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的不吃雞、養豬的不吃豬、養魚的不吃魚、種菜的不吃菜,爲什麼?

韓聖希


這個問題回答的人已經過千。

這個問題很大。

這個問題也很重要。

也很現實。

這個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我們。

現在和將來還會困擾我們。

我先說說的切實感受。

我不止一次在農村看到過養豬的情形。

在山東的鄄城,在青島膠州,在濟南的周邊,在鄉下。

那些豬肥得已經站不起來了。

豬圈裡幾乎沒有任何迴旋餘地。

和過去的農村的豬圈大不一樣了。

這還不包括養豬場的豬。

養雞場就更是厲害。

一隻雞,從雞崽兒到出籠,40天。

我去過一些現代化的養雞場,也在電視上看過,

一隻雞被全副武裝地吊著,出來,叨食,然後,再運回去。

從出生到死亡,就沒有下過地。

所以很多雞爪子,都是軟的,沒有一點繭子,和粗糙之處。

這個大家都知道。

再來說菜。除了那些小面積的蔬菜,

現在可以說,幾乎沒有哪裡的蔬菜,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的。

所謂的有機蔬菜,大部分情況是,不用毒性或者副作用強烈的農藥,

不過量使用化肥。

不能說,完全絕對,基本情況也大差不差。

還有一個問題是,大部分土地已經過負荷使用,

大部分土地,已經被汙染多年。

前一段網上說,現在的大米含有鎘的成分,對人身體有害。

怎麼避免呢?結論很悲涼和無奈,只能少吃。

配搭上面食和小米,多配搭上其他的主食。

意思就是,常年的汙染,這些大米中的鎘,主要來自泥土,

然後,無法避免。

在我的家鄉,有很多水坑,溼地,和水塘,

據說那裡很多地方的魚得了一種病,叫搖頭病,

不明煙原因的搖頭,搖頭,然後死亡。

為了避免死亡,就必須喂堅持不斷地給它們胃藥,才能維持生存。

上面是見聞,然後說點理論。

實際上,食品汙染,蔬菜汙染,大家眾所周知。

這樣的話,也就不難理解了,養豬的不吃豬,養雞的不吃雞,種菜的不吃菜。

然而,不養的時候,不養的品種,該吃還得吃,不能餓肚子。

那麼,汙染之後,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不能吃了?我們只能坐以待斃了?

既然不能啥都不吃,那就乾脆還是不用管他,該怎麼吃還怎麼吃吧?

這種結論既消極,又不對。

在我們有限的條件下,還是有工作可以做,有措施可以選擇,有辦法可以借鑑的。

我的原則就是,對於稍微上點年紀的人來說,

可以減少種數,減少總量!

原則也就是,撿那些汙染相對較輕的東西吃,同時較少總的攝入量。

古人云:兩害相權取其輕。

此是也。

此謂也。


手機攝影藝術


我家鄉的幾位哥哥之前都是養雞的,他們從來都不吃自己養的雞。

這些雞都在雞棚裡養大,棚長約120米,寬約9米,一般能養1萬4到1萬6千隻雞,如果這些雞不生病,一般38天就能長到1斤6兩左右,這時就可以出欄了。前幾年行情好的時候,養一茬雞可以掙一萬多塊錢,一般一年可以養六七茬,年收入在8萬元左右。但是最近幾年,他們的雞棚疫病頻發,一萬隻雞經常在一兩天之內全部病死,因此收入銳減,甚至沒有收入,2017年,這個地方被劃為禁養區,雞農沒了生計。

上圖:老家幾位雞農養的雞

這些雞棚內高溫潮溼,春秋冬三季都用煤爐加溫,雞棚一天24小時不熄燈,沒隔五六個小時喂一次雞,回收方提供飼料和藥品,用的藥品非常多。由於這些雞短暫的一生都不怎麼活動,又加上藥物因素,因此基本都是病怏怏的,翅膀下面也沒有多少毛。這些雞養成以後,好的年份能賣5塊錢一斤,一個整雞可以賣八九塊錢,差的年份3塊錢一斤,一隻整雞賣五六塊錢,不僅雞農們自己不吃,在各種酒席上這些雞也大多無人問津。

