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兩千年來爲都、州、郡、府、道治所,國家園林城市

四川省南充市,兩千年來為都、州、郡、府、道治所,國家園林城市

南充市為四川省省轄市,地處四川省東北部、嘉陵江中游,管轄3個區(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5個縣(營山縣、西充縣、南部縣、蓬安縣、儀隴縣),代管1個縣級市(閬中市);總面積12479平方公里,總人口760萬。春秋以來歷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南充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清潔能源示範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安漢縣,治今市區北,屬巴郡。東漢建安中改屬巴西郡。南朝宋於縣置南宕渠郡。

2、隋開皇初廢郡;十八年(598年)改安漢縣為南充縣,屬巴西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於南充縣置果州,屬山南西道。北宋屬梓州路。南宋寶慶三年(1227年),升果州為順慶府,屬潼州府路。

3、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改置東川路,後改東川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東川府復為順慶府,二十年升順慶府為順慶路。明洪武初遷今治,改路為府,屬四川省。清因之。

4、1913年廢府為縣,屬川北道。1914年屬嘉陵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1933—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建有蒼溪、閬中、儀隴等縣蘇維埃政權,屬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川陝省。

5、1950年置南充專區,屬川北行署區;同年析南充縣縣城及近郊置南充市(縣級)。1952年歸屬四川省。1993年撤銷南充地區和縣級南充市、南充縣,設立地級南充市;原縣級南充市和南充縣地域改置順慶、高坪、嘉陵三區。原南充地區所屬閬中市和南部、營山、蓬安、儀隴、西充五縣劃入。

二、地名來歷

據《漢書·地理志》:巴郡領有閬中、江州、臨江、安漢、宕渠、充國、涪陵等。西漢時已有充國。充國, “永元二年分閬中置”。充國的地域包括今閬中南邊部分和南部縣。漢獻帝初平四年(193)撤充國為南充國、西充國。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合併安漢、巴西兩縣為一縣,因地處充國之南,故定名南充縣。

三、旅遊景點

四川省南充市,兩千年來為都、州、郡、府、道治所,國家園林城市

1、凌雲山風景區。位於南充市高坪區境內,景區面積為20平方公里。景區內萬畝松柏蒼翠蔥蘢,凌雲群峰雲湧霧繞;山下湖水碧波盪漾,山中時傳古剎鐘聲。山水秀美,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更為獨特的是凌雲山自然景觀的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與中國古代風水天文所稱的“四象五行”玄機契合,混然天成。

四川省南充市,兩千年來為都、州、郡、府、道治所,國家園林城市

2、南充西山。位於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城西郊,面積8平方公里。由舞鳳山、人頭山、官寶山、棲樂山、火鳳山、馬鞍山、插旗山等山體構成,宛如一道綠色屏障,環抱市區西面,制高點海拔480.7米。

四川省南充市,兩千年來為都、州、郡、府、道治所,國家園林城市

3、嘉陵江第一曲流景區。嘉陵江在流經南充市高坪區的青居古鎮時,受阻於煙山,在青居古鎮東面的上碼頭折向西,往南,再北上,經九曲迴腸的蜿蜒曲折17.5公里後,又回到了青居古鎮東面的下碼頭,曲流頸370米,俗稱359度迴旋。整個地形呈Ω形態,曲流係數42.75,封閉率0.98,封閉度達359度,其彎曲係數在中國的曲流中無出其右者,素有“中國第一曲流、世界地貌奇觀”之美稱。

四川省南充市,兩千年來為都、州、郡、府、道治所,國家園林城市

4、北湖公園。位於南充市順慶區中心,是一座融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於一處,集文化、娛樂、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園林。在漢代是“魚池”,明代稱“北湖”。1984年興建公園時,定名“北湖”。

四川省南充市,兩千年來為都、州、郡、府、道治所,國家園林城市

5、羅瑞卿故居。位於順慶區舞鳳鎮清泉壩村,羅瑞卿1906年5月31日,在這裡誕生,在此生活了整整20年。故居為清光緒年間修建的一座三合院式木結構穿鬥青瓦房,面積約300平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