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苗事件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山东头条news

由中新社山东分社主办。解读焦点事件,反映深度民意。

近日,长生生物的疫苗问题持续发酵,事件进展仍牵动人心。不合格疫苗流向了何处?涉事企业如何惩治?各地疾控部门拿出哪些解决方案?小编梳理了疫苗事件的最新进展。

最新!疫苗事件持续关注……

资料图:家长带着儿童在排队等候接种疫苗。韦亮 摄

李克强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

最新!疫苗事件持续关注……

资料图

李克强总理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线,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李克强在批示中要求,国务院要立刻派出调查组,对所有疫苗生产、销售等全流程全链条进行彻查,尽快查清事实真相,不论涉及到哪些企业、哪些人都坚决严惩不贷、绝不姑息。对一切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重拳打击,对不法分子坚决依法严惩,对监管失职渎职行为坚决严厉问责。尽早还人民群众一个安全、放心、可信任的生活环境。

此前7月16日,李克强已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要求彻查。

山东查明不合格疫苗流向

7月22日,据山东省疾控中心消息,长春长生公司生产的流入山东的252600支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批号201605014-01),流向已全部查明,涉及儿童未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增高。

长春长生公司销往山东省的不合格百白破疫苗共计252600支,占全省年使用量的3.96%,流向济南、淄博、烟台、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等8个市。

这批疫苗已接种247359支,损耗、封存5241支,涉及儿童215184人,儿童接种信息在预防接种单位均有详细登记。

最新!疫苗事件持续关注……

长生生物官网对其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的介绍。

为保证接种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的儿童免于发病,山东省使用合格的百白破疫苗按照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开展后续剂次百白破疫苗的常规接种。

截至目前,全省215184名接种不合格百白破疫苗儿童中,

已有208579人(占总人数的96.93%)使用其它企业生产的合格百白破疫苗,完成后续相应剂次的常规接种。其他6605名儿童将根据接种间隔时间要求等相关情况,陆续开展接种。

根据国家补种方案和接种原则的要求,近期对多数儿童进行后续补种,其他儿童在接种间隔时间到期后开展补种。

山东省疾控中心负责人还介绍,经过核查,2018年7月15日,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的长春长生公司违规违法生产的狂犬病疫苗未流入山东省。

最新!疫苗事件持续关注……

朋友圈截图

多地回应狂犬病疫苗生产违规事件

针对长春长生公司狂犬病疫苗生产违规事件,多地疾控部门已陆续做出回应。

截至7月22日,至少已有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疾控部门就长春长生疫苗事件进行发声。

包括上海、河南、海南、重庆、山西、广西、河北等省市区在内的疾控中心明确表示,全面停用、或是暂停使用长春长生狂犬病疫苗。

湖南、福建、广东等省份的疾控中心表示,该省境内没有涉事批次狂犬疫苗。

另外,还有西藏、北京、天津、江西等省份的疾控部门称,未采购长春长生公司狂犬病疫苗产品或是采购此次涉事疫苗批次。

最新!疫苗事件持续关注……

视频截图

长生生物:感到十分自责和愧疚

深圳证券交易所今日发布公告称,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披露重大事项,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于2018年7月23日开市起临时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

最新!疫苗事件持续关注……

长生生物7月23日发布公告回复深交所称,截至目前,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均已停产,但水痘疫苗仍在销售。

对于此次事件的发生,感到十分的自责和愧疚,再次向各位接种者和投资者表示深深的歉意。

在回复关于“吉林省药监局于2017年10月27日对长生生物立案调查”的问题时,长生生物称,经公司自查,未曾收到立案调查通知书。

最新!疫苗事件持续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

媒体评论

新华社

让疫苗安全违法者倾家荡产!

涉事企业长生生物并非第一次出现问题。对疫苗这类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行业,务必要建立行刑衔接制度,对违法违规企业“零容忍”,决不姑息纵容,建立带电的“高压线”。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处罚力度,例如建立一次违法终生禁入行业等制度,让违法者倾家荡产,真正让制度发挥强大的震慑作用。

人民日报

一查到底,方可纾解疫苗焦虑

疫苗事关生命健康,质量安全容不得半点瑕疵,不能有一点侥幸。此次疫苗事件引来广泛关注之后,很多人在朋友圈晒出自家孩子的疫苗接种记录,可见公众对此事高度重视,也再一次提醒相关机构加强监管、提醒相关企业不要触碰“红线”。

光明网

“疫苗之王”,安全之殇,责任之重,人心之痛

如果说,长生生物近日留下的“未完待续”的问题——那25万支百白破问题疫苗部分流向了各地,已让很多家长无法淡定,纷纷翻起疫苗接种手册。那媒体和公众根据长生国企改制、股权信息、借壳上市等公开线索梳理的那些“不正常”情形,注定会将公众的怒火延烧到更广的领域。

“疫苗之王”,安全之殇。这连着的责任之重,这造成的人心之痛,都无法被抹去。都说“亡羊补牢”,也只有从防范到追责层面都及时、彻底地“补牢”,让反思补缺够得上抚慰和消弭问题疫苗带来的锥心之痛,才能避免类似问题再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