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單身的被催婚,結婚的被催生,結婚多年的又面臨“七年之癢”……

愛情的美妙令人神往,而婚戀話題給人的感覺,卻從不輕鬆。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為什麼本該象徵著溫馨美好的“婚姻”二字,總會讓人感到沉重壓力?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哲學家阿蘭·德波頓,著有《親吻與訴說》、《愛情筆記》、《愛上浪漫》等小說,也曾在世界範圍內舉行《談愛》《談浪漫主義》等公開演講。

關於這點,英國哲學家阿蘭·德波頓曾做過很多深入探討。在他看來,問題就在於“本該”二字——婚姻中很多痛苦都來自19世紀以來浪漫主義思想的誤導

當他殘酷而溫柔地戳破那些夢幻泡泡,我們反而會發現這“圍城”的面目並沒有那麼可怕,以前加之於婚姻上的那種不切實際的壓力也能得以舒緩。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迷思1,真命天子/天女 Mr/Miss Right(從來就不存在……)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戀戀筆記本》

“我們相信自己終將遇到正確的人,於是左挑右選。然而不管我們怎樣努力,結局還是一樣:到頭來,我們選錯了結婚對象。”

德波頓一針見血地說出了婚姻圍城內常有的感嘆,然後又狠狠地撒了一把鹽,“然而,真命天子/天女從來就不存在(No one is right),這個概念對我們一直沒有幫助。就是它,讓我們的婚姻顯得惡劣異常。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2011年版《簡·愛》

西方的19世紀是個愛情小說大爆發的年代,浪漫主義情感至上的愛情觀開始抬頭。“我跟你結婚因為你家的牛比較多”和“我跟你結婚因為我愛你”相比,後者完勝前者。然而,一個世紀過去了,浪漫主義卻跑偏到了另一個極端,比如——

“它讓人相信,自己命定會有一位Mr./Miss Right。只要找到 ta,一切問題都會隨之解決。ta 會滿足你所有情感需求,填補你所有的情感空洞。有了 ta,你永不孤單。”

德波頓繼續說道:“而實際情況是,我們每個人都被生活傷的體無完膚,並且每天還要收拾起心情迎接新的打臉。沒有人生來為了安慰、理解、填補其他人而存在。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我對不起自己居然遇上了你。我對不起自己這麼些年都容許自己這麼愛你。我對不起自己神馬事情都不幹、就每天都陪在你身邊支持你的一切。我這是有多對不起我自己啊!”——《第一夫人俱樂部》

“Mr./Miss Right理念也是有些人只要對伴侶不滿就果斷分手(有時是出軌)的心理原因。他們相信既然自己找錯了人,那麼對的人自然需要重新尋找。”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2015年版《灰姑娘》

其實,Mr./Miss Right不存在,人們似乎一直隱隱知道但不願意承認,童話故事總是講到婚禮就結束了,從不敢刻畫婚後生活,甚至連《簡愛》和《傲慢與偏見》等經典也不能免俗。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迷思2,情人眼中的西施(本不該存在,所以消逝得也快……)

浪漫主義的另一個迷思是:愛上一個人就要愛ta的全部,包括缺陷和不足。比起“Mr./Miss Right 理念”,這個理念能夠被很多初陷愛河的戀人們證實,於是擁躉也異常多。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在命運之書裡,我們同在一行字之間。”——1968年版《羅密歐與朱麗葉 》

如果能夠儘早丟掉這些浪漫幻想,婚姻可能不會那麼艱難。再好的人身上的缺點也是缺點,絕非值得欣賞之處。

人們不妨寫一本名為《我的奇葩之處》的書在婚禮上送給伴侶,以便節省磨合時間。不然等到戀愛初期“愛屋及烏”的衝動過去之後,麻煩就接踵而來。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生活大爆炸》中,佩妮面對倫納德拿進臥室的玩具手辦一臉無語。

“第一,當我們發現戀人不再完美時,會懷疑自己的眼光;第二,當愛人指出我們的缺點時,我們情感上會很受傷,認為對方不再愛自己了,全然不去想愛人憑什麼一定要愛自己的缺點;第三,人們鮮有自知之明,很多自己的毛病往往是由伴侶發現的,但我們還並不承認。”

德波頓的幽默令人細思恐極,“父母由於偏愛很難看到我們身上的缺點;朋友出於客氣,通常也不會指出你的缺點。這樣一來,你的奇葩之處就只暴露在伴侶面前。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克萊默夫婦》,又是梅姨,這次和達斯汀·霍夫曼共同克服婚姻危機。婚姻中的平淡與堅忍,只有過來人才能深切體會。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迷思3,心有靈犀一點通(通常不太可能……)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泰坦尼克號》中,戀人間靜謐的純愛之吻

