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和什麼一起吃最有營養?

莊蘇穎


羊肉搭配黑豆最好

  羊肉是冬季進補佳品更是是老少皆喜食的美味食品。羊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含有豐富的營養,可製成許多種風味獨特、醇香無比的佳餚。涮羊肉,烤、炸羊肉串,蔥爆羊肉等,時下正是吃羊肉進補的大好時機,說起燉羊肉的配菜,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白蘿蔔,但是,最能體現羊肉溫陽補腎的功效是與豆類搭配,豆豉、豆醬等美味的調味品都是黑豆做的,與其他豆類相比,其最大的優勢是補腎,還能滋陰活血。

  羊肉搭配黑豆的好處

  第一

  從中醫的角度分析,黑豆具有“補腎、補五臟、暖胃腸、壯筋骨、活血化瘀、祛風、解毒、益壽”的良好功效,而羊肉具有“補腎壯陽、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作用,因此兩者同食,補腎暖身的效果會更好,尤其適合腎虛體寒、氣血兩虧的人食用。

  第二

  羊肉和黑豆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材,但它們的來源不同,兩者一起燉煮,其中的動物性蛋白質和植物性蛋白質能夠氨基酸互補,更有利於蛋白質的利用;

  第三

  羊肉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而黑豆中含有的植物固醇具有抑制人體吸收“壞”膽固醇、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含量的作用,同時黑豆中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脂,保護血管;

  這道菜中,羊肉和黑豆的比例約為10:1,具體做法是

  將黑豆洗淨提前浸泡4~12小時;把羊肉洗淨切塊,如果感覺肉不太新鮮,可以先進行沸水焯燙,注意焯燙時間要短,去掉血水即可;把肉、黑豆和浸泡豆子的水一起放入鐵鍋或砂鍋當中,加入適量的冷水,水量不用太多,能沒過肉即可;再加入料酒、生薑、蔥段等可以去羶的調料,調味料不宜過多,以免奪去肉本來的香味;調料加好之後,大火燒開,然後改成微火慢燉。一直到湯香氣撲鼻、肉柔軟好嚼、黑豆軟爛為止。出鍋的時候,撇去浮油,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鹽、蔥等調味即可。

  羊肉其他搭配方法

  羊肉時搭配豆腐和蘿蔔豆腐、蘿蔔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蘿蔔同做菜,則能發揮蘿蔔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調料搭配有講究做羊肉的時候,最好放點不去皮的生薑,因為姜皮辛涼,有散火除熱、止痛祛風溼的作用,與羊肉同食還能去掉羶味。烹調羊肉時要少用辣椒、胡椒、丁香、小茴香等溫辛燥熱的調味品。做羊肉時還並可以放點蓮子心,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食物搭配有禁忌吃羊肉不宜同時吃醋,因為羊肉性熱,益氣補虛,而醋中含蛋白質、糖、維生素、醋酸及多種有機酸,性溫,宜與寒性食物搭配,與熱性的羊肉不適宜。羊肉也不宜與南瓜同吃,以防發生黃疸和腳氣病。吃羊肉後不宜馬上飲茶,否則會產生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容易引發便秘。

  小提醒:立春之後少吃羊肉

  立春一過,天氣回暖,熱氣騰騰的涮羊肉、烤羊肉就容易和氣候“撞車”,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補過了頭。

  確實,羊肉能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是一種優良的溫補強壯劑。冬季常吃,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黏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但是,進入正月,特別是立春以後,羊肉就不能作為餐桌上的常備佳餚了,否則會對身體不利。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羊肉搭配吃什麼好,黑豆、蘿蔔、生薑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要注意,體熱、容易上火、大便乾燥的人要少吃羊肉。


籃球巔峰


羊肉在《本草綱目》中,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上佳補品。再配上相得益彰的好搭檔,更是首推的養生菜。