上圖:雞棚外景,麻袋裡是當天的死雞

除了養雞行業,其它行業也有這樣觸目驚心的現象,僅僅種一棵黃瓜就需要幾十種藥,像拉直靈、對花劑、膨脹劑等等,因此很多菜農也不吃自己種的菜。而西紅柿則更離譜了,有一種藥水,抹上以後,只需一天,一個全青的西紅柿立刻變的通紅。而對於茄子來說,不僅有膨脹劑這種神奇藥水,更有上光劑這種奇怪的東西,抹上以後茄子能油光閃亮。

雞棚內景

現在幹什麼不吃什麼真的快成一種風氣了,而且這種風氣還劣幣驅除良幣,讓老實巴交的種田人吃了虧,你不用藥,別人都用藥,你的菜品相就不好,賣不上好價錢。而要扭轉這種風氣,不僅任重道遠,還需社會上每個人的努力。

菜價便宜,捨不得抹藥的西葫蘆瓜

您知道行業的什麼內幕?或者農業中我們不知道的藥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政府的標語提示著社會仍存在病死動物在屠宰和病害肉類在買賣的行為,希望一切都能有所改觀。


西村小白



呵呵,這就是開啟了國人滴自殘模式。這是長時間要嚴管地事情,。國家也有行動,鄉鎮有了食品藥品監督局,希望越來越好。

養雞滴不吃雞🐔,養豬地步吃住🐷,養魚地不吃魚🐠還有種菜滴不吃菜,為啥?知道不能吃唄!

早幾天,我去下鄉,看到地裡的韭菜長滴很好,說買點包餃子,他人說,不能吃,我不信,到了地裡看,有股敵敵畏的農藥味💊,就想走,這時,種韭菜滴來了,一看認識,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說,我給你割點好滴,細問,他說,這是自家吃滴,沒沒有農藥,你看,這幾十畝,是一個大餃子公司包地,都有毒,我傻了,給了他五十元。然後說,你別用藥了,對誰都不好!他開始一愣,馬上說,我不瞞你,不用藥長不好,掙不到錢💰,都這樣,我也沒辦法。我無語。

看報道,河北某地,土地汙染,自己不吃,賣到外地,也是真的。

我自己養魚,知道孔雀石綠激素等十一中違禁藥品一直喹啉粗略,。

人,不能只為了掙錢,讓他人死,活了自己,最後是,害人害己!

醒醒吧!我滴同袍,自己活好,別人活好,才真好!


惠水濟善


這句話乍一看好像很有道理,意思是養雞的知道養雞的內幕、養豬的知道養豬的、養魚知道養魚的,種菜知道種菜的內幕,都有自己的種養道道,使用一些違禁藥品所以大家都不吃。

養魚和種菜不瞭解不妄加評論。就說說養雞和養豬的吧,每次請養豬的客戶吃飯,餐桌上點10個菜,至少有4個是有豬肉的,而且排骨、肘子這類硬菜才是養豬人最喜歡的。掛在養豬人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來來來,多吃點肉,拉動一下消費,讓豬價升一升”。

我們搞養殖的為什麼不吃自己養的雞,養的豬?

