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不首先使用核武,但有一個前提,發生這三種情況例外

7月19日,俄羅斯國防部高調發布6款新型武器系統測試的視頻,其中號稱“能夠飛越地球上任何地點”的重型洲際彈道導彈“薩爾馬特”,更是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密切關注。相較於其他5款新型武器,“薩爾馬特”的現實威脅要更大,它能夠搭載10枚大型核彈頭或者16枚小型核彈頭,可以完全發揮俄羅斯的核武數量優勢。

我國不首先使用核武,但有一個前提,發生這三種情況例外

俄羅斯和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核武庫,這兩國的核彈頭數量佔據全世界總量9成以上,並且兩國之間的數量相差無幾。此外,這兩國最惹不起的是,都向外界宣佈在使用核武器時,將先發制人。一旦這兩個國家本土被捲入戰爭,那麼電影《終結者》中審判日的場景,或許真的會上演。與美俄相比,我國雖然在彈道導彈技術上並不落後,甚至在數量、種類、部隊規模和精準度等方面,可能還有著優勢,但我們的核武庫並不大,或許僅僅處於堪堪夠用的水平。

我國不首先使用核武,但有一個前提,發生這三種情況例外

此外,我國在獲得核武器後,向外界宣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意味著我們在擁有這一大殺器的同時,仍然表現出剋制與善意。但是,剋制與善意並不是軟弱,一旦出現這三種情況,這一規則將被打破。一是我國的核武器和核武器基地遭遇襲擊;二是我國的戰略武器,比如航母、核潛艇、戰略導彈遭遇襲擊;三是我國本土遭遇重大襲擊,比如大型水利樞紐遭遇打擊的時候,無論受到的打擊方式是常規武器還是核武器,我國都有權使用核反擊。

我國不首先使用核武,但有一個前提,發生這三種情況例外

我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宣言,是在保證國家安全的基礎上,而非沒有任何前提的。隨著時代發展,我們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宣言也會進行更多的修訂,變得更加完善。同時,我們的核武庫也需要進行持續的維護與建設,這樣才能保障我們擁有足夠的核威懾力,讓其他國家在前來挑釁之時,也會遵守我們劃下的紅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