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爲 新篇章丨聚焦總目標 奮進新時代——寫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四周年之際

聚焦總目標 奮進新時代

——寫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四週年之際

5月,天山南北春光正好。汽笛聲中,一趟趟滿載貨物的列車駛出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2018年,陸港區計劃開行的西行班列是1400列,幾乎比去年翻了一番。

發展的箭頭快速向上,新疆的信心從何而來?

答案是:新疆持續和諧穩定的大局正在釋放紅利。有了穩定的環境,就有了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脫貧攻堅的自信和從容。

時間回溯到2014年的今天,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上,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被確定為新疆工作總目標。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新疆形勢和全國大局,對新疆工作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四年來,特別是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以來,自治區黨委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治疆方略,以總目標為著眼點和著力點,緊緊圍繞總目標來謀劃推進新疆一切工作。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隨著“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意識在新疆大地深入人心,總目標的旗幟在天山南北高高飄揚,實現總目標的信念在新時代更加堅定。今日之新疆,已呈現大局穩定、形勢可控、趨勢向好的態勢。

對今日之新疆而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這是所有邏輯的起點,這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2017年1月11日,是庫爾班 • 吐魯木大叔的女兒託乎提汗終生難忘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給她回信,勉勵他們繼續像庫爾班大叔那樣,同鄉親們一道,做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模範,促進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創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疆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對新疆各族人民的福祉給予了特別的關懷。

從親赴新疆考察指導工作,到召開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再到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疆代表團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並確定了我們黨在新形勢下的治疆方略,將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為新疆工作總目標,提出集全黨之智、舉全國之力謀劃和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從鼓勵尉犁縣興平鄉達西村黨委要像吸鐵石一樣把鄉親們緊緊凝聚在一起,到親筆題寫“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賀匾;從親切接見庫車“刺繡兩姐妹”等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鼓勵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到親自給託乎提汗回信……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巨大鼓舞如陽光雨露,滋潤著新疆各族兒女的心田,鼓舞著新疆各族幹部群眾的鬥志,為祖國西部這片遼闊疆域播種著光明和希望。

在聚焦總目標、奮進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新疆各族兒女感恩總書記的關懷、牢記總書記的教導和重託,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把滿腔熱血與赤誠化作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的信心和力量。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鐵甲生輝,戰鷹呼嘯,槍上膛、刀出鞘,錚錚誓言響徹雲霄!2017年我區多地舉行反恐維穩誓師大會,展示了各維穩力量忠誠勇敢、無堅不摧、敢打必勝的強大戰鬥力,更宣示了自治區黨委貫徹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堅定決心。

自古邊疆穩,則國安;邊疆亂,則國難安。新疆是我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受歷史和現實、境內和境外、網上和網下多重因素相互交織的影響,今日之新疆仍處於暴力恐怖活動活躍期、反分裂鬥爭激烈期、干預治療陣痛期三期疊加,穩定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疆工作做得好不好,最根本的是要看反分裂鬥爭搞得怎麼樣,是不是保持了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和諧穩定的社會局面。”

發展需要和諧穩定,人民渴望幸福安寧。不消滅“三股勢力”,新疆就沒有美好明天。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自治區黨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堅定不移地把維護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重於泰山的政治責任,樹牢“一個總目標”、把握“兩個關鍵點”、健全“一個好機制”、打好“一套組合拳”,開創了新疆穩定發展各項工作新局面。

嚴打鬥爭常抓不懈。自治區堅持把開展反分裂鬥爭作為頭等大事,保持嚴打高壓態勢不動搖,以反恐維穩的實際成效,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幸福安寧。

協調聯動握指成拳。我區統籌整合各類資源,構建黨政軍警兵民協調聯動、統一高效的指揮體系和工作機制。各地社會面防控體系不斷健全、應急處置能力不斷提升,各類風險隱患被消滅於萌芽、摧毀於未發。