先說養雞,白羽肉雞的出欄日齡在45日齡以內,不是因為養殖戶給它吃了什麼靈丹妙藥,而是在培養白羽肉雞這個品種時就是為了讓它朝著長肉方向培養的。

再說飼料中添加藥物,這個也沒有問題,雞小的時候因為抵抗力較差,又有較大的飼養密度,生病很正常,為了提高小雞的成活率減少死亡,養殖戶會在雞的飼料或飲水中添加部分藥物,但這些藥物都有嚴格的休藥期,雞在出欄前的一至兩個星期是禁止添加任何藥物的。

不客氣的說,要是沒有生長這麼快的白羽肉雞品種,沒有養殖戶付出辛苦養出這麼高成活率的肉雞,我們現在的雞肉價格至少翻一番,肯德基一個30塊錢的翅桶可能到時候就是60塊了。

再說養豬,現在豬從出生到出欄一般是6個多月的時間,比土豬出欄速度快了不少,也不是因為養豬人在豬飼料裡面添加各種激素,而是現在的肉豬品種就是生長夠快,再加上給豬提供的飼料營養搭配空前的合理,一天24小時,豬除了喝水、吃料、拉糞、拉尿剩下的時間都在睡覺。豬自然就 長的快了。

再就是大家擔心的激素和藥物問題,激素都是需要肌注或者靜脈給藥才能起到效果,若是口服會被消化液給破壞掉的,大家覺得養豬人會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給豬每天挨頭打針?連每頭豬一生要打那幾次疫苗養豬戶都頭疼的慌。然後是藥物,現在屠宰企業都有嚴格的藥殘檢測,若是超標是不可能出廠的,而且當豬的體重超過150斤以後很少生病了,給豬喂藥是需要成本的,養豬人最精明瞭,一頭肥豬的疫苗加藥物成本總共是60塊錢,打疫苗和必要的藥物保健都不夠,哪還有錢給100多斤的大豬加藥保健的。

所以,請大家放心,只要你是在正規渠道購買的雞肉、豬肉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是,任何東西都是過猶不及,即使你吃的豬肉就真的是一點藥物不加,一點飼料不吃,那吃多了人也會胖也照樣會生病。關鍵還是在於一個量的控制。希望大家不要失去最基本的判斷能力,不要人云亦云。我們養殖人都在積極配合國家,去減少藥物的使用,減少各種飼料添加劑的使用。


果然悠


養雞的不吃雞、養豬的不吃豬、養魚的不吃魚、種菜的不吃菜,為什麼?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確實是大家關心的頭等大事。現在各類生長激素,催熟劑等添加劑充斥養殖業和種植業,加上各類媒體和自媒體的曝光和炒作,使得人人自危,甚至對原本綠色健康的農產品也失去信任之心。

其實,很多農產品都是合格的,特別是農民自產自銷的產品,很多檢測項目都是優於國家標準的。當然,也不排除少數不良企業為了高效益,高回報,不顧國家明令禁止和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培養不符合標準的食品產品。不過,在農村肯定是少數。

在農村,題主所提到的現象也是比較普遍的,那具體的原因是什麼呢?

自家種的東西,年年有年年吃,有些吃膩了

就以農俗君經歷為例:小時候,我家有一片果園,果園裡種了很多種果樹,其中就有十來棵楊梅樹。楊梅樹的樹齡將近有十來年了,正是高產期。每年還沒紅我就開始吃了,吃到真正可以採摘的時候真的是吃膩了,不想吃了。(自家果園產的果子一般自家人吃不完才會拿到集市上賣)


再來一個,農俗君老媽心靈手巧,會手工製作麥芽糖。還在鍋裡煎原糖的時候,我就開始舀到大碗裡混著鮮雞蛋吃了,起鍋的時候直接用筷子撩著吃,裝盆了還會去偷吃。到了真正製作完成後反而不想吃了,膩了。

自己養的、種的,健康又好吃,老人捨不得吃,留著給孩子們吃

農村人家在家裡一般都會養只豬,養幾隻雞啥的。養得白白胖胖的,就像城裡人養的寵物一樣,甚至比寵物都伺候得更好。老人平時是捨不得殺來吃的,甚至雞生的蛋也捨不得吃。過年過節孩子們回來了,屠豬殺雞老人可是毫不含糊,就是為了把健康好吃的東西留給子女吃啊!


