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對道德的理解和古代有什麼不同?

齊闖1



天不變道亦不變,道不變德亦不變。天不變,道德不變。

是以,你天天不變,你的道德天天不變。

昨天是天,今天是天,明天也是天,天不變天同道德同,

今人是人,古人是人,人還是人,古有道德,今有道德,道德還是道德。道德沒甚不同。

呵呵


昨天是昨,今天是今,明天是明,天在變天不同道德不同,

今人在今,古人在古,今人不是古人,道德古有為古,今有為今,今古不同,道德不同。

有同有不同,至於咋個同不同,在於自己如何思考認同……


東聲西音


單就詞語的含義而言,當今社會與古代社會對“道德”的理解沒有太大差別。 “道”就是“路”,就是與“路”具有相似意義的抽象概念。“德”就是有操守,就是遵循社會認可的原則行事的品質。

“道”與“德”這兩個詞在先秦就已經被普遍運用了。

查了一下《論語》,讀“dào”音(去除“導”義的)道84見,其中兩處是“說”的意思。本義作“路”解的兩處,其餘80個“道”用的都是抽象義的道。“德”在《論語》中出現了40次,可以用今天語言“品德操守”來解釋。

只是由於出現了專門闡釋“道”與“德”的《道德經》使這兩個概念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無論是從《道德經》角度衡量還是今天普遍認同的解釋來看,“道”本來是看得見的物體運行的路,也是供人行走的路,是客觀事物運行因循的軌跡。同時它又是抽象的“路”,是看不見形、聽不著聲、品不出味、觸不到體的抽象於物質的潛在軌跡,還是人們對客觀事物運行軌跡的大致的經驗的認知,是應該取法依據的而不應該違背和對抗的動態的行事原則。

“德”是遵循道的原則行事的品質。 “德”從“道”而來,是循道之德,“德”依附於“道”。“道”是行事應遵循的原則,“德”就是按“道”行事,依“道”而行就是有“德”,不依“道”而行就是無“德”。“道”是“德”的載體,沒有道,德就無從談起。 “道”與“德”既是抽象的,又是具體的、動態的。

“道德”一詞正是“道”與“德”結合的產物,它也是衡量人的客觀標準。

今天我們說的“道德”是偏義複合詞,側重於“德”,“道”起的幾乎是“詞綴”的作用,“道”的意義被忽略了。


陳廣逵


“道德”兩個字連用已經是很晚的事情了。孔子和老子的時代裡,並沒有“道德”一詞;而《道德經》或者《德道經》裡的道、德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儘管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

所以,今天人們對道德標準的評判,當然也和古代有所不同。而且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比皆是。

比如“男女不同席”。除了在農村某些地方還有這樣的習俗外,現在人們聚會、宴請、祝壽等等“宴席”上這樣的道德標準不復存在了。

“從一而終”以及“貞節牌坊”。這樣的道德標準也不見蹤影了。離婚、寡婦再嫁都是家常便飯、習以為常的現象。而在古代就是不道德。

男女授受不親。古代的同年齡的男女,哪怕是一家人(即使是夫妻),也不得在大眾面前有任何“親密”的行為。現在呢?

過去漢族人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叫做“丁憂”,三年內不得行婚嫁之事,政府官員尤其要遵守。往往還要辭官回鄉守孝。現在呢?

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可是現在哪一個年輕人不是“好男兒志在四方”?更別說那些帶著父母去旅遊的兒女了。

道德標準也是與時俱進的,時過境遷,再來用過去的標準來衡量現在人們的行為當然就是不恰當了。


閒看秋風999


現在太忙,幾乎沒有時間回答,但這個問題很重要。關於它的誤會太深了!什麼是道德?這很是關鍵!古代是什麼時候?孔子沒有說過道德,恰恰是法家說的,管子最早使用了道德一詞,然後韓非子使用了道德一詞。管子的道德有兩個意思,一是對道的認識,即道德。二是道和德合一。他說道是虛的,那麼德就不能再是虛的了!所以他強調實德!比如都江堰,高鐵🚄橋樑等都是實德。有虛有實,虛道實德而有道德!儒家講德,講仁義,虛的,精神層面的,最後的大儒朱熹的理學,都是德啊!仁啊!禮啊!全是虛的。他們不大使用道德一詞。現在世俗所言道德,自然是虛在的精神層面的東西。幾乎跟物質沒有關係,所以導致道德講多了變成是空談。

在先秦的學術,道和德的含義是統一的,屬於最原始的哲學元概念,一切虛實概念皆出自這兩個元概念!道負責生,德負責養!你有沒有道德,第一看因你而有生機否?第二看因你而能養活否?有發展否?所以道德原本是包括麵包🍞的!與現代講的純粹的精神的道德具有本質的不同!

