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發生5.7級地震 這份室內避震指南請收好

5月28日凌晨1時50分,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發生5.7級地震。進入五月以來,四川、青海等多地接連發生地震。從感受到大地震動到發生強烈地震,只需幾秒到十幾秒的時間,這短短的時間內你的反應、做出的行動很可能就決定著你能不能安全存活下來,所以,掌握好一定的避震知識非常非常重要。

由於地震發生時避險時間實在很短,室內避震對大部分人來說顯得更具現實意義。

吉林松原發生5.7級地震 這份室內避震指南請收好

一、室內避震空間

地震發生時,整個房間會劇烈震動,時鐘等各種懸掛物,桌子上、擱板上的東西,電燈等搖晃散落,衣櫃冰箱無固定大件物品容易倒下,牆壁天花板容易脫落造成大量灰塵,使人呼吸困難。

當我們處在室內無法迅速撤離到室外時,應當抓緊時間在附近尋找相對安全的避震空間來躲避。

什麼是室內避震空間?

主要是指房屋倒塌後形成的三角穩定空間,即大塊倒塌物與支撐物形成的空間,這些空間往往是地震中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空間。

吉林松原發生5.7級地震 這份室內避震指南請收好

室內避震空間

那易於形成避震空間的地方有哪些呢?

(一)住房等私人空間

1、堅固的傢俱,例如硬質的桌子、長凳的下面或旁邊;

2、內牆,特別是承重牆的牆根、牆角落等地方;

3、衛生間、儲物室等空間狹小,有管道支撐的地方。

(二)公共場合的室內空間

在電影院、餐廳等公共室內場所,由於人流較密集,往外撤離時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踩踏事故,造成傷亡。

因此,當我們無法及時從門口或消防通道撤離時,應迅速跑到大柱子、大型的固定的物體旁,或是牆角、四周沒有易跌落物體的空曠通道上,屈身蹲下。

吉林松原發生5.7級地震 這份室內避震指南請收好

在柱子旁蹲下

相反,不利於形成避震空間,易受到傷害的地方又有哪些?

1、 附近無支撐物的床上、炕上,若實在無法及時跑開,應拿柔軟的被子、枕頭保護好身體重要部位;

2、 周圍無支撐物的地板;

3、 容易倒塌的外牆,窗戶旁;

4、 廚房,因為廚房有燃氣瓶或燃氣管道,地震發生時容易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安全隱患大。

5、 陽臺,沒有支撐容易下墜;

6、 易倒塌的高大傢俱、物件旁;若是在商場等公共空間,遠離商品陳列櫃和類似物件以及玻璃製品。

二、室內避震注意要點

(一)地震發生時的行動措施

1、不要驚慌失措、猶豫不決

這是重要前提。在以往發生的地震中,出現過多例有人因害怕把窗戶錯當成門,把本應往裡拉的門死死往外推,或者直接從樓上跳下去的情況,從而招致本可以避免的傷亡。因此,就算地震來了,我們也要保持清醒理智。

另外,地震發生時做決定、行動要果斷,一旦猶豫就來不及了。

2、在感受到震動時,若有明火在使用,應立即熄滅。燃氣總閥、電源開關在時間允許的情形下最好也立刻斷掉,以免引起火災等二次傷害。

吉林松原發生5.7級地震 這份室內避震指南請收好

熄滅明火

3、就近躲避原則。先考慮好自身所處環境,例如處在平房還是樓房,室內是否有避震空間,室外是否安全等因素,再決定避震方式。

4、在公共空間,若有人指揮逃生,要聽從指揮,切勿擅自盲目地行動。

(二)地震發生時如何保護好自己

1、有利於避震的姿勢

(1)儘可能趴下或跪趴著,降低身體重心,臉朝下但不要阻礙呼吸;

(2)在角落時可以蹲著或坐著,身體儘量向內蜷縮,雙手護頭;

(3)旁邊有可以抓住的固定物體時,就緊緊抱住,儘量減少因震動產生的身體位移而受傷。

吉林松原發生5.7級地震 這份室內避震指南請收好

蹲下保護自己

2、應保護的身體部位

(1)頭部和頸部。用雙手保護住頭部和頸部,或者利用柔軟的枕頭毛毯等保護好。

(2)口鼻。前面講過,地震時會產生大量灰塵,阻礙呼吸,因此,我們可以一邊用手或溼毛巾捂住口鼻一邊進行避震。

(3)眼睛。若眼睛進了灰塵或受到傷害,會影響我們之後的行動,所以避震時要低頭、閉眼。

三、要是被困住怎麼辦

(一)如果地震後我們沒有被掩埋,應在晃動停止並確認周圍及戶外安全之後,再迅速撤離到戶外。地震中很大部分的傷亡,是人們在進出建築物時被墜物砸中造成的。

另外,行動時動作幅度不要太大,不要隨意觸碰周圍物體,以免發生意外。

(二)假如地震後我們不幸被困在廢墟中,又要怎麼辦呢?

1、保持鎮定,冷靜視察周圍情況,先不要向周圍移動,以免揚起灰塵。同時可以選擇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鼻。

2、不要使用火柴打火機等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會有可燃性氣體洩漏。

3、檢查身上有沒有較嚴重的傷口,如果有,想辦法包紮、止血,防止傷口感染,同時減少身體活動,等待救援。

4、等待救援時,不要大聲叫喊,以免吸入灰塵和消耗過多體力,可以使用小物品敲擊管道或牆壁,感覺到有救援人員接近時再呼喊。

吉林松原發生5.7級地震 這份室內避震指南請收好

敲擊以發出聲響

5、如果發現四周環境不夠穩固,尋找身邊有沒有可利用的物品,如木棍、石塊進行環境加固,或移動到相對安全之處。

6、若是想嘗試自己脫險,一定要確認周圍情況後再進行。

(1)觀察周圍是否有可移動空間,如果床、桌子旁還有空間的話,可以慢慢爬過去或蹭過去,身體放鬆,儘量不要揚起灰塵,同時,注意上衣和皮帶之類的不要被勾到。

(2)千萬不要隨意移動身邊的障礙物,有可能你拿開一個小的障礙物,會掉下一個更大的來。

(3)移動的原則是儘量向有空氣、有光線的地方移動,爬行時可以採取胳膊肘支撐著身體交替匍匐前進的姿勢。

最後,如果發現難度太大或自己實在無力脫險,還是安靜等待救援吧!

很多時候,我們對地震的恐懼,正是來源於對避震知識的無知,即使天災難以避免,我們也可以選擇將傷害減到最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