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寧:瑤鄉深處茶飄香 產業扶貧助鄉村振興

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

一片片生態茶園青翠欲滴,一座座青山綠意盎然……近日,仲夏時節,走進常寧市塔山瑤族鄉鰲頭村,茶園、青山、綠水、熱情的瑤族姑娘映入眼簾,茶香四溢,婀娜多姿,猶如走進一幅動人的美麗畫卷之中,讓人心曠神怡。

茶葉,是塔山瑤鄉最動人的篇章;而,塔山農貿有限責任公司,是其中最美的音符,那麼,“銅鐘嶺”、“公主”茶葉品牌成了這裡最炫麗的音樂。

湖南常宁:瑶乡深处茶飘香 产业扶贫助乡村振兴

結緣:“塔山農貿”墾荒山

塔山,位於常寧市西南邊陲,平均海拔800米,屬風景名勝區、天堂山國家森林公園核心景區,境內山靈水秀、常年雲霧繚繞,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富含“鋅、硒”等微量元素,堪稱高山有機茶“天然溫床”,素有“茶海明珠”之稱。

塔山茶歷史悠久,早在西漢便開始種茶、製茶,自宋以來均為上等貢品,據舊志記,宋朝宋真宗之女因故棲禪塔山能仁寺,自種自制塔山茶送京貢父。清光緒年間,《湖南省掌故備考》更是記載:“塔山茶,馳名衡湘間”。

“十八年前就與茶葉結下了不解之緣……”種茶人劉鋼一邊訴說著他對茶葉的熱愛,一邊笑呵呵地沏著茶。眼前的劉鋼看起來很樸實,他的笑容、眼神和茶湯一樣令人感到溫暖,但就是這樣看似普通的中年人,卻“用心”,締造了屬於自己的茶葉時代。

2000年,20出頭的劉鋼大學畢業後在塔山瑤族鄉鰲頭村成為一名從事茶葉種植加工技術指導的農技幹部,剛出大學門的劉鋼躊躇滿志,然而由於當時工藝落後,產量低,銷售渠道又沒有打開,塔山山嵐茶一直養在深閨無人識。看到一片片茶園荒廢,劉鋼的心都要碎了。

如何改變塔山茶葉發展落後的面貌,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帶動茶葉發展,打造茶葉品牌,這一想法在劉鋼腦海中定格。

2003年,塔山農貿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開墾荒山,租賃老茶園,購買茶苗,在原塔山瑤族鄉鰲頭村茶場的基礎上,全面改造、興建以鰲頭村為中心的有機茶園。

然而,受制於落後的手工作坊模式,生產工藝落後、產量上不去、茶葉滯銷……種種問題接踵而至,制約著企業的發展。

困境不會讓人退縮,反而激起了奮進的倔勁。2005年,“塔山農貿”籌集資金,新建廠房,並大膽轉變加工工藝,購買名優綠茶加工設備,使產品由傳統的手工製作改變為機械規模生產。同時,大力引進新品種、標準茶園建設管理、茶葉標準採摘等新技術,使茶廠的產品有了高標準的起步。茶葉種植悄然發生了變化,種植面積快速擴展,產量成倍增加,茶葉品質大幅提升。

湖南常宁:瑶乡深处茶飘香 产业扶贫助乡村振兴

品牌:“生態有機”出國門

“塔山農貿”茶葉的發展,是一個築夢的過程與蛻變。

2006年,塔山農貿公司與湖南省茶葉總公司簽訂出口合作協議,並且定為有機茶出口示範基地、有機茶生產基地。同時,湖南省農業大學、湖南省茶葉科學研究所也與之簽約並開展產研合作,初步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