堅決捍衛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吾布力喀斯木 • 買吐送撰寫的《致維吾爾族同胞覺醒書》在天山南北引起強烈共鳴和呼應。一個又一個人的發聲亮劍,一浪高過一浪的反恐誓言,以春雷鼓盪之勢響徹天山南北,讓“三股勢力”和“兩面人”在聲勢浩大的人民戰爭中瑟瑟發抖,讓“五個認同”和“三個離不開”深入人心,反恐維穩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牢固。

如今,新疆社會大局持續向好,各族群眾的安全感明顯增強,“新疆是個好地方”的聲音越傳越遠。穩定的社會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條件、最有力的支持,更為從根本上解決影響新疆長治久安的深層次問題贏得了時間、贏得了主動。

“遼闊疆域,無限風光,新疆是個好地方”。5月19日,中國旅遊日,吐魯番交河驛 • 坎兒井源景區,遊客自天南海北來。一下車,他們就感染了好客新疆的熱情奔放,伴著歡快的音樂,與身著艾德萊斯綢裙的姑娘們一起載歌載舞。

旅遊業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晴雨表。2017年,新疆接待境內外遊客突破1億人次,增長32.4%。剛剛結束的自治區黨委九屆五次全會把旅遊業發展和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起列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三項重點”工作。在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新疆滿懷信心、腳步堅定。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定不移推動新疆更好更快發展,同時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落實到惠及當地上、落實到增進團結上,讓各族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做好新疆工作,穩定與發展是兩個關鍵點。總書記講話的字裡行間,深刻蘊含著穩定與發展的辯證法:著眼於長治久安的發展是實現社會穩定的源泉,穩定又為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在實現總目標的道路上,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2017年3月10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疆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疆發展進一步提出要求:“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嚴禁‘三高’項目進新疆,加大汙染防治和防沙治沙力度,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

這是新疆發展緊跟時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總目標的必由之路。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四年間,自治區黨委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一套班子全力以赴保穩定,一套班子集中精力抓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以總目標為統領”,不斷破解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開創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以創新強動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蓬勃興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以旅遊、商貿、物流、電商等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以協調促平衡。一系列特殊的財政、投資、金融、人才政策向南疆四地州傾斜,鄉村振興戰略在希望田野描繪著壯麗圖景。

——以綠色生和諧。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抓好節能減排,嚴禁“三高”項目入疆,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正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以開放求共贏。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重大項目建設不斷推進,新疆對外開放的水平進一步提升。

——以共享增福祉。堅持把本級財政支出的70%以上用於改善民生,紮實推進九大惠民工程,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日俱增。

圍繞穩定謀發展,通過發展促穩定,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站上新的起點: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增長7.6%;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1%、8.5%。以質量效益為中心的發展,既為實現總目標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也惠及了萬千百姓,凝聚起黨心民心。

在沙雅縣央塔克協海爾鄉的哈那依協木服裝繡花農民專業合作社內,每天,“噠噠噠”的聲音此起彼伏,這是工人們在縫紉機前縫製衣物。這裡是沙雅縣神威服飾有限公司建立的衛星工廠之一,這種模式讓村民不出村就能實現就業的願望。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個人有了工作,就有了內心的從容與安定;一個家庭有一個人就業,就有了安居樂業的信心、脫貧致富的希望。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對新疆這樣一個邊遠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而言,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不僅關係到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關係到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能不能早日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著新疆各族百姓的福祉。他強調“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要從穩疆安疆的戰略高度出發,緊緊圍繞各族群眾安居樂業,多搞一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項目,多辦一些惠民生的實事,多解決一些各族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讓各族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這一系列重要講話體現了鮮明的人民立場、蘊含著深厚的民生情懷,為做好新形勢下的民生工作指明瞭方向。

四年來,自治區黨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不斷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釘釘子的精神,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幹、一年接著一年辦,新疆民生建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廣度深入推進。