前一段時間有看到一個新聞:一位老奶奶從地裡頭拔了棵自己親手種的白菜給城裡住的兒子兒媳吃,沒找到兒媳竟然嫌棄把它扔了。我想對新聞裡的那位兒媳說:你這丟的不是一顆白菜,而是一個老母親對兒子的關心和愛心啊。

農俗君為您解析和發現更多有趣有味的農村現象。更多,請關注農俗一點通。【29】


一點三農


經常聽親朋好友抱怨,現在養雞的不吃雞、養豬的不吃豬、養魚的不吃魚、種菜的不吃菜,自己都不知道吃啥好。然後又自嘲地說,管他呢,該吃啥吃啥,不然啥都吃不成,活著也沒意思。無奈之情溢於言表。

養雞的不吃雞、養豬的不吃豬、養魚的不吃魚、種菜的不吃菜,主要說的是那些以養殖或種植為生的養殖、種植戶們。

不吃的原因就是食品太不安全了。

小時候,我們家每年至少養三十隻雞。全是散養的,白天自己吃蟲子,晚飯輔以穀子等,吃了就進籠休息。要養七八個月才能吃。

那時候嘴饞,總問媽媽“雞啥時候才能吃呀”,得到的答覆總是“還沒長大”。於是,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著雞快點長。

現在,我家鄰居專業化養雞,蓋了幾百平的大雞舍,裡邊燈火通明,雞從來沒見過陽光。他們家的雞長得又肥又大又快,就像初生的嬰兒,一天一樣兒,三個月就出欄了。

為什麼會如此之快呢?一次鄰居喝醉酒了,對我們進行了大揭秘。

小小的雞苗買回來以後,就要給它們打針、去喙。

打針,可以讓它們比家養的雞少生病,長得快。

去喙,可節省飼料消耗,減少啄癖發生。

每天給雞吃的食物主要是:玉米,米糠,營養包的混合飼料。但在飼料中添加了生長激素和促進排卵的激素、增長素等,促使雞的生殖系統和身體提前長成。

為了預防“雞瘟病”(禽流感)等一些疾病,降低雞的死亡率,還要定期給雞餵食大量的“抗生素”,如土黴素、慶大黴素,氟苯尼考等對人體有害的藥物。

養豬、養魚也都類似。因為這些養殖戶的出發點是為了搶市場、搶價錢,獲得高收益。

而傳統的養殖生長慢、成本高。

再說種菜,以前一年一季的菜,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而且菜比較鮮亮,非常有看相。

我媽現在還開墾有不到兩分的地種菜,自給自足。有時吃不完,也拿到市場上去換點錢。但她拿去換錢的菜雖然少,卻總是不好賣。買菜的說她的菜沒有看相,不是太瘦了,就是有蟲眼。而那些看著鮮亮的一整車一整車的菜賣的卻很快,弄得我媽每次很鬱悶。

因為有市場,所以菜農也都迎合著大眾的心理,想方設法讓菜長的快、有看相,以便賣個好價錢,而這是需要用手段的,於是就有了種菜的不吃菜。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人以食為天。

所以,食品安全人人有責。願養雞的養良心雞、養豬的養良心豬、養魚的養良心魚、種菜的種良心菜,而消費者都能去監督他們,並以實際行動去支持他們,共同維護食品市場的安全。


有書課堂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養雞的不吃雞:因為養雞場的雞,都是飼料滾大的雞,都是激素吹大的雞,都是速成雞,其肉質發膩發嫩,沒有天然飼養的那種鮮質鮮美!因為飼養人絕對知道自己的雞喂的是什麼!所以他們是不願意吃這種雞肉的!

