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點擊放大,亮點自尋

《我不是藥神》橫空出世,在眾多大片環繞的局面下撕開一條血路,截止目前已經斬獲 22 億票房,一家歡喜幾家愁,不少國產動畫電影紛紛選擇臨時改檔……

文/小趴

暑期檔一直以來是中國電影市場上,除開春節檔之外最大的一塊蛋糕。

為了保護這塊蛋糕,國家電影局下達過口頭指示,原則上不鼓勵在暑期檔引進海外分賬大片,因此形成了「國產保護月」的慣例。曾幾何時,我們聊起「國產保護月」,印象裡總是國產爛片橫行,毫無演技的小鮮肉佔據了大熒幕

可是這兩年來,「國產保護月」裡國產實拍電影的表現一改往常的頹勢,終於讓我們眼前一亮了。

先是去年狂掃 56 億票房的《戰狼2》

,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票房總冠軍;

今年,又是一部《我不是藥神》橫空出世,在眾多大片環繞的局面下撕開一條血路,截止目前已經斬獲 22 億票房。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我不是藥神》的生猛表現,讓原本信心滿滿的《動物世界》栽了一個大跟頭。儘管口碑良好,也表現出相當驚人的電影重工業化水準,不過上映兩週不到 5 億的表現讓大投資的《動物世界》斷絕了回本的可能性。

導演韓延也發文自認嘗試失敗,但小趴覺得《動物世界》的票房失利還真不是片子本身質量的問題——

不是我軍無能,實是敵軍太強大啊!

可以看到,連姜文導演來勢洶洶的大作《邪不壓正》,昨天的首映票房居然還被《我不是藥神》給壓制了,而《藥神》可是已經上映快兩週!甚至從今天的票房走勢來看,《藥神》的霸主地位還會穩穩當當地持續很久。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貓眼為《我不是藥神》預估了 38 億的票房,要知道如果最終達到這個成績,《藥神》將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歷史票房總排行亞軍,僅次於《戰狼2》。這麼生猛的勢頭下,除了《邪不壓正》等片選擇正面硬剛,大量暑期檔國產電影都紛紛選擇了暫避風頭,臨時調換檔期。簡單說就是一個字——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臨時改檔(撤檔、提檔、逃檔等)本身很常見,如果同期對手太強,為了保證排片率、獲得更大收益,不得不避開強敵,這也是無可非厚的事情。像《動物世界》這種本身質量、口碑過硬的影片,如果不是撞上《我不是藥神》,本應該有更好的票房表現。

慫,本身沒什麼問題。該慫是得慫。

但有問題的是,今年臨時改檔的國產電影實在太多了。


從暑期檔至今還不到半個月,已經有 7 部國產電影進行臨時改檔,而其中,國產動畫電影就佔了 4 部!

首先,是號稱「中美合作」的《神奇馬戲團》,從原本定檔日期 7 月 6 日跳到了 7 月 27 日。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接著,《昨日青空》原本定檔為 8 月 10 日,但為了避免和《愛情公寓》、黃渤的《一出好戲》以及兩部國產動畫電影相撞,也提檔到了 7 月 27 日。考慮到《一出好戲》也有光線參投,為了避免自家人相爭,改檔倒也可以理解。

不過《昨日青空》這麼一提檔,《神奇馬戲團》就坐不住了,前幾天再次宣佈提檔一週,改為 7 月 21 日,同時也避開了《風語咒》的改檔。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由黎明監製的《小悟空》提檔就顯得很莫名其妙。原本定檔於 7 月 20 日,可是卻選擇提檔一週,改為今天 7 月 14 日上映,可這個檔期前有《我不是藥神》,後有《邪不壓正》和《阿修羅》,首映日排片率非常慘淡。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另一部檔期反覆橫跳的則是《風語咒》

。備受《畫江湖》、《俠嵐》粉絲期待的《風語咒》原本定檔於 7 月 13 日,之後先是推遲到 7 月 20 日,然後前幾天再次宣佈改檔到 8 月 3 日。

看看這海報,上面的上映日期都改了幾遍了。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單看這些改來改去的檔期,你都能感受到製作方背後的焦慮和恐慌。

可是,如此反覆的改檔真的有作用嗎?

四部改檔的國產動畫電影中,《小悟空》是其中唯一一部已經上映的,可是它的改檔卻明顯失敗了。

從 7 月 20 日提檔到 7 月 14 日,小趴認為《小悟空》最初的打算或許是想避開 7 月 20 日左右扎推的動畫電影,並沒有將實拍電影大作視為對手,只想從兒童市場上賺回本。

可惜沒算到的是,《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3》上映一週餘勁未消,即便是在兒童市場上《小悟空》也沒分到多大蛋糕,首映當日票房僅 300 萬,而且明顯即將淪為「三日遊」的炮灰角色。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其實所有人都能看到,在《我不是藥神》一騎絕塵、《新大頭兒子》霸住兒童市場的情況下,《小悟空》的檔期明顯會是悲劇。馬後炮來講,《小悟空》之前的檔期或許更合理一些。