全民健康體檢,為各族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喀什、和田地區3年10萬人就業計劃,讓數萬家庭收穫新的希望;遍佈廣大農村的幼兒園,刷新了千千萬萬孩子的起跑線……從帕米爾高原到準噶爾盆地,從塔里木河畔到阿爾泰山下,就業、教育、醫療、社保、扶貧、安居、暖心、興邊、安全九大惠民工程遍地開花,越來越細緻入微的民生建設,真正做到了各族群眾的心坎上,天山南北處處都有幸福洋溢的笑臉。

黨的十九大吹響了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頭等大事。“把南疆貧困地區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疆代表團審議時的殷殷囑託。

解非常之困,當用非常之力。四年來,自治區黨委聚焦總目標,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謀劃推進。一項項舉全疆之力的幫扶行動在南疆四地州集中開展,一系列帶著感情和溫度的惠民措施在南疆四地州集中實施。用真心真情、集眾智眾力,一幅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美麗畫卷正在南疆四地州徐徐展開,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感謝黨中央、感謝總書記,成為迴盪在天山南北的主旋律。

在新疆民生幸福的畫卷上,還有中央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和19個援疆省市濃墨重彩的一筆。懷著對邊疆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們聚焦脫貧攻堅和民生領域,投入大量援疆資金,實施了一系列以農村安居、棚戶區改造、教育、就業、醫療等為重點的民生項目;大力推進產業援疆,引進一批紡織服裝、電子產品加工、農產品加工、旅遊文化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千方百計搭建多層次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維護社會穩定、增進民族團結。一批批援疆幹部前赴後繼,把他們的青春和熱血、智慧與汗水灑在了廣袤的新疆大地,也把“不辭長作新疆人”的一腔真情獻給了新疆各族人民。

魚知水恩,幸福之源。聚焦總目標,堅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民生建設這個巨大磁場就能凝聚起新疆各族群眾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堅定信心和磅礴力量。

3月21日,二十四節氣的春分。在天山南北的村莊社區裡,各族結親幹部和群眾一起下地勞動、一起載歌載舞,迎接春天的到來。一幕幕溫馨的場景,是“三個離不開”的真實體現,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入實踐。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疆的問題,最難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新疆最大的群眾工作就是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引導各族群眾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回顧新疆的歷史,什麼時候民族團結搞好了,什麼時候社會就和諧穩定,經濟就健康發展,各族人民就生活改善。反之,就會出現混亂動盪,經濟社會發展就會遭受挫折,各族人民的安全、幸福就會失去保障。事實充分說明,民族團結是實現總目標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才能鑄就新疆發展穩定的堅強基石,才能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強調了民族團結的極端重要性,指明瞭加強民族團結的方向和路徑,是新形勢下做好新疆工作的重要遵循。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團結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這兩年,“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在新疆大地開展得紅紅火火。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全區110多萬幹部職工與160多萬基層群眾結對認親。每名幹部職工心中都有牽掛著的基層群眾,每位基層群眾都多了來自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姐妹兄弟。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人們,從陌生到熟悉、從相識到相知,在一次次的噓寒問暖中,在一次次的守望相助中,漸漸成為心手相牽、休慼與共的一家人。這是新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動人場景,更是實現總目標的力量所在、信心所在、希望所在。

在2017年12月開始的民族團結“結親周”活動中,各族幹部職工與各族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從“走下來”到“沉下來”再到“住下來”,從“住村裡”到“住家裡”再到“住進群眾心裡”,在具體而生動的民族團結實踐中,幹部作風也經歷了一次群眾觀念、群眾路線的大洗禮。你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就和你有多親;你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也會把你放在心上。只要各族黨員幹部付出真情、獻上真心,與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以優良的作風把各族群眾緊緊凝聚在一起,就一定能鑄牢民族團結的基石,一定能讓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落地生根,一定能把祖國的新疆建設得更美好。

土路變成了柏油路,路口裝上了太陽能路燈,村民文化活動中心、村民服務大廳都建好了,幹部服務群眾的意識也增強了,有事隨叫隨到隨辦……說起村裡的這些變化,庫車縣阿拉哈格鎮克塔特村群眾心裡挺美的。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駐庫車縣阿拉哈格鎮克塔特村工作隊以發揮好基層組織功能為主線,著力建強一個班子、引領一支隊伍、樹立一個標杆,為村裡和諧穩定、民生改善、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疆工作關鍵在黨。