養豬的不吃豬:同上!也是飼料育肥的,過去農村農民自己家養的豬,主要飼料是純糧食的(有節餘糧的農戶才能勉強養一頭豬,豬八戒豬八戒最少得養到八個月才能夠任務出欄或整體毛豬售賣,或自家宰殺後賣肉,這樣的豬肉鮮美鮮香,正所謂的親不過姑舅,香不過豬肉!那時的豬甚至會接年!這樣的豬肉就更香了!現在的豬三五個月出欄,肉香不香可想而知!)此外豬肉香不香,和地域性差異、傳統飼養模式也有關係,最南和最北所飼養的豬的肉都不會很好吃,因為地域限制加上飼養模式的不同,純糧食豬基本上沒有!

養魚的不吃魚:養魚也是一樣,魚食也大部分是使用化學手段合成的,不是那種天然的飼料配比配方,其肉質的鮮美程度是不能與傳統養殖所媲美的!鮮魚的鮮美是天然的骨子裡的,人工養殖往往出不來那種效果!

種菜的不吃菜:菜農為了讓自己的蔬菜長勢喜人,乾淨美觀,吸引購買者的眼球,常常會對所種植的各種蔬菜定期噴施多種防蟲害、防黴菌的農藥!從幼苗到開園各種農藥都會噴施,這樣才能長出漂亮乾淨美觀的蔬菜!這種蔬菜無疑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也是最容易售賣的!可惜的是消費者並不知道整個蔬菜的生產過程,會有那麼多農藥伴隨它們的成長!菜農所以自己種菜一般是不會吃那些乾淨漂亮的蔬菜的!我這裡提醒廣大消費者儘量不要購買那些太乾淨漂亮的蔬菜,這種蔬菜十有八九都施過藥!吃的時候最好用清水沖洗和浸泡,然後再下鍋!


冀之筆


有這個問題這是人之常情,畢竟最近幾年網絡的引導風向都有很大的偏差,讓更多人都開始相信一些胡說八道的言論。

題主可以看一看其他的回答,贊同你這句話的人,都不是自己的親身經歷,要不就是聽朋友說,要不就是聽親戚說,都是你傳我,我傳你的說。

這樣一來,很多人都開始加入到這種言論的傳播上。傳播的時候還要加上“我聽我朋友說,我聽我鄉下親戚說”,為什麼再加上這個?因為為了增加可信度。

時間長了,三人成虎,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右上角點擊“關注”二馬的馮,瞭解更多養豬事

和養豬人做朋友,不但能吃豬肉,還能看見豬跑


養雞養魚留給專業人員來,我來說一下養豬。

我作為一個養豬人,我就吃自己養的豬,有時候只要當地做屠宰的殺豬匠來廠裡買肥豬,我都是讓他留點肉,留點排骨啥的。都是自己家來吃。

根本不存在養豬人自己不吃自己養的豬。

對那些答題說不吃的,各位可以記住了,因為現在對食品安全這一塊抓的很緊。所以,使用違禁產品是違法的。

那些說親戚朋友自己養雞,養豬,養魚都不吃的,並且說加了什麼激素類的東西的。大家可以一起舉報,為食品安全做貢獻。

也為我們這個行業,清理一下害群之馬。別讓部分人做的噁心事,還得讓整個行業為他背鍋。

我們不否認有人在飼養過程中使用違禁品,前幾年的瘦肉精,的確是有人在用。但從國家干預後,瘦肉精已經不復存在。使用,銷售,生產瘦肉精都屬於犯罪行為,是要被判刑的。

任何一個有腦子的人,也不會再去觸碰這根高壓線。所以,回答瞭如果還有人說他餵豬使用瘦肉精,請各位抬手舉報,或者直接報警!

最近幾年,藉著食品安全的風。很多人開始推廣自己的生態豬肉,正因為如此,他們需要打出差異牌,而這張牌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摸黑整個生豬養殖行業,提高他們豬肉價格。

我從來不反對新興產業和質優產品,但借用噱頭炒作,摸黑同行業其他從業者,是不正當行為。

風味豬肉,特色豬肉,生態豬肉,只能是小眾,絕不是適合大眾的產品。所以,專心做好自己的產品,請不要再摸黑整個行業!


