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葡萄潰瘍病與水灌子病易混淆,對症下藥促高產!

「管理」葡萄潰瘍病與水灌子病易混淆,對症下藥促高產!

一、潰瘍病

是近年來在全國各地不斷髮現和發生的一種病害,經調查,得出結論認為是一種由葡萄座腔菌屬的真菌引起的,定名為葡萄潰瘍病,可以危害果穗,也可以危害枝幹

其典型症狀就是葡萄穗軸乾枯、爛果、落粒。在我國20個葡萄主種植省份均有發生,病害造成葡萄減產3%-8%,嚴重地區達10%-20%,個別地區葡萄園達50%以上。

二、水灌子病(轉色病)

「管理」葡萄潰瘍病與水灌子病易混淆,對症下藥促高產!

「管理」葡萄潰瘍病與水灌子病易混淆,對症下藥促高產!

葡萄轉色病主要表現在果穗上,一般在果實上漿後至成熟期表現症狀,往往在果穗的尖端數粒至數十粒果顏色表現不正常,在有色品種上,病果粒色澤暗淡。

在白色品種上病果粒表現為水漬狀,感病果粒糖度降低,味很酸,果肉逐漸變軟,皮肉極易分離,成為一包酸水,用手輕捏,水滴成串溢出,故有"水罐子"之稱。該病又稱轉色病或水紅粒。

在果梗上產生褐色圓形或橢圓形褐色病斑。果梗與果粒間易產生離層,病果極易脫落

三、潰瘍病與水灌子病的相同點

1、發生時間相同,都是在葡萄轉色階段。

2、果粒都易脫落

3、樹勢弱、水肥不足易發病。

四、潰瘍病與水灌子病的不同點

1、葡萄潰瘍病是由病菌引起的,而水灌子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

2、葡萄潰瘍病可以由殺菌劑來控制,而殺菌劑對水灌子病沒有作用。

3、葡萄潰瘍病與氣候條件

關係密切,而水灌子病與水肥管理關係密切。

五、防治方法

潰瘍病的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田間病組織,集中銷燬。

2、加強栽培管理,嚴格控制產量,合理肥水,提高樹勢,增強植株抗病力。棚室栽培的要及時覆蓋薄膜,避免葡萄植株淋雨。

3、拔除死樹,對樹體周圍土壤進行消毒。用健康枝條留用種條,禁用病枝條留種條。

4、剪除病枝條及剪口塗藥:剪除病枝條統一銷燬,對剪口進行塗藥,可用甲基硫菌靈、多菌靈、惡霜菌酯等殺菌劑加入粘著劑等塗在傷口處,防治病菌侵入。

5、藥劑防治:可選用30%氟菌·醚菌酯可溼性粉劑2000-4000倍液、55%甲硫·氟硅唑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30%多抗·戊唑醇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20%噻唑鋅懸浮劑300-5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1300倍、25%丙環唑水乳劑1000-1500倍液等噴霧防治,每隔10-15天噴藥一次,可連續3次。

水灌子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適時適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樹體抗病力。

2、合理控制果實負載量,合理修剪,增大葉果比,以減輕該病發生。

3、對主梢葉適當多留,一般留12~15片葉。在植株生長勢弱的情況下,一般應每枝只留1穗果,保證果實品質。

4、於旱季節及時灌水,低窪園子注意排水,及時鋤草,勤鬆土,保持土壤適宜溼度。

(本文轉自:農資導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