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理想信念 傳承紅色基因

堅定理想信念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傳承紅色基因

★ 江漢大學—武漢市團校2018井岡山暑期“信仰之旅”培訓班順利舉行 ★

2018年7月7日至12日,江漢大學—武漢市團校2018井岡山暑期“信仰之旅”培訓班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舉行。江漢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訓班骨幹學員、優秀學生幹部代表等共58人參加了培訓。市團校、校團委和部分學院輔導員代表參加了培訓。

培訓期間,江漢大學副校長張英一行赴井岡山與全體學員共同感受井岡山的精神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黨政和一座山有著這樣緊密的聯繫,沒有哪一個國家和一座山有著這樣的聯繫,沒有哪一支軍隊和一座山有著這樣的聯繫。這座山便是井岡山。

印象中的井岡修竹挺拔,重巒滴翠,她樸素端莊,不食人間煙火;歷史裡的井岡鍾靈毓秀,地靈人傑,將崎嶇小道上摸索的革命者引向勝利的康莊大道;而眼前的井岡,歷史印染的鮮紅與自然賦予的亮綠完美結合。主峰屹立,告知我們她歷史和政治的高度,風雲變幻,警示我們勿忘後事之師,砥礪前行。

人們都說一次井岡行,一生井岡情。7月7日清晨,全體學員乘上了通往紅色記憶的列車上,高鐵行至湖南,取道衡陽東再上井岡山,一路崎嶇輾轉,歷經7個多小時的車程,終於伴著濛濛細雨踏上了井岡山這片熱土。

★ 一 ★

革命老區井岡山,黨員新血江漢人。

胸無全局不足謀,跟黨要有新思想。

不忘歷史身軀換,放眼未來灑熱情,

堅定執著追信仰,燎原星火放光芒。

—繼教(高職)學院 饒倩

7月8日上午8點30分,江漢大學—武漢市團校2018井岡山暑期“信仰之旅”培訓班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綜合樓307教室舉行了開班儀式。基地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滕永琛、武漢市團校培訓部主任陳宏、江漢大學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胡承林、校團委副書記吳雲龍等出席了開班儀式。滕永琛老師致歡迎辭,介紹了基地的基本情況、培訓特色和培訓計劃,併為培訓班授旗。陳宏老師對所有參訓學員提出了要求,希望學員們能夠“心懷敬畏”、“服從安排”、“展示風采”,並預祝培訓取得圓滿成功。

開班儀式後,進行了培訓班的“三灣改編”。1927年,毛澤東同志在江西永新縣三灣村,領導了舉世聞名的"三灣改編"。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標誌著黨鑄軍魂的開端,也標誌著毛澤東同志建設人民軍隊思想的開始形成。通過基地賈碩老師對"三灣改編"歷史的講述,學員們效仿“三灣改編”開展班級團隊建設,民主選舉班長、宣傳員、安全員、炊事員、衛生員、士兵委員會委員等,並自主設計班名、班旗、班級口號、班歌、班級造型等並進行團隊展示。學員們從中深刻領會到了“三灣改編”的重要意義以及團隊建設的重要性。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7月8日下午,基地劉文蘭老師為培訓班學員講述了《井岡山斗爭及井岡山精神》的專題講座。劉文蘭老師從井岡山斗爭史基本概況,袁文才、王佐錯殺之謎,井岡山精神內涵及價值三個方面展開講座。她介紹到,井岡山斗爭實踐解決了中國革命道路問題,初步檢驗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路的正確性。她強調,井岡山精神是在革命歷史鬥爭中形成和錘鍊的,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其中,理想信念是靈魂,艱苦奮鬥、敢闖新路是核心,艱苦奮鬥是基石,團結、依靠群眾是根據地創建和發展的法寶。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井岡山精神專題教學,讓學員們推開歷史的塵封,聆聽革命老故事,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吃著紅米飯,喝著南瓜湯就可以幸福滿滿的年代。五百里井岡在革命年代中留下的一切,是人類歷史本身豐富而燦爛的精華。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井岡山精神都常學常新、歷久彌新。