  羊肉燉白蘿蔔。羊肉的功效在於“補、溫、升”,而白蘿蔔正好是“瀉、清、降”,其味甘性涼,能夠清涼、解毒、去火。而且,白蘿蔔有助消化、降血脂的功效,彌補了羊肉的不足,稱得上其絕配。蘿蔔和羊肉的比例約為2∶1,肉燉至六成熟時,再將蘿蔔倒進鍋內,加入蔥、姜、鹽等即可。

  黑豆煮羊肉。從中醫角度分析,黑豆入腎,羊肉補腎溫陽,二者一起燉煮補腎暖身的效果會更好。此外,羊肉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而黑豆中的植物固醇能抑制人體吸收“壞膽固醇”。這道菜中,羊肉和黑豆的比例約為10∶1,一起加水放入砂鍋中微火慢燉。等肉柔軟好嚼、黑豆軟爛即可出鍋,最後放入鹽、蔥等調味。

  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性質偏溫,有養血活血的功效;生薑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羊肉性質溫熱,能溫中補虛。三者配合具有溫中補血、祛寒止痛的作用。可用3~5克當歸、30克生薑、500克羊肉燉湯。


一分鐘談健康


羊肉:性熱、酸性

營養功效:★健脾胃、★驅寒補暖、★壯陽補腎、★補氣血、★補虛健力、★強健骨骼、★促進血液循環

優勢營養(每100克含量):◆蛋白質:14.6g;◆脂肪:3.9g;◆維生素B1:0.15mg;◆維生素B2:0.16mg;◆鉀:403mg;◆鋅:6.06mg

烹調宜忌:◆烹調羊肉時放蔥、姜、孜然等調料可以去除羊肉的羶味;◆燉羊肉營養損失最小,爆炒羊肉營養次之,烤、炸羊肉營養損失最多,所以烹調羊肉宜選用燉這種烹調方法

人群宜忌:★怕冷、四肢總是比較涼的人最適合食用羊肉;☆有咽喉腫痛、牙疼等上火症狀的人不宜食用,以免加重上火症狀

相宜搭配:▲山藥+羊肉=益胃平肝;▲豆腐+羊肉=減少吸收羊肉中的膽固醇;▲胡蘿蔔+羊肉=補虛益氣;▲生薑+羊肉=祛寒、補氣血;▲香菜+羊肉=開胃健力

相忌搭配:△辣椒+羊肉=容易上火;△茶+羊肉=引發便秘;△醋+羊肉=容易腹瀉;△西瓜+羊肉=傷元氣;△梨+羊肉=易使腹部脹痛


庭前落葉


一、羊肉的最好搭配。

 吃羊肉時最好搭配豆腐,它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蘿蔔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蔔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做羊肉的時候,調料的搭配作用也不可忽視。最好放點不去皮的生薑,因為姜皮辛涼,有散火除熱、止痛祛風溼的作用,與羊肉同食還能去掉羶味。烹調羊肉時應少用辣椒、胡椒、生薑、丁香、小茴香等溫辛燥熱的調味品;可以放點蓮子心,它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二、吃羊肉的禁忌。

1、忌與茶同食。

茶水是羊肉的"剋星"。這是因為羊肉中蛋白質含量豐富,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羊肉時喝茶,會產生鞣酸蛋白質,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水分減少,進而誘發便秘。



 2、不宜與醋同食。

酸味的醋具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體內陽氣的生髮,與羊肉同吃會讓它的溫補作用大打折扣。


3、忌與西瓜同食。

吃羊肉後進食西瓜容易“傷元氣”。這是因為羊肉性味甘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之品,進食後不僅大大降低羊肉的溫補作用,且有礙脾胃。




