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東方周刊:5G漸近

瞭望东方周刊:5G渐近

在6月27-29日於上海舉行的世界移動大會上,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600家行業知名企業,展出了包括物聯網、可穿戴技術、互聯城市、虛擬現實及無人操控等即將在5G時代影響人們生活的新技術,令外界頗為驚歎。

而兩週前的6月13日,主要的國際通信標準制定組織3GPP,剛剛批准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5G NR)獨立組網方案。這標誌著首個真正意義上的5G全球標準正式出爐,5G已完成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

這一切都預示著,5G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5G是5th-Generation的縮寫,也就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和4G相比,它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帶寬更寬、速度更快、延時更短。一個形象的比喻是,3G相當於四車道,4G相當於四十車道,而5G則是四百車道。

作為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5G毫無疑問將會在未來發揮出巨大的潛能。

全球各國早就開始摩拳擦掌,積極佈局5G,中國也不例外。

早在2013年2月,中國5G推進組便成立了;3年後的2016年1月,中國宣佈全面啟動5G技術研發實驗,並給5G的實驗、商用制定了具體的時間表。此後,三大運營商、華為等國內公司均開始積極參與其中。

中國在5G上的努力也最終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由華為主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增強移動寬帶)場景的編碼方案;而截至2017年初,全球1450項5G網絡重要專利中,10%為中國人所有。

在經過兩年多的技術攻關後,中國的5G建設如今已開始逐步落地。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已陸續開始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展5G外場測試及業務與應用示範。

一大批行業應用也初露真容。可以試想一下,在未來的5G時代,無人駕駛將會成為現實,汽車不但能根據路況尋找最優行車路線,還能實時躲避障礙物、禮讓行人。

遠程醫療也不再是簡單的視頻問診,而是能實現遠程手術;工廠裡的機器人將成為工人的“助手”,巡視工廠、參與維修,等等。換句話說,5G將會完全顛覆你的生活。

儘管這些都還未變成現實,但時間已不會太久。按照運營商們公佈的計劃,2019年5G就會實現部分商用,2020年將正式商用。

毫無疑問,5G時代正在到來。中國既要避免盲目自信,也不能妄自菲薄。我們應把5G作為科技創新的一個突破口,在抓住機遇的同時,迎難而上,實現自我突破。

據《瞭望東方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