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第二城蕪湖與江蘇第四城常州比怎麼樣?誰的實力更強?

小鳥很大


感謝網友的提問!關於“蕪湖與常州誰的實力更強”這一話題,先來看看這兩座城市的經濟總量再進行探討!參考《2017年全國城市GDP排名001-040》榜單,常州排在全國第28名,經濟總量為6622.28億元。
蕪湖2017年GDP為3065億,相比常州不到其二分之一。但是蕪湖潛力巨大,最近十年經濟增長410.86%,排在《2008-2017年中國主要城市GDP增長排行榜》第四名。
經濟實力自見分曉,再來看看《長三角經濟區城市規模等級排行榜》,常州和蕪湖都被劃入二類城市序列,常州排在第四名,蕪湖位列第六名。
綜上所述,蕪湖
與常州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目前,蕪湖還是屬於欠發達城市,而常州屬於發達城市。

蕪湖是安徽省第二大城市,在安徽省可以算作經濟實力超群的領頭羊之一,但是放在全國的話就顯得“縮小”的多了。


民間查訪專員


您好,我是張小白!熱愛生活,愛好足球;俄羅斯世界盃落下帷幕,法國隊時隔20年再次奪得大力神杯,克羅地亞拼搏的精神讓世界人民感嘆,贏得了世界的掌聲。

看到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在想:常州又被打臉了,沒想到淪落和蕪湖市來對比經濟實力,是不是想搞事情。那麼我們來看看兩市經濟實力到底差多少。



安徽蕪湖市:2017年GDP為3065億元,安徽省排名

第2位,單從省內來看還算不錯的;人口370萬。

江蘇常州市:2017年GDP為6620億元,江蘇省排名第5位,省內排名也還算不錯(畢竟江蘇省經濟全國排名第2位,實力強的嚇人。);人口470萬。


從2017年的實際經濟數據就可以明確看出蕪湖市和常州市的經濟差距有多大,經濟體量近2倍的差距;常州的經濟體量都快趕上省會合肥的了,合肥、蕪湖要加油哦。



城市發展上的差異化有多少?


蕪湖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長三角大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創客之城,合肥都市圈城市,南京都市圈城市;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是華東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集裝箱中轉港,國家一類口岸,年通過能力5000萬噸。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46位


常州市:地處江南、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先進製造業基地和文化旅遊名城,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與蘇州、無錫構成蘇錫常都市圈。常州市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大運河常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名小康指數排名第13位



從上述可以看出蕪湖和常州兩座城市分別的城市的經濟位置和發展體量;蕪湖雖然在安徽境內發展不錯,但是由於本身安徽整體經濟偏弱(安徽除了合肥、蕪湖、馬鞍山發展的能上眼,其他的城市真是一般般了。),所以導致蕪湖的經濟體量也就是這樣。然而常州市江蘇省內核心城市,而江蘇省是經濟強省,所以常州的經濟實力也是雄厚的。


時代的發展,經濟水平在不斷提高,雖然目前的蕪湖經濟遠低於常州,但是隻要蕪湖不斷髮展,相信蕪湖會越來越好,走向現代化大都市之路。


結果至上


先來看江蘇省和安徽省2017年GDP情況:

2017江蘇各市GDP排名

  排名 地區 2017年GDP(億元) GDP名義增速

  1、蘇州市 17319.51 12.9%

  2、南京市 11715.10 11.92%

  3、無錫市 10511.80 11.54%

  4、南通市 7734.61 14.13%

  5、常州市 6622.28 14.28%

  6、徐州市 6605.95 13.73%

  7、鹽城市 5082.69 11.07%

  8、揚州市 5064.92 13.83%

  9、泰州市 4744.53 15.67%

  10、鎮江市 4105.36 7.08%

  11、淮安市 3387.47 11.14%

  12、連雲港市 2640.31 11.10%

  13、宿遷市 2610.94 11.05%

安徽2017年GDP排名前六位的城市依次是:

1、合肥市7000億元;

2、蕪湖市3100億元;

3、馬鞍山市1720億元;

4、安慶市1650億元;

5、滁州市1620億元;

6、阜陽市1600億元;

7、蚌埠市1550億元;

8、宿州市1473億元;

9、六安市1240億元;

10、宣城市1200億元;

11、亳州市1195億元;

12、銅陵市1150億元。

13、淮南市1100億元;

14、淮北市859億元;

15、池州市660億元;

16、黃山市645億元。

常州地處江蘇省南部、長三角中心,滬寧沿線,是中國經濟水平發展最高的地區,gdp是蕪湖的2倍還多,和大合肥接近。蕪湖地處安徽中部,長三角邊緣經濟發展在全國來講相對可以,在安徽省僅次於省會合肥但比起常州來差距還是不小的。


歲月神偷2007


蕪湖與常州都屬於廣義上的長三角城市,在城市級別上來看,兩個城市都屬於普通的地級市。


但是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位於安徽的蕪湖只能勉強算得上長三角都市圈成員,而常州卻屬於長三角核心圈內。不過,蕪湖在安徽省的經濟實力僅次於省會合肥,由於處於合肥與南京之間,地理位置優越,工業基礎良好,未來發展潛力很大。而常州雖然在江蘇省內排不上第一第二,但是經濟實力在全國都處於靠前位置,由於地處長三角的蘇錫常地區,其地理位置優越性比蕪湖更為突出。