4、部分病症忌食羊肉。

經常口舌糜爛、眼睛紅、口苦、煩躁、咽喉幹痛、牙齦腫痛者,或腹瀉者,或服中藥方中有半夏、石菖蒲者均忌吃羊肉。

 5、不宜與南瓜同食。




中醫古籍中還有羊肉不宜與南瓜同食的記載。這主要是因為羊肉與南瓜都是溫熱食物,如果放在一起食用,極易“上火”。同樣的道理,在烹調羊肉時也應少放點辣椒、胡椒、丁香、茴香等辛溫燥熱的調味品。

 6、肝炎病人忌吃羊肉。

羊肉甘溫大熱,過多食用會促使一些病灶發展,加重病情。另外,蛋白質和脂肪大量攝入後,因肝臟有病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謝功能,而加重肝臟負擔,可導致發病。


山羊肉和綿羊肉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中醫上認為,山羊肉是涼性的,而綿羊肉是熱性的。因此,後者具有補養的作用,適合產婦、病人食用;前者則病人最好少吃,普通人吃了以後也要忌口,最好不要再吃涼性的食物和瓜果等。

買肉時,綿羊肉和山羊肉有以下幾個鑑別方法:

 1、看肌肉。綿羊肉黏手,山羊肉發散,不黏手。

 2、看肉上的毛形,綿羊肉毛卷曲,山羊肉硬直。

 3、看肌肉纖維,綿羊肉纖維細短,山羊肉纖維粗長。

4、看肋骨,綿羊的肋骨窄而短,山羊的則寬而長。

從吃法上說,山羊肉更適合清燉和烤羊肉串。近年來,由於山羊肉的膽固醇、脂肪含量低,還用它開發出了很多保健食品。

摘自網絡,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王兄食堂


吃羊肉還要數燉著吃,不僅好吃而且有營養。燉羊肉是以肥羊肉為主要食材的家常燉菜,可降糖降脂,美容養顏,增強抵抗力,做法多樣,營養價值豐富。

  做法一

  製作食材

  肥羊肉二斤;醬油五錢;食鹽一兩;花椒十粒;蔥段二棵;姜五片;茴香五錢


  製作過程

  將羊肉洗淨控幹,直刀切成小塊狀,入開水鍋(砂鍋最佳)氽透,撈出後另換一鍋(砂鍋最佳)涼水燒開,加入醬油(最好用白色醬油)、食鹽、花椒、蔥段、薑片、茴香(包成小包),再把肉塊加入,改用小火燉爛即成。

  做法二

  杜仲燉羊肉

  燉羊肉

  羊肉性屬熱,有助陽的作用,而杜仲則是補腎的良藥,能緩解腰膝痠軟、疲倦遺精的症狀。

  製作食材

  杜仲、羊腿肉

  製作流程

  1、將杜仲洗淨先放入鍋中煮出汁水,羊肉洗淨備用

  2、將羊肉放在另一個鍋中,放入適量的紹酒、醬油、水慢火燉。然後再把藥汁加在燉羊肉裡煮到肉爛即可。

  做法三

  蘿蔔燉羊肉

  製作食材

  羊肉500克、蘿蔔1000克,陳皮10克。 料酒15克、蔥20克、姜6克、鹽3克、味精1克。

  製作流程

  將蘿蔔洗淨,去皮切成塊狀。羊肉洗淨切成條或塊。陳皮洗淨,姜洗淨拍破,蔥洗淨切成節。把羊肉、陳皮放入鍋內用武火燒開,打去浮沫,改用炆火煮半小時,再加入蘿蔔、姜、蔥、料酒、鹽,燉至蘿蔔熟透,加味精,裝碗即成。

  註解

  燉羊肉,是千百年來晉西北人的傳統美食。但山西寧武的燉羊肉與各地相比,另有一番風味。因為,製作起來要比各地多一道程序。其方法是:將羊肉剁成三尖塊,下開水鍋氽透,撈出放在冷清水鍋中,然後把洗淨的胡蘿蔔切塊,放入羊肉鍋中,配上醬油、食鹽、蔥段、薑片、小茴香、花椒,然後將鍋放到旺火上加熱,開鍋後再改用溫水燉,燉至爛熟即成。特點是:吃起來軟爛香甜,回味無窮。