科技興茶,是塔山農貿公司發展的一個關鍵舉措,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統一良種供應、統一標準化生產、統一配方施肥、統一病蟲害綠色防控、統一質量檢測分級、統一收購加工、統一品牌化銷售的“七統一”管理經營模式。同時,還聘請湖南省茶葉研究所、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茶業有限公司等單位資深的專家組成技術諮詢顧問小組,為茶葉新品種和新品種開發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生態、有機、綠色”是塔山農貿一直的堅守。堅持不打農藥,不用化肥,不用除草劑,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了生態茶園基地,始終堅持生態有機標準不動搖,肥料全部統一使用通過有機認證公司提供的有機肥料,除草使用人工鋤草,不用化學藥劑除草;殺蟲使用物理方式,安裝殺蟲燈、使用粘蟲黃板,全程綠色生態無汙染。由於嚴格按照有機茶園管理生產,“塔山農貿”於2005年通過了瑞士IMO有機茶基地認證和美國NOP有機茶認證,成為衡陽市當時唯一通過國際認證的有機茶產品。

隨著茶葉發展越走越寬,越來越歡。2015年,“塔山農貿”改建加工廠房1500㎡,引進一套年加工茶葉2000噸的自動生產線。現有面積800㎡的辦公樓,配置專用的測土配方施肥實驗室、茶葉產品質檢、評審室。

榮譽是“塔山農貿”前進的動力。2015年-2018年,產品先後獲衡陽市首屆紅茶評比金獎、第十二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特等獎,第二屆“瀟湘杯”湖南名優茶“金獎”。

“銅鐘嶺”“公主”等品牌更是大放異彩,其中“銅鐘嶺”牌塔山有機綠茶更是以“條索緊秀微曲、白毫滿披潤綠、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醇厚爽口、湯色清澈綠淨、葉底嫩綠明亮”的內質和外型而享譽三湘四水。茶葉一上市基本就被湖南、廣東、上海等地銷售一空,甚至遠銷歐盟。

湖南常宁:瑶乡深处茶飘香 产业扶贫助乡村振兴

反哺:產業扶貧“致富夢”

“塔山農貿”這個“小槓桿”撬動了塔山瑤族鄉的經濟發展,以產業扶貧帶領村民突出“窮”圍,激活了“美麗經濟”,托起了“致富夢”。

鰲頭村週上組53歲的周開桂和老伴吳陽秀是塔山瑤族鄉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將土地流轉給“塔山農貿”,負責管理茶園、鮮茶採摘、茶葉加工,一年下來既能拿土地租金,又有務工費。“一年能賺1萬多哩”,周開桂掰著手指頭算著賬,臉上笑開了花。

周開桂一家只是“塔山農貿”產業扶貧給鰲頭村帶來變化的一個縮影。

“塔山農貿”本著“發展茶產業、致富塔山人”的初心,把基地茶農和貧困戶的利益與公司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產業扶貧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從農戶手中承包土地,讓農戶獲得土地租賃資金收益;聘請村民到茶廠從事茶園管理,茶葉加工、製茶、包裝工作,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同時,“塔山農貿”還組建技術團隊免費為村民種植茶葉提供技術培訓和服務,指導村民進行整土、茶葉品種選擇、茶苗種植、茶園管護;並與村民達成茶葉收購協議,以保護價收購鮮葉,從根本上解決了茶農賣茶難問題。

隨著“塔山農貿”發展帶來的產業扶貧集聚效應,塔山的脫貧成果不斷擴大,雷繼成等一批鰲頭村民在塔山農貿公司的帶領下,開始種植起了茶葉,短短几年,不僅脫了貧,還致了富。雷繼成家的舊房子翻新了,今年還買了小汽車,“這日子越過越好啦”雷繼成深有感觸。

“家家有事做,戶戶有錢賺,村民錢袋子也鼓起來了。”看著昔日貧困的鰲頭村變成香風瀰漫的茶海,村民個個臉上洋溢著滿足的微笑。村支書盤玖餘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如今,一條條平坦的道路在村裡縱橫交錯,如詩如畫的塔山風光、蔚然相連的生態茶園、錯落有致的加工廠房……引來遊人如熾,為打開茶葉銷路創造了有利條件;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銅鐘嶺”“公主牌”的火熱銷售,激活了市場動力,帶動了整個塔山茶業的發展。

“塔山農貿”通過產業扶貧,用一片小小的茶葉描繪出塔山農村美、農民興、農業富的鄉村振興藍圖。(呂小寶 郭華 王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