我們單從經濟實力上來看,常州很明顯要強於蕪湖。2017年常州實現總GDP6622億元,位居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的第28位,人均GDP超過14萬元。


蕪湖市2017年實現總GDP3100億元,排名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第74位,人均方面,為8.3萬元左右。兩市對比中可以看出,常州總GDP是蕪湖的兩倍還要多,人均GDP也比蕪湖高出6萬左右。所以,常州目前的經濟實力遠強於蕪湖。

而從城市規模上來看,蕪湖下轄4區4縣,常住人口為360萬左右。常州下轄5區1縣級市,常住人口為470多萬。常州的城市規模比蕪湖要大。

其他方面,兩個城市都是區域中心城市。城市建設方面,常住目前已經開通運營了地鐵線路,蕪湖也正在建設當中,城建上相差不大。整體而言,目前常州大多方面強於蕪湖。不過,未來蕪湖的發展潛力也很大,希望以後兩座城市能你追我趕,共同進步。


那詩那遠方


不能這麼比絕對啊,江蘇裡常州這樣的還有很多,而安徽裡蕪湖這樣的就沒有了。

蕪湖前幾年輝煌的時候,副省長就有3個出身蕪湖,比合肥還多,而常州,有幾個副省長?我這麼說你聽得明白嗎?

要發展經濟,無非就是要錢和要政策,自身別太混亂就行了。

常州的路線是普遍的土地經濟+借貸,常州人玩的非常大,效果很震撼。不過有段話不知該不該講,前年我們這邊也興起過學習常州模式的浪潮,然而我們去考察以後,大部分幹部都是搖頭的,這哪是發展,這是是一個大賭啊!太慌了。無論是為了自身的政治前途,還是基於鄉土情懷的良心,大家認為都不能這麼搞。

蕪湖路線類似於蘇南早期,核心是辦廠。有點不同的是,蘇南是遍地開花模式,蕪湖是舉全市之力辦龍頭廠,然後放手讓社會搞配套企業,這是基於蕪湖本地原有的工業格局的一種提升辦法。這辦法附帶了個好處,讓蕪湖牢牢把周邊地區也捆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

這兩種不同的路線,都很符合《資本論》裡對最xx資本主義企業的描述,好還是不好,各位您自己判斷。


朂嬡de輑輑


常州90年代初發展還可以因為離蘇錫近 民營企業多,現在發展落寞了,作為長三角核心地帶離上海這麼近 GDP6K多沒什麼值得拿出來炫耀的,現在蘇北 徐州 鹽城 南通發展勢頭都快超越了他 江蘇的唯一鬼城,為什麼?因為發展的不行 現在外地打工的都開始離開了,不過現在上海產業開始轉型 給常州帶來一波新發展機會,如果把蕪湖和常州區位調換一下呢?不要噴哪裡發展慢與快,跟位置有關係,為什麼上海附近那麼多百強縣?現在的上海上海化工 醫療器械 很多製造業開始外遷了,打字好累,懂的自然明白~


麥克64730528


江蘇人有的吃難道安徽人餓死了嗎?江蘇人買的起汽車難道安徽人出門全靠兩隻腳走嗎?江蘇人買的起房難道安徽人全都住橋洞嗎?江蘇小朋友上的起學難道安徽人全是文盲嗎?有什麼可比的,安徽人的生活不一定比江蘇差,只是發展慢一些,再說GdP和你們有毛線關係,分你們一毛錢了嗎?真是搞笑。


sxf999


這個題目出來就是羞辱蕪湖的!你咋不拿常州和上海或深圳比一比???一個內陸沿江城市一個沿海地帶靠上海的城市,地理位置就強於蕪湖地理位置,再說前四十年對外開放貿易都是沿海省市佔得最大地理好處,常州可能連江蘇的省會南京有得一拼,不要拿一個騎電動車和一個開小汽車的比沒意思,說實話蕪湖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就看智慧者怎麼引導,怎麼走路,怎麼走出一條更輝煌大道……希望更多人關注蕪湖關注這個長三角小白龍……蕪湖加油看好你的未來


直流口水牛氓你是牛氓


徽子蕪湖無法與常州像比較,從地裡位置看常州也比蕪湖優越常州的位置剛好處南京,無錫,蘇州,上海,在經濟上更比蕪湖發展快些,在江蘇茹素有蘇、錫、常。所以常州的發展肯定要比蕪湖好。


網絡與夢想


看城市財政收入吧,蕪湖財政收入水平應該比在江蘇排在徐州後面吧。比連雲港,宿遷,淮安,揚州,鹽城,泰州財力強吧?

所以,感覺蕪湖最強的指標在江蘇撐死了排第七,這還沒有真正算財政收入的同口徑同質量比較。如果同質量比較,估計比連雲港都沒太大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