鄉村豬事錄


本人就是從事的養殖行業,是一名獸醫,上學上的是大學本科,五年制動物醫學專業,獲得學士學位,16年考試取得的國家執業獸醫師,和養豬養雞行業直接接觸及從業已十多年!所以我說的還是客觀真實的:

首先,現在關於這些話的流傳已久,只是以前網絡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所以不像現今這麼關注!所以這些話原來我沒有從事這個行業時自己已聽過,聽後感覺也是心驚和害怕,擔心這些食品的安全!後從事養殖行業發現實際不是這麼一回事!

比如說養雞業,原來吵的紛紛揚揚的速生雞事件,實際就是白羽肉雞和817肉雞的正常生長速度,根本就不可能是激素的原因催長的,試想一下,若是激素的作業那麼大,世界上是否還會有矮個人,若是吃藥和吃激素就能長高,那個人願意自己的個頭矮,豈不都吃藥吃激素了?

那都是正常的生長速度,是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經過我們國家多少人員的多少次努力,才使得我國的白羽肉雞生長速度及料肉比才達到或超過歐美的標準,這是我們中國肉雞養殖業的成就及成績,來之不易!

而今我們國家蛋雞養殖量存欄有12至15億隻,在世界上排第一位,中國人第一次當選世界家禽協會主席:楊寧教授。

養豬業我們也是世界第一,2016年我國豬肉產量已佔全球豬肉產量52.22%,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試想,我國養禽業養豬業取得如此成績,難道不能證明我國養殖業的順利健康發展嗎?只有百姓認可,百姓消費了,養殖量才會越來越大,若真的養雞的是不吃雞,養豬的不吃豬,那麼消費這些肉的消費者你覺得會多嗎?消費量會大嗎?若是消費量不大,我們的養殖量可能這麼大這麼多嗎?

但也不可否認,可能也有部分養殖戶會出賣病死豬禽,或是用違禁藥品!但整體來說,國家管制越來越嚴,病死豬禽現今基本沒有人收買,所以也就不會流向市場及餐桌!

無論所謂的禽流感,還是豬鬧口蹄疫,我及我們的同事和家人都是該吃吃,就沒有擔心考慮過這些問題!


這是我們的一次養殖戶會議


這是我們招待養殖戶的菜單,大家可以看:有豬肉、雞肉、鴨血、魚等!

事實勝於雄辯!事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謠言止於智者,止於知者!

歡迎諸位轉發,歡迎各位拍磚,歡迎大家有疑問留言或發私信!


水粒一滴


進來這個問題,是為懟題主的。

養雞的不吃雞、養豬的不吃豬、養魚的不吃魚、種菜的不吃菜,請問是哪個有公信力的人或者機構告訴你的?或者你做了慎密的市場調查?

1、 作為在養殖業打滾20年的人,行業內確實存在養雞的不吃雞、養豬的不吃豬、養魚的不吃魚,但只是個別現象,即便如此,這些人中的多數不吃的也是自己養的雞、豬、魚,因為不敢吃,因為他們是黑心商人。事實上,多吃肉、多吃蛋、多吃魚才是行業的主流和強音,圈裡人笑言:“拉動消費從自己做起”。

2、 每個行業都有黑心商人,但不能因此就整出因噎廢食的笑話。

3、 有人說,中國進入互害模式,看似有道理,實則不然。現在的國人比起幾十年前,吃的更營養,身體也更健康、平均壽命更長。為什麼就不能全面的看問題呢?非要苛求一步到位的十全十美?我們不能犯那種把孩子和澡盆裡的髒水一起倒掉的錯誤。

總之,在信息過載的今天,我們對外界的信息要有基礎的判斷力和自己的思考,不能人云亦云的犯因噎廢食一類的常識性錯誤。

您要是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不要忘記點贊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