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

兰亭帖十三跋是赵孟頫57岁时,奉召赴京的乘船途中书于《兰亭序帖》后的跋文。因途中寂寞,故于帖后一跋而至十三跋之多。题跋内容很多,其中,“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乃赵孟頫论书名言。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局部)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独孤本”曾经多人收藏。明末,冯铨把赵孟頫的《兰亭序十三跋》刻入《快雪堂帖》。不料此后“独孤本”竟遭火灾,只剩下烧剩的殘卷,重作装裱,被人称为“火烧本”。在“火烧本”上,又有翁方纲和成亲王永瑆等人的考证题跋。后流传至日本,为高岛菊次郎所藏,并捐赠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