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到底要付出多少,到底有多“疯狂“?《美丽心灵》

智慧的灵光闪现之时,能否在深渊面前悬崖勒马?

天才这个词,人们总希望可以用来形容自己,渴望一种不需要努力的成就,或者仅仅通过天赋便能够胜人一筹优越感。《美丽心灵》讲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的心路历程,二十几岁就总结出改变经济模式的“博弈论“,名副其实的天才,生活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天才到底要付出多少,到底有多“疯狂“?《美丽心灵》

纳什在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之初,由于追求的“原创理论“,就业成了问题。纳什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多亏了舍友查尔斯在一旁鼓励,最终纳什通过追女孩,构思出了博弈论的雏形。这一理论用在女孩身上很有意思,如果男人都去追求一群女孩中的最漂亮的姑娘,相互勾心斗角,最终谁也不会追到;转头去追其他姑娘,也会因为之前追求最漂亮姑娘遭到拒绝。但如果直接追相对平庸的女孩,所有的人可能都是赢家。虽然按照这个理论最漂亮的女孩会被冷落,但团队”狩猎“的成功率确实提高了不少。

天才到底要付出多少,到底有多“疯狂“?《美丽心灵》

纳什的舍友并不存在于现实,而是他幻想出来的人物,这也是纳什除了伟大经济学贡献之外,具备传奇色彩的地方。精神分裂肯定说不上是优点,但是很多科学家或者所谓的“天才“都有过假想小伙伴督促自己学习的经历。相信他们在生命中某个时刻忘记了这些小伙伴,而纳什真心认为他们存在。

天才到底要付出多少,到底有多“疯狂“?《美丽心灵》

纳什在学校中行为古怪,最喜欢拿他开玩笑的是马丁,同年级中另一个佼佼者。他们之间的较量更像是英雄相惜的比试,偶尔会嘲讽、偶尔会调侃,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纳什围棋输给了马丁不爽,但是不会记恨;马丁最终在学术上失利,依然表现出男人应有的风度。可能像纳什、马丁一样,了解世界越多,越容易表现出慷慨,毕竟在宇宙之中、时间长河之上,每个人都显得渺小。

天才到底要付出多少,到底有多“疯狂“?《美丽心灵》

几年后,已经升任教授的纳什,在一次破解密码的军事活动中,塑造了另外一个虚构人物,帕彻。纳什进入了破解苏联军事阴谋的幻想之中,脑海中构建出了一整套秘密间谍活动。不管是之前的查尔斯,还是现在帕彻,他们的出现都是为了纳什能够获得灵感。在查尔斯的“帮助下”,纳什总结出了博弈论,可是督促纳什的帕彻渐渐的成为了他的噩梦。

天才到底要付出多少,到底有多“疯狂“?《美丽心灵》

从消极的方面看待帕彻,他代表一个人的执念,那种朽木不可雕的追求;可从积极方面来看,天才与凡人的却别就是,从“朽木不可雕“过渡为”化腐朽为神奇“。不幸的是,纳什的下次神奇来的太迟了,帕彻、查尔斯,以及后来纳什臆想出的小女孩玛希(查尔斯的侄女),折磨了纳什几十年。

天才到底要付出多少,到底有多“疯狂“?《美丽心灵》

纳什接受了精神病院的治疗,虽然幻想消失了,但是精神类药物影响了他的思考,以及生育能力。为了继续学术研究,也为了能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纳什停止服用药物。帕彻、查尔斯、玛希再一次出现,就在他们即将毁掉纳什的生活时,理智救了他。纳什认识到多年来玛希一直都是小女孩的面孔,并没有成长,她一定不是真实的。

纳什决定单纯的靠意志对抗精神分裂,或者说余生都与这三个臆想出的人物生活在一起。作为学生时代的竞争对手马丁,并没有因为纳什的精神状况将他拒止校门之外。重新踏入社会的纳什并没有立马适应“无视“臆想的生活,经常在校园中做出怪诞的举动。

天才到底要付出多少,到底有多“疯狂“?《美丽心灵》

诺奖评委会的成员找到纳什时,他还需要通过学生确定来人的真实性,如同一个睡着的孩子,分不清梦境与现实。当纳什再次走进学校的休息厅时,他可能已经忘了曾经的追求,普林斯顿大学有一个传统,德高望重、贡献卓著的学者出现在休息厅时,其他学者会将钢笔摆在他的面前表示尊敬,这是作为一个普林斯顿人无上的荣耀。

天才到底要付出多少,到底有多“疯狂“?《美丽心灵》

商量诺奖的过程中,一位学者走来,将钢笔放在了纳什面前。随后厅内的学者纷纷上前,将钢笔摆放在纳什面前,并且感谢纳什对世界做出的贡献。可能对某些事情的追求不能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只有当我们不断的努力,努力到疯癫、努力到痴狂、努力忘记奔跑的目的时,才能找到人生归宿。

天才到底要付出多少,到底有多“疯狂“?《美丽心灵》

诺奖颁发现场,纳什讲述了学术研究引起的心理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一直陪在自己身旁、不离不弃的妻子。与此同时纳什也知道,帕彻、查尔斯、玛希也在诺奖现场,如果在现实中对他帮助最大的是妻子,在内心的世界里,这些幻想出的人物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即使他们搅乱过纳什的生活,能让纳什走这么远的也是他们。

天才到底要付出多少,到底有多“疯狂“?《美丽心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