既然明眼人都看的出來,為什麼還要尋死?因為在幾乎已知是必死的情況下,如果像其他影片一樣再次臨時改檔,會極大影響前期宣發節奏,加重宣發成本。若二次改檔後有明顯收益增加還好,如果沒有的話,就只會虧得更多更慘了。

所以說,改檔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更是一場賭博。

反覆改檔的國產動畫電影們,翻遍了日曆似乎找不到一個安全的容身之處,這也揭示了當下國產動畫電影的尷尬處境。


按理來說,國產動畫電影的水準應該是在穩步發展的呀?為什麼票房上卻遭遇越來越多的失利呢?

小趴覺得,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國產實拍電影的發展太快了。

無論是去年的《戰狼2》還是今年的《我不是藥神》,兩部暑期檔霸主的品質是有口皆碑了。可以說,這標誌著國產實拍電影終於告別了滿屏幕的小鮮肉大爛片,市場開始良性發展,真正進入「內容為王」時代。

雖然我們看到國產實拍電影正在逐步走向正軌,可是與此同時,國產動畫電影反而一蹶不振了。2015 年暑期檔的《大聖歸來》,以及 2016 年的《大魚海棠》,讓動畫迷彷彿看到了國產動畫電影市場繁榮的希望,但很少有人料想到,這種繁榮卻只是曇花一現。

去年的暑期檔裡,被賦予厚望的「大」系列之《大護法》最終僅斬獲 8000 萬票房,國產動畫電影中唯有《十萬個冷笑話2》成功票房破億(如果不算《賽爾號6》最終在暑期結束後的 9 月初才堪堪破億的話)。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為什麼現在已經再難看到像《大聖歸來》一樣的爆款?

因為當年《大聖歸來》的成功,是基於同期國產實拍片羸弱的基礎上。正是由於同檔期《小時代4》、《梔子花開》的質量低下,才引發了報復性觀影,可以說《大聖歸來》的成功是踩在這些實拍片的屍體上的。

這其中隱藏的一個邏輯是,像《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乃至今年即將上映的《昨日青空》、《肆式青春》等,它們都是面向青少年、成年觀眾,尤其是城市青年人口為主體的。這些國產動畫電影的直接競爭對手,不是傳統的兒童向動畫電影,而是同樣以青年觀眾為對象的國產實拍電影。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可是國產實拍片在飛速發展,早已不再是當年的對手了,相比之下,國產動畫片的發展就顯得慢太多太多。

前幾年面向成人觀眾的國產動畫電影可以找到好檔期,現在,幾乎每一兩週都有高口碑的國產實拍電影上映,哪還有好檔期給你呢?

二,外國動畫電影的引進更多了。

其實從去年開始,對於國外電影的引進名額就在鬆動:可以明顯感受到,外國引進片越來越多了。曾經國內的引進名額總是留給好萊塢六大,而這兩年,印度電影、俄羅斯電影、歐洲電影的數量都在急劇增加。

對應到動畫電影上,以往很難看到的俄羅斯、歐洲動畫也在大量出現在中國電影市場上。今年的第一季度裡,中國動畫電影市場上僅次於《熊出沒》的票房亞軍,居然是來自俄羅斯的動畫電影《冰雪女王3》。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這些非好萊塢的動畫電影雖然不以成人觀眾為對象,卻大量搶佔了本土的兒童市場——哪怕實際上有些作品質量實際上非常低劣,但對於它們來說,只要能忽悠小孩進電影院就足夠了。

現在,「國產保護月」的制度也在悄然鬆動。單今年的暑期檔,來自國外的動畫電影就有 4 部。這正是造成暑期檔部分面向兒童觀眾的國產動畫電影頻繁改檔的原因之一。

講句實話,兒童向動畫電影裡有相當多的片子確實就是騙小孩子的。可是騙子也怕遇見同行,更何況外來的騙子好唸經呢。

去年,國產動畫電影們被一部《神偷奶爸3》打得潰不成軍,和高歌猛進的國產實拍電影《戰狼2》形成鮮明對比。今年,希望我們不會看到歷史重演。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所以這個暑期檔,國產動畫電影們的處境是相當兇險。

一面是某些國產實拍大作一騎絕塵,佔據院線絕大多數排片;另一邊,還有眾多外國動畫電影緊緊盯著剩下的那些腐肉。可以說是前有狼,後有虎,內部之間還要互相競爭,也難怪眾多國產動畫電影頻頻改檔,求得生存。

但是,無論怎麼改,好的檔期只是票房成功的一半,另一半永遠落在影片本身的質量上。

希望尚未上映的這些改檔國產動畫電影,能用優秀的質量戰勝對手,征服觀眾。

戳下方【瞭解更多】直達動畫學術趴網站,發現每日動畫資訊~

頻繁改檔真的有用?暑期檔國產動畫正面臨殘酷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