新疆戰略地位特殊、面臨的問題特殊,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關鍵是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力量。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人民群眾永遠是我們黨的執政根基,基層黨組織永遠是黨密切聯繫人民群眾的堅強紐帶,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疆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穩疆興疆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自治區黨委緊緊圍繞總目標來謀劃推進基層黨建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入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駐村工作”的重要指示,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精心組織實施、狠抓工作落實,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服務群眾、維護穩定、反對分裂的堅強戰鬥堡壘,讓黨的旗幟在每一個基層陣地高高飄揚,讓基層黨組織像吸鐵石一樣把鄉親們緊緊凝聚在一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這項工作已形成持之以恆的長效機制,不斷夯實著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基層基礎。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要建設一支政治上強、能力上強、作風上強的高素質幹部隊伍。”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疆幹部提出的殷切期望。

“三股勢力”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的敵人,作風不實是我們更大的敵人。打牢穩疆安疆基層基礎,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作風建設。自治區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持續深入開展“學講話、轉作風、促落實”專項活動,堅決糾治“四風”“四氣”,堅決杜絕漂浮棚架,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使全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各族幹部群眾的心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地貼在一起、緊緊地連在一起;堅持從嚴從實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以鐵的紀律和過硬作風,讓各族群眾真切感受到全面從嚴治黨的威力與成效,感受到幹部服務群眾的真心與真情,感受到黨的關懷與溫暖,打心眼裡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初夏時節,走進兵團第六師團場連隊,陣陣新風拂面:取消農資採供等農業“五統一”、人人擁有自主經營田——職工思想更活躍,農業生產更自主;取消幹部身份、票選連隊“兩委”——連隊管理更民主、“兩委”服務意識更強化……這是自治區黨委支持兵團工作、加快兵團改革的一個縮影。

自古屯墾興,則西域興;屯墾廢,則西域亂。組建和加強兵團,是黨中央治國安邦、強化邊疆治理的一項戰略安排。長期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不負黨和人民的重託,在穩疆、興疆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建設邊疆和保衛邊疆安全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形勢下,兵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使兵團真正成為安邊固疆的穩定器、凝聚各族群眾的大熔爐、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示範區。”這是對我們黨屯墾戍邊事業發展規律的深刻揭示,是對新疆現實的清醒把握,更是新形勢下兵團履行屯墾戍邊職責、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艱鉅任務、光榮使命。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自治區黨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推進兵團改革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兵地一盤棋”的思想,堅持兵團發展就是新疆發展、兵團壯大就是新疆壯大、兵團改革就是新疆改革,全力支持兵團發展壯大,使兵團更好地發揮了穩定器、大熔爐、示範區的特殊作用。

——支持兵團提高維穩戍邊能力。推動建立兵地一體、上下聯動、應對及時、處置有力的反恐維穩機制,為新疆社會穩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

——支持兵團深化改革。突出改革重點、細化改革方案、加強分類指導,推動落實自治區依法授權的2190項事權,充分釋放了兵團的特殊優勢和活力。

——支持兵團向南發展。推動兵團在南疆佈局、壯大力量。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把兵團發展放到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大局中去謀劃去推進,兵地一盤棋、奮進新時代,兵團的明天更美好、新疆的明天更美好。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自治區黨委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各族幹部群眾在聚焦總目標、奮進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來之不易的穩定發展局面讓新疆各族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事實證明,黨中央治疆方略,特別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是完全符合新疆實際,完全英明正確的。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全區各族幹部群眾必須走好的新的長征路,也是必須解答好的新時代的考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讓我們保持更加清醒的頭腦、付出更為艱鉅的努力,以不達目的不罷休、不獲全勝不收兵的英勇氣概,向著總目標砥礪前行,書寫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疆篇章。

查看更多內容 請微信關注言江:xj-tal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