展,就是內地也漸漸發展起來了,泉州即使加速發力,撐死了做個二線城市,也許在二線城市裡面會比較靠前罷了!畢竟經濟實力擺在那裡!


至於一線城市,泉州短時間內就不要去想了!還有更致命的,泉州中心城區實力真不咋的,甚至有人說泉州市區就是一個大縣城!經濟全靠晉江,石獅,南安這幾個強縣級市撐著,只要這幾個縣級市沒有改區,泉州還是安安心心繼續做二,三線城市吧!

順便提一下,泉州藏富於民,市民就是很多所謂的農村的都比國內許多大城市市民有錢,對於泉州能不能成為一線城市應該也不會臺在意的!畢竟口袋裡有錢,比徒有什麼虛名都好!

我是陽春三月桃花開,你的點贊和關注是我不斷前進的希望和動力,歡迎評論轉發!(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陽春三月桃花開


感謝泉州網友信任並邀請回答本話題!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我非常欣賞你並認可你說的“泉州將在2025年比肩一線城市”!理由如下:

①近期公佈的2017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顯示,泉州位列全國30強!!地位大幅提升,超越一大批省會城市、以及副省級城市,成為地級市的引領者之一。

②排在泉州前面的二十多個城市裡,共有八個非省會地級市,其中不乏佼佼者包括蘇州、佛山、無錫、常州、新北、中山、南通七市。

由此可見,泉州是中國城市(地級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十強城市。
③作為地級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在2018-2025的七年裡,必將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於本身就是二線城市標準,往上升格一級的希望很大,所以我堅信2025年的泉州能夠達到新一線城市標準。


民間查訪專員


您好,我是張小白!熱愛生活,愛好旅遊!如今正是世界盃火拼最激烈的時候,你支持的球隊爆冷門了嗎?反正老馬的臉被丟到天邊了。

2025年泉州能否比肩一線城市,我是很佩服題主的想象力,我也來潑一盆冷水;雖說泉州的經濟發展不錯,如今又有各大投資項目引進,但是發展無忘本,城市經濟的發展看的是綜合實力,泉州也不是旅遊城市,就算加入旅遊元素,其經濟也不會好到天邊,需要時間的累積和紮實的發展。



泉州的發展確實是越來越好,曾經泉州是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也獲得過很多榮譽,如“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聯合國迪拜國家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示範獎”。而且泉州還是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界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2017年全市GDP為7548億元,增速8.4%,人均87972元,全省排名第一;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38位;2018年4月份泉州市被選入17個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城市建設席位。說這麼多,看得出泉州的經濟發展好是有基礎的,而且未來的發展也很有水準。


那麼泉州目前在全國經濟排名情況怎麼樣?


從下圖可以看出,2017年全國百強城市經濟排名中,泉州位列第20位,GDP增速排名第11位。目前一線城市的水平(北上廣深):城市人口過千萬級別,一般在1500萬左右,城市GDP破2000萬億元。如果按照GDP增速8.4%,7年的時間為例,到2025年泉州市的GDP為12000萬億元;按照這個數據和一線城市的水準來看,還差一大截;7年後的泉州應該能趕上如今的天津、重慶、蘇州“新一線”城市。您覺得呢?



泉州市目前房價走勢情況


作為一個二線城市,其房價也是不低的;目前來看泉州房價均價在15000元/平米,好的城區樓盤價位在25000元/平米。如今一線城市的房價均價在40000-60000元/平米

,高的樓盤在10萬/平米;這個房價想都不敢想,我覺得泉州還是做一個二線城市挺不錯的。



結果至上


個人覺得比肩一線城市還是有難度的。

一線城市指的是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

首先,泉州在地緣上就不佔優勢。整個福建省處於東南沿海,地理位置相對偏僻,而且是丘陵地形,限制了城市發展,也限制了對外輻射的能力。泉州整體面積很大,但受限於地形,每個縣市之間發展不平衡,交通並不是特別便利。想要成為一線城市,就必須在經濟或者政治上能夠起到輻射帶動作用,泉州市目前還沒有這個能力。

其次,是經濟上後勁不足。泉州是福建的經濟支撐,這點不容質疑。但是我們要知道,經濟是需要帶動的。唯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經濟圈,才是一個一線城市成長壯大的保證。但是目前並沒有形成以泉州為中心的經濟圈,例如長三角,珠三角等等。

從這兩個方面上來看,泉州目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泉州新聞通


謝謝邀請!在福建,泉州是座很有實力也很有潛力的城市,但要在七八年內衝到國內城市前列,不很實際,因為你在發展的同時人家並沒睡覺,你增速百分之十,人家就算只百分之八,它的增長量還是比你大,因為它的基數大。再說,所謂一線新一線,那是機構劃的,並不科學,不必太在意。重要的是自己跟自己比,每年都在大發展大進步,人民得到實惠,安居樂業比哪都好!


無語石1


泉州的經濟地位和它的城市地位,完全不在一個等量級,在外省,如果你說安踏,特步,七匹狼,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如果你說泉州,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為什麼一個那些名族品牌比泉州市的名氣還大呢,主要表現在泉州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人文觀感上,那麼深厚的人文,地理,完全沒有發揮出旅遊優勢,所以,泉州想更上一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啟程92770190


所謂"一線八線"城市的概念是偽概念,原是廣東的深圳等地級市,方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城市地位,故意篡改地戶售樓用的"一線二線"樓盤概念,國家不預承認。今後不要無知的為城市去劃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