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學文執著認真編寫團史

汪学文执着认真编写团史

汪學文

汪學文老戰友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仍滿懷政治熱情,用了三年多時間,走訪蒐集資料,編寫原407團發展史,全書25萬字。

他還自費付印出版。他說:有生之年,不完成這個多年的夙願,對不起黨和領導對他的培養教育之恩,對不起長眠在戰場犧牲的戰友英靈。

1947年汪學文參軍,在407團戰鬥和工作16年。他從戰士到排長,直到團司令部參謀、股長。他參加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大小戰鬥、戰役,對這個團有著親身的感受。這個團的前身是冀東一支遊擊小隊,誕生在他的家鄉——遵化縣馬蘭峪。他少年時就耳聞目睹這支游擊隊活躍在敵後堅持抗日鬥爭的一些感人故事。

汪学文执着认真编写团史

1938年經過冀東抗日大暴動的洗禮,地下黨員曹致福率領幾個農民繳了敵人幾支槍,在“薊、遵、興”敵佔區和敵人建立的無人區的夾縫中堅持抗日遊擊活動,從消滅一個日本鬼子,剷除一個漢奸、特務,以及配合主力部隊經過大大小小戰鬥鍛鍊,發展壯大成為一個野戰團,在解放戰爭中,先後參加了遼瀋戰役、天津戰役,渡江南下進軍湖南,參加衡寶戰役,湘西南剿匪,1951年赴粵東守衛海防,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等。407團發展史就是寫這18年(1938年——1955年)的戰鬥歷程。這個團的廣大指戰員之所以在極其艱苦的條件和殘酷的戰鬥中,艱苦卓絕,英勇頑強,一次又ー次地戰勝比自己強大的敵人,創建可歌可泣的功績,關鍵在於這個團從成立那天起,牢記黨的建軍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堅持依靠人民,從戰爭中學習戰爭,不斷髮展成為一支非常有戰鬥力的英雄團,一支名副其實的冀東子弟兵的野戰部隊。

汪学文执着认真编写团史

汪學文對這個團的感情極其深厚,凝聚他編寫團史的持續過程,從中可看出他執著認真的態度。早在1960年,黨組織就決定他負責編寫《407團軍史》,當時在政治處主任田廣文指導下列出了提綱。他帶領作訓參謀李庶昆、通信參謀謝家鬱、防化主任楊鼎等,用了近一年的時間,走訪了遼寧、河北、天津、北京、陝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八個省市自治區,拜訪了原在407團曾擔任過領導的曹致福、侯建華、徐振東、吳華、楊春垠、國忠等老前輩、老戰友,蒐集了大量資料。但未及編寫,汪學文即調公安部隊工作,將所有資料作了移交。可是時隔30多年後,汪學文得知原來編寫團史的計劃落空了。汪學文現在雖然離休了,但他決心繼續完成編寫團史的任務。他手裡缺乏資料,要寫困難多,憑印象寫不行,怎麼辦?只有重新積累資料。他自費到一些地方走訪,曾到過大連,兩次赴京津,三次去唐山、秦皇島,曾多次回老家冀東,拜訪了老領導、老戰友,其中有曹海炳、許勝、宋文中、安民、林藝風、張雲曉、馬玉臣、張鴻斌、邊久餘、吳建中、高志光、劉振海、張勤、吳文善、高學仁等,有的詳細介紹了自己參加的戰鬥、戰役,有的老領導、老戰友提供保存多年很有價值的寶貴資料,還有的老領導寫了回憶錄。汪學文忠於黨認真對待歷史。他知道歷史是不能有半點虛假的,特別是人物、事件、時間、地點一定要準確。他費盡心血,三易其稿,於今年七月完成了這部書的初稿。特約原團政委曹海炳作為這部書的顧問,並請曹老寫了序言。

我為汪學文執著認真編寫團史的精神所感動。我集中三個多月,認真審讀,反覆修改定稿。原407團戰友陳忠華、周宗瑾負責校對。擬在2001年上半年出書,將贈送原46軍老領導、老戰友。

陽光普照懷今古,血染紅旗鑄軍魂。讓《407團發展史》世代相傳,永遠歌頌黨領導軍隊建立的豐功偉績。

——選自四十六軍內部刊物[愛晚情音]2000.12.25。

向[愛晚情音]前輩致敬!

感謝[愛晚情音]主創者後代!

前幾年就知道英雄的407團有一本團史,最近在[愛晚情音]看到《汪學文執著認真編寫團史》,被深深的感動,46軍已撤編多年,汪叔叔離開46軍也已多年,許多資料已經很難找到,汪叔叔硬是憑著滿腔熱情寫出了這部團史,並自費出版!

編輯部在[愛晚情音]刊登的通訊錄裡獲知汪學文前輩轉業後居住張家口,遂決定和居住張家口的子弟王曉波聯繫,拜託他拜訪汪叔叔,並代去【軍人後代】的問候,代表編輯部贈送汪叔叔一本【陸軍第四十六軍軍史】,汪叔叔看到軍史非常高興,手捧軍史與王曉波合影。

感謝王曉波子弟不辭辛苦,圓滿完成任務!

汪学文执着认真编写团史汪学文执着认真编写团史
汪学文执着认真编写团史

PLA136137138133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