磐石ABC


羊肉是我國人民食用的主要肉類之一,羊肉比豬肉的肉質要細嫩,而且比豬肉和牛肉的脂肪、膽固醇含量都要少。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而且羊肉十分溫補,十分美味。

1、涼性蔬菜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有冬瓜、絲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茭白、筍等。

2、豆腐豆腐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
作用。
3、蘿蔔羊肉和蘿蔔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蔔性涼,可起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4、孜然可去掉羊肉中的羶氣。
5、帶皮生薑姜皮辛涼,有散火、除熱、祛風的作用,與羊肉同食還能去掉羶味。
6、麻黃附片羊肉湯,麻黃5g,附片10g,羊肉500g,生薑30g,調料適量。

大混蛋32


羊肉搭配黑豆食用效果不錯

第一

從中醫的角度分析,黑豆具有“補腎、補五臟、暖胃腸、壯筋骨、活血化瘀、祛風、解毒、益壽”的良好功效,而羊肉具有“補腎壯陽、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作用,因此兩者同食,補腎暖身的效果會更好,尤其適合腎虛體寒、氣血兩虧的人食用。

第二

羊肉和黑豆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材,但它們的來源不同,兩者一起燉煮,其中的動物性蛋白質和植物性蛋白質能夠氨基酸互補,更有利於蛋白質的利用;


李大大教您學穿衣


羊肉跟什麼一起燉更好呢?枸杞、薏仁、紅棗、蟲草、蘿蔔、玉米等跟羊肉都是很好的搭配。而今天本文就為大家推薦一道羊肉豬腳湯,同煮湯,熟爛時加少量食鹽和調料食用。每日2次,連用4-5日。 主要治療產後缺乳氣血虛弱型:產後乳少、甚或全無、乳汁清稀、乳房柔軟、無脹感,面白無華、神疲食少,舌質淡,苔少,脈虛細。


羊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體虛胃寒者。但要注意的是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不宜食用。


完美小食光


羊肉和什麼一起吃最好  羊肉溫補,但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最好配點蔬菜,比如冬瓜、絲瓜、油菜、菠菜、白菜、土豆、金針菇、蘑菇、香菇、蓮藕、茭白、筍、菜心等。




  燜羊肉的時候,可以加點馬蹄。煲羊肉湯,陰虛火旺的人可以加一些黨參、黃豆、花生;陽虛的人可以加上巴戟、杜仲、黨參、杞子、圓肉。吃羊肉火鍋的時候,還可以搭配豆腐、蘿蔔等食材。如果是做煮羊肉,應放些不去皮的生薑,因為姜皮辛涼,有散火除熱的作用,還能去掉羊羶味。口味方面,羊肉不宜吃辣的,最好以白切、清燉、紅燒、生涮為主,否則過於燥熱。


吃完羊肉最好不要立即吃西瓜,吃梨子,羊肉不能和梨一起吃,因為同食的話,梨中的一些酶可以將羊肉中的酵素分解,阻礙食物消化,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腹脹等。


完美人生的逆襲


魚咬羊湯:鯽魚一條,羔羊羊肉卷,將羊肉卷加少許食鹽,花椒麵,料酒,姜粉,料酒,蔥花,蒜蓉,然後攪拌均勻。鯽魚弄淨,肚子掏空,將攪拌好的羊肉卷塞入魚肚中,用乾淨的縫衣線將魚肚縫合,羊肉不外漏。鍋內加水燒開(最好是砂鍋),水要多加,放兩片生薑,食鹽少許,將魚滑入鍋內,蓋蓋兒,水開改小火煮三十分鐘,煮好開蓋放一把香菜沫。把縫魚肚的線挑出扔掉。 湯鮮味美,營養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