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預告丨《我們的旗幟》第二集:青春不負來時路 致敬執著致敬初心

节目预告丨《我们的旗帜》第二集:青春不负来时路 致敬执着致敬初心

节目预告丨《我们的旗帜》第二集:青春不负来时路 致敬执着致敬初心

節目預告

节目预告丨《我们的旗帜》第二集:青春不负来时路 致敬执着致敬初心节目预告丨《我们的旗帜》第二集:青春不负来时路 致敬执着致敬初心

播出平臺:湖南衛視《平民英雄》欄目

播出內容:《我們的旗幟》第二集“青春不負來時路”

7月9日,

《我們的旗幟》特別節目開播,

憑藉青春題材+主旋律的節目模式

和內容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歡迎,

收視率居全國同時段收視亞軍。

节目预告丨《我们的旗帜》第二集:青春不负来时路 致敬执着致敬初心

7月16號18:00,《我們的旗幟》

第二集“青春不負來時路”

將在湖南衛視《平民英雄》欄目播出

青年學子要去體驗

哪些平民英雄的經歷?

年輕一代又會從榜樣身上

接過怎樣的精神接力棒呢?

湖南文明君帶你精彩搶先看!

1

第一個故事的關鍵詞是“執著”

节目预告丨《我们的旗帜》第二集:青春不负来时路 致敬执着致敬初心

《我們的旗幟》海報。圖片來源:湖南衛視

來自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的大學生莫雪霈去體驗“中國好人”譚裡和的工作和生活。

节目预告丨《我们的旗帜》第二集:青春不负来时路 致敬执着致敬初心

譚裡和

譚裡和,《今日女報》社首席記者,2015年9月入選敬業奉獻“中國好人”榜。17年前,患小兒麻痺症的譚裡和,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圓夢大學。大學畢業的他進入媒體行業,11年來,他堅守基層採訪弱勢群體,拄著柺杖丈量了湖南122個縣區,撰寫了近200萬字的民生、維權深度報道。

节目预告丨《我们的旗帜》第二集:青春不负来时路 致敬执着致敬初心

大學生莫雪霈將體驗 “湖南省十佳記者”譚裡和的工作。圖片來源:湖南衛視

大學生莫雪霈跟隨譚裡和一起去採訪,親身感受到譚裡和執著於新聞一線的激情和對採訪對象的那份情懷。通過幾天的體驗,莫雪霈對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感覺自己之前似乎生活在網絡搭建的虛擬烏托邦中。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大家對周遭的事物越來越缺乏關心,所以才更需要像譚裡和這樣的,願意帶著善意和耐心,深入受訪者的生活、為他們鼓與呼的記者。莫雪霈也想做這樣一個有情懷和愛的新聞人。

2

第二個故事的關鍵詞是“初心”

节目预告丨《我们的旗帜》第二集:青春不负来时路 致敬执着致敬初心

《我們的旗幟》海報。圖片來源:湖南衛視

來自湖南中醫藥大學的大學生陳禧音去體驗 “中國好人”楊文欽、扎西志瑪夫婦的工作和生活。

楊文欽、扎西志瑪夫婦

六十多年前,為了一句“學成歸來,報答鄉里”的承諾,北京大學醫學院畢業的楊文欽、扎西志瑪夫婦辭別京華,回到懷化新晃,一門心思做農村醫療的拓荒者。六十多年來,他倆足跡踏遍了侗族700多個鄉寨,出診30多萬次,挽救了無數生命。如今,夫妻倆仍堅守一線,為鄉親們的健康保駕護航,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侗鄉大醫”。

节目预告丨《我们的旗帜》第二集:青春不负来时路 致敬执着致敬初心

大學生陳禧音去體驗 “中國好人”楊文欽、扎西志瑪夫婦的工作和生活。圖片來源:湖南衛視

陳禧音跟隨楊文欽、扎西志瑪夫妻倆一起出診,並去往夫妻倆當年工作的扶羅鄉衛生院,瞭解到當時衛生院連一盞手術燈都沒有,楊文欽夫婦去文化館借來舞臺演戲的佈景燈為鄉親們做手術。陳禧音得知,楊文欽夫婦當年的很多同學或學生,現在都已經出國,而他們夫妻倆卻來到了偏遠的家鄉,陳禧音問他們後悔嗎?楊老風趣地回答,新晃古時候就稱為夜郎國,他出國比誰都早呢!

陳禧音的青春日記

能夠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兩種動物,一種是老鷹,一種是蝸牛。楊老師和扎西老師在事業嶄露頭角的時候,放棄京城大醫院,看上去似乎也同時放棄了大鵬展翅,一步登頂的機會。但回望他們兢兢業業、紮根基層的過往人生,誰又能說他們沒有到達人生金字塔的塔尖呢?關於尖端和基礎研究之間的選擇,我想我已經有了答案,沒有紮實的基礎,我們很難領略金字塔尖的風景。實現自我價值的路可以有很多條,但歸根到底只能有一方向:做一個執著的人,一個踏實的人,一個奉獻社會的人。

节目预告丨《我们的旗帜》第二集:青春不负来时路 致敬执着致敬初心

人們常說,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了為什麼出發。學成返鄉、紮根基層的楊文欽夫婦,身殘志堅、執筆行俠的譚裡和記者,他們過往的青春都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年輕的朋友們,今天,青春在路上;明天,青春也將成為回憶。希望到那時也同樣能夠回望人生,青春不負來時路。

敬請期待!

节目预告丨《我们的旗帜》第二集:青春不负来时路 致敬执着致敬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