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值得購買嗎?

貨幣戰爭19901010


這個要看個人的想法,喜好,需求及能力,自主品這些年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吉利無論從品牌營銷以及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市場定位都是比較迎合當下市場發展趨勢的,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品牌越來越買的火,有的品牌卻一日不加一日,本人行車20多年,開過的車上到Q7.X5,卡宴,GL450等等,下到夏利,微面等,別在呼別人,買一軟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車才是王道,本人也換過5輛車,但目前在用的是遠景sUv1.8手尊.個人觀點.吉利值得擁有.


心無限16


吉利汽車將擁有領克汽車50%的股份,沃爾沃汽車擁有30%的股份,吉利控股集團擁有20%的股份。


“去吉利化”關鍵一步

“如果不和沃爾沃拉上關係,我們非常擔心這車會沒人買!”

吉利和沃爾沃早就已經是一家人,所謂的成立合資公司只是一個噱頭而已。但是對於領克品牌來說就不一樣了,此前業內也普遍認為領克是吉利控股旗下的自主高端品牌。但經過此次合資,其身份由吉利的自主中高端品牌變成了吉利汽車、沃爾沃及吉利控股的合資品牌。尤其是在領克今年下半年即將上市的這個關鍵時刻,有沃爾沃的“北歐血統”對於領克的品牌價值是不一樣的,吉利不想讓領克還沒上市就給人一種“只是高端的吉利品牌”感覺。

從領克品牌去年10月份在德國柏林發佈以來,無論是產品和營銷上,領克都在極力地“去吉利化”,也就意味著,你從領克這裡,除了生產銘牌,幾乎看不到關於吉利的任何東西。對於定位高於吉利品牌但又低於沃爾沃品牌的領克來說,他們的 slogan“生而全球”也是想明確的告訴人們,它也並不是一個“中國品牌”。

這和當年奇瑞極力撇清與的觀致關係如出一轍。儘管業內將觀致汽車視作自主的高端品牌,但觀致汽車卻極力迴避“自主品牌”一詞。在多個場合,觀致汽車更願意將自己稱作“國際品牌”、脫離“奇瑞”之意明顯。儘管觀致極力強調全球研發整合能力及對研發的嚴格要求,目的就是搶佔合資品牌的份額,但是國內消費者對觀致堪比一線合資的售價並不認可。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領克極力強調自身的“合資身份”,同樣以堪比一線合資品牌的價格上市,也許市場反應會大大低於吉利集團的預期。

這也不是自主企業第一次創立一個新的自主合資品牌。如東風日產啟辰、華晨寶馬之諾等等。之所以這樣做,自主企業無非是想在獲得外資企業早期的管理、技術等扶持後,再自力更生,發展壯大自身品牌。事與願違,外資方向自主企業輸出的都是一些遭到淘汰、外資棄用的平臺以及發動機相關技術等等,這也造成了缺乏新技術的華晨之諾、東風啟辰一直處於市場的邊緣。

更重要的是,目前沃爾沃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樂觀,從中國的國情來看,高端品牌的消費能力不及中端的消費力旺盛,XC90和S90遲遲開不開局面,所以領克與沃爾沃拉上直接的關係,一方面可以擴大沃爾沃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建立一部分基礎客戶,為產品升級做保障。

明年,沃爾沃基於CMA同平臺的兄弟車型XC40將推向市場,有了領克01打頭陣,也將為XC40的銷售探明瞭方向。

當然最大的贏家當屬這個即將推向市場的新品牌領克,與觀致和WEY相比,領克不僅有沃爾沃的技術背書,同時還擁有了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合資品牌身份,這對看重品牌的中國消費市場和消費者而言,更加有了一個選擇領克的理由。

“領克就是換了標的廉價版沃爾沃”,這也許比其他任何營銷技巧消費者都有效。其實吉利旗下B級車博瑞也使用了沃爾沃的部分技術,以自主品牌的身份突破15萬元的價格天花板。博越近一年取得了約3000-5000臺之間的平均月銷量,算是自主品牌裡最好的成績,但是要更上一層樓,難上加難。即便是博瑞取得了現在的成就,也不僅僅是吉利汽車自己的功勞。



不懂車


我開的吉利博越手動2.0,個人感覺很好。我大部分在市裡開,偶爾出去玩,綜合油耗9.5,高速油耗8.2左右,經濟速度80,油耗7個。隔音、內飾、智能、操控都不錯,能比得上合資車20來萬的。缺點是油耗略高,可能是車重的原因,換擋轉速要略高,一般車換擋要在1800~2000,博越要2000以上,不然會發生頓挫現象,出現異響。


幸福小妖year


我買的博瑞,16款2.4尊雅白,裸車13.68萬,目前一年多點開了2萬公里,沒有出現任何問題,配置高,顏值高,最主要是這車安全!行駛質感很好,高速特別穩,油耗平均10個!高速8個,市區空調11個!不吹不黑!這車很值得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