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湟源县四举措确保第一书记发挥个人能量

为确保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个人能量,湟源县通过在“选”上下功夫、在“导”上引好线、在“严”上抓管理、在“常”上做文章,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努力打造出一支格外务实、格外优秀、格外吃苦的队伍,全力擘画乡村发展新面貌。

西宁市湟源县四举措确保第一书记发挥个人能量

在“选”上下功夫,健全队伍。湟源县以政治素养高、工作求真务实、俯下身子善做群众工作为选派标准,严格把关各项程序,做好新一轮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选派工作,有效保障了选出的174名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的高素质、高能力。截至目前,新增干部22名,调换干部83名。

在“导”上引好线,提升质量。在第一书记能力提升上,湟源县将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汇编成《脱贫攻坚政策问答》口袋书,人手一册。举办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全县基层干部扶贫业务培训班等各类专题培训,通过对农村工作方法、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村退出程序等知识的培训学习,进行扶贫知识测试,截至目前,培训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500余人次。

在“严”上抓管理,抓实抓细。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管理的通知》,明确派出单位、工作职责,构建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乡镇党委直接管理、派出单位配合管理的工作格局,切实把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管好。同时,活用“钉钉”手机办公APP,将所有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纳入系统管理,切实将第一书记实绩掌握精准到人。目前,在第一书记的引领带动下,申中乡前沟村、巴燕乡下胡丹村等4个贫困村通过成立种植养殖公司、培育特产产业等方式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在“常”上做文章,用心用情。湟源县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关爱激励的十条措施》,足额落实工作经费、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艰苦边远地区工资补差和乡镇工作岗位补助津贴,为120名县派干部集中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帮助解决在村食宿问题,构建起“一人驻村、集体帮扶”的“双帮”工作体系。截至目前,158个联点帮扶单位党组织与全县146个村结对全覆盖,开展帮扶活动557次,落实帮扶物资及资金120.49万元,落实帮扶项目37个,落实项目资金2525.92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