浪漫主義推崇的第三件事是“無言的默契”:如果兩人真心相愛,那麼一切言辭都是多餘的,彷彿只要目光眼神交流就足夠了。

如果還需要花時間解釋,那就太煞風景了,一定不是真愛。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革命之路》,又名《如果傑克爬上了那塊舢板》(誤)

實際上,“心有靈犀”絕不是常見的情況。也許某些場合會靈光乍現,但繁瑣的生活一定需要大量耐心細緻的交流,尤其是在爭執之時。

“然而,伴侶吵架時,無言默契的準則使得情形很尷尬:解釋太多顯得沒默契、不真誠;不解釋又無法溝通,會被指責冷漠和不知悔改。”

於是,被伴侶關在門外的人通常恨不得把靈魂扔進那扇關上的門,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感覺。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迷思4,我們合二為一,不存任何秘密(你們真的需要三思……)

社會充滿冷漠和謊言,能在伴侶面前做自己的確很甜蜜。但是100%說大實話就有點過頭了。

“新婚燕爾時,伴侶間會分享關於性方面的小秘密,彼此非常坦誠地接受對方那些瘋狂小癖好。這會讓親密感倍增,給人很大的幸福感。但三個月後,人們開始從分享身體走到分享靈魂這一步時,會發現身體和靈魂完全是兩回事。”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當然,隱瞞到《消失的女孩》這個份上還是不必了……

德波頓曾在演講中提到浪漫主義帶來的那種難以宣之於口的兩難境地,“有所隱瞞和欺騙被看作是對愛人的不忠和不敬,而完全的坦誠同樣會煞風景。

好消息:沒有Mr/Miss Right,那麼也就沒有Mr/Miss Wrong(來自德波頓的幸福小貼士)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愛很複雜》中,梅姨演繹的中年女子與前夫的舊情復燃耐人尋味。

最後,再分享分享阿蘭·德波頓關於“愛情是怎麼一回事”的語錄吧:

1

迷失在愛情中的我們把這說成是註定要發生的事情,來化解偶然性帶來的全部恐懼,從而給我們亂糟糟的生活以持續下去的目標和方向,這也許是可以理解的。

雖然骰子會搖出不同的數,我們卻執意要搖到那表明終有一天我們會相愛的必要數字方肯罷休。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烏雲背後的幸福線》,兩個落魄而瘋狂的人互相取暖,找到了烏雲之後的光明。

2

戀人分手之際,還能把話說得平和得體的,肯定是已然變心的那一個。

3

爭吵的原因絕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我們的指責實際上承載著一個複雜的下文:我恨你,因為我愛你。我恨自己別無選擇,只能冒險愛你。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丈夫、太太與情人》中,婚姻成了精神上的失望和生理上的剝奪,也許那就分開的時刻。

4

強烈的慾望使人喪失了愛情遊戲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漫不經心,你如被人吸引,就會產生自卑情結,因為我們總是想把最完美的品質賦予我們深愛的人。

5

不成熟的愛是一個在理想化和失望之間搖擺不定的故事,在這狀態中,最終找到心上人的感覺伴隨著從來沒有過的迷失感。

不成熟的愛,其邏輯終點就是死亡,或是象徵性的死亡,或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亡。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想想伴侶就要沉入冰海……

6

我情不自禁地認為,無論她說話怎樣笨拙、丟三落四、不管她怎樣傻乎乎地焦慮,也不管你的耳環怎麼沒品位,她都是那樣的令人傾慕。這是完全理想化的一刻,產生於一種無可理論的感情的爛漫。

7

愛上這樣一個人,無關財產和身份地地位的本體的人。愛情如同財富一樣,忌諱人們探詢是如何獲得並保持感情/財產的。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果然還是在沙發上比較幸福……

8

沒有回應的愛情也許痛苦難耐,但卻是一種安全的痛苦,因為它只會傷及本人而無害於他人。但是一旦愛情得到回應,那麼人們就必須準備放棄僅僅是被動地受到傷害。

9

要想停止注意某件事物,最快的方法就是將它購買到手——就如同要想停止欣賞某個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與其結婚。

悲觀點,反而能夠更幸福|哲學家的愛情建議

《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中,反覆分離和相遇才終於確定心意的一對兒。

REF:

http://www.philly.com/philly/entertainment/20160614_Q_A_with_Alain_de_Botton__Love__quirks__and_marriage_noonline.html

http://www.bbc.com/news/magazine-1424880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DfYxvUH0Y8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60530/c30botton/

上海譯文出版社《愛情筆記》,作者(英)阿蘭·德波頓、譯者孟麗

Lens旗下包括出版、新媒體、重逢島視頻、沙龍等業務,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