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愛益生菌守護孩子健康,幫助抵抗腸道病毒侵襲

隨著氣溫的上升,腸道病毒活動強度的增加,嬰幼兒被感染的機會也隨之增加,而且在朋友圈或者媽媽群裡更流傳著今年是手足口病發病“大年”的消息。所以,這個夏季成了讓家長們瑟瑟發抖的病毒傳播爆發期。

媽咪愛益生菌守護孩子健康,幫助抵抗腸道病毒侵襲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手足口病,皰疹性咽頰炎也是家長要警惕的一種疾病。手足口 & 皰疹性咽頰炎它們是一對“表兄弟”,均來自腸道病毒“家族”,兩者有很多是重疊的,在症狀和傳播途徑上極為相似,但又有所區別。

相同處:皰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感染後,口腔的咽部和軟顎都會長皰疹並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咽痛。

不同處:感染手足口的孩子,除了口腔咽部和軟顎有皰疹外,孩子的口唇、手和腳,包括肛門周圍,也會長有透明小水泡,有時膝蓋和手肘也會有皮疹。

另外,皰疹性咽頰炎的患兒,是先發熱再發現皰疹,突發性的高熱不退,體溫在39-40℃左右,隨後會發現口腔有皰疹,孩子咽痛明顯,吃東西哭鬧難受,發熱時間會持續3-5天。而大多數的手足口是先出疹再發熱或者有的也會無熱,一般是中低熱,咽痛症狀比較輕,甚至有的孩子沒有咽痛症狀,發熱1-2天會恢復正常。

和大多數感染的疾病一樣,手足口 & 皰疹性咽頰炎的患兒不需要用抗生素,也沒有任何抗病毒的特效藥,都是可以自愈的,對症用藥緩解症狀就行:

發燒:精神不佳或高熱,給予退熱處理,推薦物理降溫或服用小兒退熱藥。

咽痛:可以吃冰棍、冰淇淋或涼的水果和粥給予緩解,如果咽痛嚴重,則可遵醫囑給予緩解咽痛的藥物,保證水分攝入就可以。

瘙癢:皮膚瘙癢可外用爐甘石洗劑。如果皰疹破潰,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外用的藥物。

除了以上幾點家長務必讓患兒多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如果患兒出現持續高燒,咽痛明顯,喝不下水也吃不了東西,多次嘔吐,精神狀態差等情況,還是要儘早到醫院就醫。因為手足口病的傳染性比較強,建議主動將患兒隔離在家裡,不要帶去幼兒園、學校等公共場所,以免傳染給其他寶貝。

預防是重中之重

由於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觸傳播,因此在預防方面,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儘量少帶寶貝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地方。居室多通風,衣服、被子經常曬。

2. 把好病從口入關: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提倡吃熟食。

3. 讓寶貝養成勤洗手、洗淨手的好習慣。

4.皰疹性咽頰炎沒有疫苗,手足口可以接種二類疫苗 EV71 疫苗,對腸道病毒 71 型(也是最危重症的一型)感染的保護率達 90% 以上,6 個月至5 歲的孩子可以選擇接種。

媽咪愛益生菌守護孩子健康,幫助抵抗腸道病毒侵襲

5.兩種疾病均是由腸道病毒引起,所以家長可給寶貝服用些媽咪愛益生菌,維護腸道健康,並在改善腸道環境的同時增強腸道自身的防禦機制,較好較快地激活免疫應答,從而更好地發揮對腸道的特異性免疫應答,產生針對腸道病毒的抗體,在預防手足口病及皰疹性咽頰炎時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最後再強調一遍,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並不可怕!大部分都可以自愈,就和我們平時的病毒性感冒一樣。家長們也不要過於恐慌,發病之後,對症做好處理,警惕重症的發現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