★ 二 ★

九十七年風雨酬,旌旗獵獵染青松。

井岡山上英魂路,今朝盛世貫長虹。

—醫學院 李欣

7月9日,在莊嚴隆重的升旗儀式中拉開了第二天培訓的帷幕。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在井岡山的青山綠水襯托下顯得格外鮮豔。在此之前,學員們都經歷過無數次的升旗儀式,但這一次卻意義非凡、刻骨銘心。當國歌奏響,一種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祖國日益強大,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也應不斷前行,向陽而生。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緊接著,學員們聆聽了王學坤老師對“黨的十九大精神解讀”專題講座。王老師從黨的十九大的鮮明主題,精彩解讀以及分析黨和國家所處形式背景等方面展開講座,讓大家再一次理解感受十九大精神,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力量。在此之前學員們通過不同的途徑對十九大內容及精神有或多或少的瞭解,通過王學坤老師的講解下對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有了更深的體會。之所以稱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是這次會議在政治成果、理論成果、實踐成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與歷次黨的歷史上的重要會議相比同樣具有開創性、轉折性的意義。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我對我選擇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對我走過的道路無怨無悔!”踏進井岡山烈士陵園,明明人那麼多,卻只聽蟬鳴聲嗡嗡,抬頭看松竹翠柏,青山處處埋忠骨。每走一步就有一步感觸,每一塊石頭都有靈魂。這裡養育了太多的革命志士,這裡也埋葬了太多的烈士忠魂。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那個時代的堅定信仰顯得如此珍貴。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八百級青階,階階都是歷史;井岡山碑林,百餘塊碑刻,塊塊都是信念。如今的井岡山,歷史的硝煙不再,但是那段艱苦卓絕革命鬥爭所遺留下來的精神,卻猶如一座座閃亮的燈塔,早已與井岡山融為一體,透過歷史的喧囂,照亮這個時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繼承發揚井岡山精神,在生活與學習中積極踐行井岡山精神,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勢。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歌聲還在耳邊盤旋,記憶帶著學員們的思緒遠去。晚飯後,鍾老師帶領大家走入了“歌聲中的紅色記憶”的殿堂。在這裡,學員們感受到紅軍那種艱苦奮鬥,苦中作樂的精神,也體會到鄉親對紅軍的依依不捨之情。

“許多紅歌的背後映襯著歷史的足跡和難忘的歲月,它像歷史蒼穹的點點繁星,記錄著我們民族走向強盛的歷史……”紅歌不僅讓大家記住歷史,更讓學員們彷彿回到了那個時代,懂得了其中的情感。紅歌的每一句衝擊著學員們的靈魂,給大家積極向上的力量。一起唱響紅色經典,弘揚紅色文化。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 三 ★

當我走上井岡,想起我的故鄉,

一樣的紅色搖籃,一樣的山高水長;

我眺望黃洋界的松浪,我想象八角亭的月光,

我思念長勝街的歌謠,我仰慕著將軍的忠腸,

聲聲蟬鳴,知了知了,句句叮嚀,莫忘莫忘。

—人文學院 阮裕

7月10日,穿著整齊劃一的紅軍裝,穿過蜿蜒曲折的十八彎山路,開啟了大家“紅軍戰士”的一天。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憶當年,毛主席和朱德等老一輩革命領導人在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歷經千辛萬苦,最後奪取革命的勝利。挑糧小道挑的不是糧而是生命的重量,揮灑汗水揮灑的不是汗水而是黨的光輝。憶苦思甜,重走紅軍挑糧小道,走在崎嶇的山路,不得不感嘆當年紅軍不畏艱難闖新路的毅力,用腳步丈量了信仰的力量。

緊接著,學員們來到了源頭村,在老鄉的幫助下自做紅軍餐村,深入體驗紅軍生活。在這裡,“紅軍戰士”們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體味到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更切實地感受到人民群眾的樸實與熱情。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在八角樓的現場教學中學員們得知,在革命受挫的關鍵時刻,毛澤東同志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通過寧岡、永興兩地的調研,解決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的問題,從而堅定了全黨全軍革命的理想信念;在軍隊建設方面設立了士兵委員會,探索出一條群眾監督的新路,馬克思曾經說過:“形式如果不是內容的形式,那它就是毫無意義的”,正是這些從實事求是解決問題角度出發的舉措,才能夠在革命鬥爭和軍隊建設的實踐中發揮巨大作用。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黃洋界上炮聲隆。在黃洋界的山頂上,學員們為雲海之美而驚豔,也為毛主席《西江月•井岡山》之豪邁而讚歎。現場教學中,學員們深切地體會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更加體會到共產黨人在堅定理想信念的支持下迎難而上,勇於勝利的宏偉氣魄!

