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讓你的孩子受益終生,今天你給孩子講了嗎?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弟子規》讓你的孩子受益終生,今天你給孩子講了嗎?

文意:父母叫我們,要馬上應答,不能夠遲緩。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立刻行動,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

這是對父母的一種恭敬。《論語》中有這樣一段話,子游問孔子:以很豐厚的生活奉養父母,這算不算盡孝哪?孔子說:“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如果對父母沒有恭敬心,那麼養父母跟養狗、養馬有什麼區別哪?所以,對父母恭敬,就是孝心的一種表現。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弟子規》讓你的孩子受益終生,今天你給孩子講了嗎?

文意:父母的教誨,我們要恭恭敬敬的去聽;父母對我們的責備,要能夠忍受。

父母年長我們幾十年,人生閱歷非常豐富,要虛心、恭敬的聽取他們的教誨,對於他們的責備,也一定虛心接受,這對我們的人生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用這種態度去對待父母的教導和批評,也是一種孝心的表現。

《弟子規》讓你的孩子受益終生,今天你給孩子講了嗎?

故事:孟母斷機的故事

孟子小時候,並不太珍惜學習的機會,有一天讀書厭倦了,就跑出學堂去玩。後來孟母知道了,就在織布的時候很生氣把織布的梭子折斷,扔在地上。孟子很竒怪,就問母親為什麼生氣,母親說:“織布要一寸一寸的織,才能織成,但如果把梭子折斷了,不去織它,還能織成一匹布嗎?你的學業也一樣啊,你還沒有學成就厭倦了,怎麼能成為有用的人呢!”孟子聽了,明白了的做學問的道理。從此發奮學習,終於成為一代大師。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