在先秦,道德是廣義的,在現代,道德是狹義的。順便提醒大家,不要以為西方人不重視道德只是法治,他們的那個宗教信仰其實就是道德功能。他們搞道德說教比我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東風別業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對古代道德和現代道德的區別進行概括!那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因為隨著時代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道德的定義是不同的。就拿古代綱常理論來講,很顯然是不合時宜的。現代人人們講究民主、平等,早就拋棄了那種等級秩序和男尊女卑,甚至女性也走在很多男性的前面。還有那種宗族家長制,現代人提倡婚姻戀愛自由,所以古代那種《孔雀東南飛》、《梁祝》等,只會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了。所以現在道德和古代道德既一脈相承又略有不同,被我們現代人賦予新的含義和內容。

就拿孝道來講!古人推崇孝道,甚至炮製出《二十四孝》這種反人類的讀物。但是孝順我們的父母在現如今也是很值得提倡的,但是那種賣子、割肉,那種封建行為肯定是愚蠢的,我們早已經拋棄了。所以,有種說法叫公序良俗。就是我們在古代原有的道德定義上,賦予我們新的定義,使其更現代、文明、更符合當今時代的需求!

當然,古代道德是古人留給我們現代人的寶貴財富。就拿俠義精神,愛國精神,永遠不過時。對於某些歷史書抹殺那些抗擊外族的民族英雄,是極其愚蠢的!其心可誅!就拿霍去病、岳飛、辛棄疾來講!因為時代的侷限性,他們講究忠君愛國!而我們現在早就沒有帝制,所以我們提倡愛國精神。還有《趙氏孤兒》中那種重視承諾的契約精神!我們不能拿現在人的眼光看古人。

之前我們的胡主席不也提倡“八榮八恥。”其實就是高度的總結了我們古代道德在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內涵,賦予其新的活力與生命力!


zhaozilong3


社會主義道德觀和封建社會的道德觀肯定是有很多不同的,所用的部分叫中國特色。

中國古代的道德觀,基本就是倆字,規矩。禮義,忠孝,廉恥,仁愛,節操,倫理……等等都是人的行為規範,道德標準。什麼是道,道就是規則,什麼是德,德就是遵守規則。在社會活動和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設定好了條條框框,你所有的行為都守規矩了,就是有道德的人,你不遵從就是失道失德了。而這一套規矩的核心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

社會主義道德觀的核心則是為人民服務,以集體主義為原則。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係。合理的、合法的、合乎政策的追求個人利益是道德允許的,但基本前提是保證國家、集體和人民的利益。社會主義國家代表著人民的根本利益,社會主義集體代表這一部分人的特殊利益,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都是人民的利益。個人利益不能凌駕於人民利益之上,當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發生矛盾時,要以人民的利益為重,勇敢地犧牲個人利益。同時,要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為作鬥爭,勇鬥私字一閃念。

不管古代還是現代,對老百姓來講,道德都不是什麼要命的事,只要你能憑良心做事,基本不會危害社會,就行了。道德這事,是大人們注意的,這些人萬眾矚目,一旦有失,不僅失身,更會喪家甚至誤國啊。


喝龍井85918


謝邀,當今社會對道德的理解和古代有什麼不同?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大,當今社會道德也就是“人文道德”和倫理道德。那當今人文道德、倫理道德和古代有什麼不同了,其實人類文明從古至今的道德觀念是建立在儒家文化思想基礎上的,而儒家文化思想是講求禮法的,而且是必須遵循合乎道義的禮法。所以古代文人講求“修身、齊家”。我理解的“德者”乃修養、品性、善良,是非觀是也。但我個人認為是非常強調是非觀的,也就是說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做的是否“對”或“錯”來約束行為規範。尤其是當今社會,在言論自由的情況下,更應該自我約束規範,做一個人類的文明人。

當今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其實還是傳承了古代文明道德,也就是傳統文化,但當今人類思想比較開化,也充分做到了傳統而不保守,但是非觀念不強,有的人還敢挑戰傳統,純粹是以個人的喜好而做作,沒有自身修養,脾氣又大,隨便吐痰扔東西,亂寫亂畫。為了出名,博眼球,不惜發表逆向言論來吸引社會關注,正是應了歷史人物桓溫的一句話,不能流芳百世,即當遺臭萬年,真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倫理道德就更不用說了,但這都是少數派,代表不了什麼,中國人的道德觀年還是傳承了古人“修身、齊家”忠孝仁義禮信,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現在的小朋友啟蒙教育不是也學那個“三字經”弟子規嗎?