一天的戶外活動,儘管伴隨著舟車的勞頓,但烈日下行進的學員們,心中卻有一種“雄赳赳氣昂昂”的神氣。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堅定的步伐,代表著每一個青馬人的信念。登攀挑糧小道、學做紅軍餐、參觀八角樓、瞻望黃洋界,身著紅軍服的學員們感觸良多。若沒有先烈的艱苦奮鬥,又豈會有現今的“太平盛世”。

★ 四 ★

生命之重如泰山,歲月之沉如思念。

過往的歲月已經流淌在時間長河。

沒有思念的觸動它濺不起一絲浪花。

聆聽回憶先烈的往事,

讓他們的故事在時間長河跌宕起伏,

讓他們的精神跨過百年時光在世間輝煌。

—設計學院 江田才

7月11日,全體學員一大早來到小井紅軍醫院。小井村的純木質醫院小樓,有著桐油氧化成的漆黑"外殼",房屋的建造凝聚了群眾的力量。急需的藥品,匱乏的醫療器械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沒有鑷子就用竹子代替,沒有消毒水就用食鹽代替,沒有西藥就用草藥代替。面對困難,戰士們不怕苦、無畏難,心中只想早一刻返回前線。但越是條件艱苦,越是顯出人與人的精誠團結,越是顯出共產黨員偉大的人格。在這裡,湧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除張子清、曾志外,很多都是無名英雄。當時,小井紅軍醫院遭受敵軍攻擊,130多位傷病員直到犧牲的最後一刻,沒有一人供出紅軍去向,而這支擁有大義之舉的隊伍,只找到18位烈士的姓名,但僅僅是姓名而已。這群烈士寧死不屈的行為,不為名,不為利,為的只是心中的“主義”!這些珍貴的革命故事,是洗滌大家靈魂的重要寶藏。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下午,聽過了兩位革命後代講家風話初心的分享,聽著那似乎與大家相隔甚遠的革命年代的故事,那些平凡而又壯烈的故事永遠都能觸及到每個人的心底。 木心說:“從前的日色慢,一生只愛一個人”。在革命年代,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變得簡單,變得單純。不論愛情或是信仰。114歲的紅軍嫂陳發姑守望了75年,只因丈夫長征時的臨別誓言“我一定會回來”。龍開富少將選擇一生追隨毛主席,臨死前最後一句話仍是我跟了毛主席一輩子,還想回到他的身邊。羅章少將以身作則,低調謙遜,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聽聞這些革命先烈的真實故事,作為新時代新青年的學員們,要時刻提醒自己,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 五 ★

祭英烈,嘆革命之艱;走糧道,憶革命之苦;

唱紅歌,抒愛黨之情;學黨史,表愛黨之心;

五龍潭,觀井岡之美;小井情,詠先烈之魂;

講家風,悟信念之重;話初心,揚理想之帆;

共學習,追宏偉之夢;齊進步,興中國之盛。

—人文學院 夏寧堃

7月12日,走進井岡山博物館,瞭解井岡山歷史,學習井岡山精神,一樁樁事件,一段段歷史,博物館所陳列的展品,所還原的景象,讓學員們置身於那段歲月之中。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隨後,大家來到大井村,走過毛主席上井岡山的第一步,感受記載他在戰火紛飛動亂的時代還靜下心閱讀的讀書石。與“國運”相關的大樹,枯後重生,有著及其頑強的生命力,我們青年一代,也應該有著不服輸的精神。

“草亦多情淨手編,皆因樸素永其年。紅軍本是英雄漢,腳正何鞋不可穿?”手裡兩杆稻草,腰間一根竹帶。指尖兩段紅綢,掌上一雙草鞋。“學編紅軍草鞋”體驗教學中,學員們在師傅展示草鞋編法後躍躍欲試,分別坐到了木質“紡織機”前,一陣繞、揉、搓、纏、壓後,一雙簡陋的草鞋應運而生,摩挲著扎手的草鞋,感受著當年革命先輩的不易,革命精神就凝聚在其中。學習編制草鞋,自由排練情景劇,體會送紅軍時的心情,追憶英勇的戰士們。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漫漫長路阻擋不住一顆顆嚮往的真心,革命精神則可以忽略這多變的天氣。那一抹井岡紅,讓我們看到了吾心之所向。

下午5點,結業儀式如期到來。武漢市團校副校長張銳老師對全體參訓學員的表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對大家今後的發展寄予殷切的希望。校團委副書記吳雲龍老師在結業儀式上引用《這是我美麗的江大》中的一句歌詞:“我們在這裡成長,從這裡出發”,對六天充實而有意義的培訓做了總結,並希望全體學員夯實所學所悟,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力爭做一名優秀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接過沉甸甸的結業證書,每一位學員都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感受到了井岡山的精神。從井岡山“畢業”的江大人,必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不懈奮鬥!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江大新媒體工作室

小薇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