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爲什麼會在瀕死的時候回憶自己的一生?

苪冰


人在瀕死的時候,回憶自己的一生,是一種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法。

瀕死體驗(NDE),是那些接近死亡邊緣沒死,又被現代醫學搶救回來的一些人,所講述的體驗,尤其在有了搶救心臟病突發的CPR程序後,瀕死體驗也就越來越多,但是大部分經歷嚴重心臟病的人,並無什麼瀕死體驗,他們只是簡單的眼睛一黑,等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正被人搶救著,或者在病房裡躺著了。

那麼是否真的存在這種,記憶走馬燈的瀕死體驗呢?這種純主觀的敘述,很難驗證真偽。但不知道是誰第一個向媒體如此描述,這一似乎意料之外又頗有情理之中的描述,迅速被傳播開,然後又恰恰適合電影的藝術表現,因此常常成為電影中體現瀕死狀態的標配和經典橋段。電影這麼演,觀眾自然明白這人快死了。對此,當作藝術表現手法即可,不必追究其是真是假。

能否嚴肅客觀的研究瀕死體驗呢

一般來說,宗教特別喜歡瀕死體驗,因為它們所宣揚的死後世界,過於虛無縹緲,這時候瀕死體驗被宗教組織看重,是必然之事,同時瀕死體驗又充滿主觀性,要想客觀驗證近乎於不可能,這就給編造或者任意解釋,留下了無窮無盡的後門和作弊手段。

但是,一些人在經歷瀕死之後,發生了重大改變。這就值得科學關心了,或者需要一個解釋。許多NDE報告說,他們的經歷並不像夢或幻覺,而是像他們經常形容的那樣,“比現實生活更真實”。後來這些人大多發生了深刻變化,並且往往無法再適應日常生活,甚至一些人開始了激進的職業轉變或者離開了他們的配偶。


隨著時間的推移,將瀕死體驗解釋為緊張或垂死大腦中物理化學變化的結果的科學文獻也相應地增長。假定的原因包括缺氧,麻醉不完美,以及身體對創傷的神經化學反應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完善,它能將人們從更接近死亡的邊緣帶回來。醫生有時甚至會故意創造這些條件,採用一種叫亞低溫的治療方式,使患者的身體變冷,最近他們已經開始在嚴重創傷患者身上嘗試這種技術,這使得患者始終處在生死之間,如果瀕死體驗具有客觀性,這些醫學進步,將有助於我們揭開瀕死體驗的面紗,甚至,故意製造出瀕死體驗。


三思逍遙


其實這個問題只能猜疑,我只能肯定的說可能是電視劇,電影劇情接觸的多了!電視劇都能夠以敘事蒙太奇,採用倒敘的方式回憶角色的一生!可能有些時候人在忽然的那一瞬間是不可能意識到自己的下一秒將會發生什麼!所以有的時候根本不可能實現回憶一生這一個說法!但是對於那些感覺自己不行,快要離開人世的人來說,想想自己的一生還是挺美好的!畢竟忙碌了一輩子了,回想起來這些事情也是應該的!回憶都會是美好的!當一個人死去,或許再也沒有機會去回想起以前。只有活人才會有思想!



至於人為什麼會回想自己的一生?

1.根據電視劇劇情來看,尤其是那些戰爭片,警匪片等等一系列的以故事形式呈現的影片,都會有迫在眉睫死人的情況!這個時候呢,導演就回去講述他們的一生!都第還有什麼事情還沒有做成,還欠別人什麼等等。都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的形式罷了!其實影片這樣展示,只是更加的給影片增加光彩點亮而已,豐富故事情節!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中!但是電視劇裡面的那些回憶大多數都是講述自己一生留下來的遺憾和未完成的使命!但是現實中的人責會這麼想!



2.當一個人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他其實也沒有什麼事可以做了。唯一還能指揮的就是自己的大腦,這個時候呢,他的思維會把自己帶進自己的故事中去。這個是一個很自然的條件反射。他回去回憶自己的一生是否完美,自己的兒女。自己的親人,自己的親戚!到底還沒有看到誰。自己的哪一個兒女還不放心他們的生活!老人一般都會去想這些事!除了這些還會去想年輕自己曾經的風風火火,有所作為!其實最想念的就是自己的老伴,尤其是一個走了,一個還在的那種情況!所以一個人死去想這些事都沒有什麼奇怪的啦!


窮極一生只為歸途璀璨


人生之初,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嗷嗷待哺,走完人生的童年,是為成人。少年青年時期,努力學習,充實自己的學業,是為成才。成年了,為家,為國,為理想,為事業奔忙,都在爭取做一個成功的人士。到了老年又在為兒了的兒女們忙活。凡此種種使人無暇思考太多,只有真的病倒在床了,才有時間靜下來細心品味人生,總結人生,留戀人生,或自豪,或厥傷,此時什麼榮華富貴,權勢地位都成了浮雲,只能感慨:人生苦短!希望每個人到那時,都驕傲的說:我無悔自己的人生!


歌爸2


分享一個真實案例。

患者張姓,26歲,傷患時是一個公司保安。

這天夜間,他與另一個同伴值班。夜裡1點左右,一個竊賊進入值班區行竊。他和同伴相約包抄,準備捉獲立功。

當他接近盜賊,同伴卻沒有跟進。他大喊著衝上去,實施抓捕。布料竊賊手裡有一個棍子,驚慌之中,竊賊照他腦袋打下來,他就暈倒。

後來同伴上來,抓獲盜賊,他也被送醫。

經過2-3個小時搶救,他醒來。

據他後來跟我們描述,在被擊打以後,他大腦裡迅速開始回憶整個一生曾經經歷的所有事!他說“就像快速放電影視頻一樣,所有事檢視一遍。後來失去知覺。”

這個案例之前,我也不相信瀕死體驗會有這樣的“人生復讀”,經過這個病例的親口描述,就相信了,瀕死者起碼體驗之一,就是重新回顧一遍人生。

想想很有意思,要死的人,大腦記憶被快速調動,將全部十幾幾十年的故事檢閱。

有什麼意義呢?到底什麼機制啟動了這樣的功能?這個功能為了什麼目的?我只能老實說“不知道”。

連分析猜測都無法做。

大家怎麼看?這裡有什麼生命奧妙,分析一下吧。


春雷滾滾2


我沒有頻臨死亡的經歷,但送走太多的患者,只是目睹太多的生離死別……我理解是“迴光返照”的一種反應,總結自己一生的得失,對“轉世”投胎、提高生命質量非常有益。遺憾的是約有三分之一的人至死都是稀裡糊塗的,這不能不說是我們迷於欲界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