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 一年中頂級熱天「奉上」

好不容易捱過“倏忽溫風至”的小暑,無奈又跌進“汗蒸加燒烤”的大暑。今天5時00分16秒,我們將正式迎來一年中最熱的大暑節氣。

河大文學院教授李國平說,“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大暑期間,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等諺語。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由此往後,天氣便要慢慢向秋天過渡。

大暑為什麼最熱呢?市氣象專家表示,夏天的高溫都是由於受“副熱帶高壓控制”而形成,從小暑開始,副熱帶高壓就開始活躍,一旦控制某個地區,就出現高溫。所謂高壓控制就是熱氣流在壓力下往下沉,而不是上升,熱量不斷地在地面積聚,白天吸收的多而晚上散發的少,到了大暑的時候熱量達到了頂峰,所以大暑節氣最為炎熱。這一現象將一直持續到立秋以後,副熱帶高壓才開始南移。

頂級熱天也並非“一無是處”。大暑作為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雖給世人帶來酷熱煩悶,但它卻是所有節氣中最“慷慨”的,它把最璀璨、熱烈的光芒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地,使得萬物繁茂,生長迅猛;它也是所有節氣中最“熱情”的,它為世人呈現多姿多彩的伏天,純淨迷人的藍天,予人豐富聯想,催人馳騁奮進,宛如人生的黃金時代。

大暑時節天氣炎熱,空氣中溼度大,暑氣逼人,心氣易於虧耗,對於一些抵抗力比較差的人來講,暑溼之氣容易乘虛而入,而導致各種夏季疾病的發生,例如中暑就是典型的夏季疾病。對於此時自身的保健,市中醫專家婁琪給出一些建議。首先貴在“養心”。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天氣愈熱,心態愈要寧靜。人生就是和客觀環境不斷適應的過程,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看淡一點,想開一點。大熱天的,心裡鬱悶對身體不利,應寧心靜氣待秋來。其次要爭取多出汗。出汗是身體對付高溫的一種調節功能,也是及時排出體內廢物的重要途徑。在夏天防止出汗是最愚蠢的做法,高溫天氣下去醫院最多的是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間裡的人。“夏天不出汗,秋天一場病”,這都是古代達人的經驗總結。體質比較好的人,到了夏天更應該加強鍛鍊。“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夏天我們的各組織器官都處於活躍狀態,這時候鍛鍊更容易提升組織器官的功能。每天出去鍛鍊一次,出一身汗,回來洗個澡,是防病健身的良方。

婁琪還指出,外出要注意打遮陽傘、戴太陽鏡等,及時補充水分,避免中暑。如高溫時駕車出行應注意車內溫度,不要為了省油而不開空調,離開停車場時切勿將兒童和寵物留在車內。飲食上要經常吃點具有清熱、健脾、利溼的食物,如綠豆、冬瓜、黃瓜等,儘量不吃辛辣溫燥的食物,少飲酒、少抽菸、少熬夜。

市農業專家說,大暑時節是農作物生長最快的時候,因此,農業生產也迎來了搶收搶種、抗旱排澇的關鍵時期。酷暑盛夏,水分蒸發特別快,農諺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之說。我市夏玉米已拔節孕穗,即將抽雄,是產量形成最關鍵的時期,要嚴防“卡脖旱”的危害。高溫高溼天氣有利於病蟲害的發生與蔓延,各縣區應做好玉米、棉花、水稻等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