在這裡我要說的是當今對道德的理解只是把道德最為一個詞來對待,我原以為“知書達理”這個成語在當今人類文化較古代普遍要高的情況下的人類最是適用,但現實不是那麼回事,有時咱碰到比咱多讀了幾年書,文化比咱高的人,不要說用知書達理了,簡直就是沒教養,不是強詞奪理,就是歪理。古代與當今的不同就是古人有廉恥之心而今人沒有。


夏有涼風61


承蒙邀請!社會道德的本質是來源於人類社會文明實踐活動中,人們在獲取和享受權力的同時所產生的社會責任或者所應該履行的應盡社會義務!……當今時代的中國社會已經認識到了權力和義務是一種不可分割的辯證統一對立平衡關係,也就是說履行道德義務和獲取享受利益是不能夠單方面存在的。如果割裂權力和義務的辯證統一關係,那麼人類的所有社會活動要麼就變成沒有享受權力的道德綁架,要麼就變成沒有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侵犯掠奪……咱中國古代人民不知道這種權力和義務的辯證統一,而只知道人類社會活動中除了獲取爭奪利益之外,還有一種責任和義務的存在。於是,中國古代的封建統治階級利用這種被割裂出來的履行社會道德義務文化理念去道德綁架廣大人民群眾來服務於統治階級的封建壓迫和奴役……西方世界其實也發現了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中這種“道德義務”的存在,但西方資本家和統治者們為了規避掉這種需要服務於人類社會的討厭的“社會道德義務”,於是搞出個“宗教信仰”,讓發源於人類社會的這種“道德義務”去服務於那個不存在的“神”,讓資本家和統治階級掠奪霸佔人類社會權益所應該履行的道德義務和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去對那個虛擬的“上帝”負責。而且這種毒雞湯文化直到今天,西方還在用它來麻痺和欺騙老百姓自相殘殺,互相侵略和易子而食……


竹筒夫子的鋼筆


道德,道之德,就是道家定義的倫理、自然之道,來自真實的自然,即你我熟悉的無為、不爭。道德屬於自然的人際關係而不是超自然的理念個體,後者來自虛假的形而上學或神學。換言之,道德就是使人際關係減少到社區最小:小國寡民不出門、出世而既不教也不救、太上無有而不治。

儒家原則上繼承了道家做人的倫理,在為人方式上由出世的無為變成了入世的禮讓,換言之,儒家的倫理實為道家的道德妥協,道德也由此衍生了一系列先後有序的美德,仁、義、禮、智、信。仁的廣義代表了儒家所有的美德,仁的狹義就是禮讓、無為。現實中如何做到禮讓?就是儒家常說的不傷人、不害人。如何做到絕對不傷人?無為、不做英雄,也就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義為排在儒家的第二美德。什麼叫義?就是儒家常說的立人、達人、助人,換言之,做好事、當英雄。不妨仔細一想,為什麼儒家把仁放在了美德的首位、用仁來管制義?因為義、當英雄可以傷人甚至害人。傳教等類似的行為就是一種義舉,當英雄、助人,自以為“正義”。

定義下好了,再來審視當今社會就簡單了,你就不難發現現代所謂的“道德”多屬於儒家的美德之義,而非道德之仁。(爭取)超自然的權利(實為利益)就是一個典型的義舉,正好是仁、道德無為(不爭)的反面。


Lauzi


因為全亂套了。

教育是根本。自清末開始,教育不斷地西化,按西方那一套搞教育,西比教肓培養出來的教授、博士充斥高等教育,他們用西方文化解讀中國文化並一批批教育學生,這些大學生又一批湧入中學,直貫入到幼兒園。這是多麼可怕的現狀,己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

當今,我們終於認識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了文化自信,一個民族的靈魂就是本民族的文化自信。重塑文化自信,用自己本民族語言來解讀自己的文化,同時還得要清除西方文化強加在本民族文化上的亂象和拉圾,任重要道遠。但是,一萬年太久,還是要只爭朝夕。中國只要靠自己的文化自信,才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才是大國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