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哲學的人在邏輯學方面是否只需要掌握非形式邏輯即可?

易紅青


邏輯學是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哲學的全部,哲學不能代替邏輯學,邏輯學也不能代替哲學。

邏輯學分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形式邏輯是基礎,只講辯證邏輯,不講形式邏輯就是詭辯論。唯物辯證法和唯心辯證法都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規律。大道至簡,往往越簡單的東西,越接近真理。

哲學成為一門學科是近代的事。至今哲學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準確的定義。可見哲學的複雜性,哲學又是不斷髮展的學科。學習哲學如果不講哲學史幾乎就無辦法學習。神學,哲學,科學三大領域是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哲學指導人們如何追求真理,科學才能最後達到真理的認識,可是科學又沒有止境,所以人們還要學習哲學,甚至無法擺脫神學。哲學所要追求的本來是普遍的客觀真理。可哲學又無法擺脫意識形態的影響,因為哲學的對象是客觀的,而哲學的主體是人,人不管如何又無法擺脫自己。

學習哲學的人一定要注意哲學的複雜性。不然可能會犯非常可笑的錯誤。


老梁139490047


哲學是人類對世界的全面抽象的宏觀認識,邏輯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工具,尤其是數學有嚴密的邏輯性和精確性,邏輯在各方面學科和技術都有廣泛應用,語文對話或作文的通暢實際就是語言的邏輯性,邏輯是一種規律和法則,每種事物的變化和發展都是符合事物的邏輯規律的,在生物進化也是這樣,就是人不是一下從細菌進化到人的,中間是由很多過程的,這是生物進化邏輯,天體演化也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演化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馬到成功,非一時之功。哲學也是這樣,從充分,大量的事實經過實踐的檢驗,才得出的結論,古代中國好象沒有明確的邏輯學,但在歷史,文學,典籍,社會生活中自然而然也用到了邏輯,當然是不自覺的,邏輯這個詞是外來翻譯語彙,中國典籍中的賦,比,興,鋪墊,承接,穿插實質都是語言邏輯性,先講什麼,後講什麼,不過有時使行文有懸念,起伏,文章就不按邏輯述說。


瀟遙時光


哲學是系統工程。不管辯證,還是形式,二者缺一不可。形式為體,辯證為用,相輔相成。人有了骨格,血肉以外,還必須有頭腦;道理亦然。拙見。僅供參考!



圖自友,謝謝。


流liu西瓜


學習哲學的人在邏輯學方面是否只需要掌握非形式邏輯即可?

學習哲學的過程,並非那麼簡簡單單。需要掌握很多的理念上的知識。單獨依靠一個飛行時邏輯那隻滄海一粟。要想真正的把哲學從這個高峰推向另一個高峰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首先是認識哲學,如果沒有對哲學的深刻認識和繼承是不可能掌握哲學的。

其次是適應哲學,若是自身都不去嘗試感受,那麼哲學內所存在的變化和規則,就不可能讓自己真正的駕馭哲學這門學問。

再次是思辨哲學,駕馭了已知哲學,才能夠使得自己在哲學思維中發現不同之處,之後才能進入對原有哲學發展的思辨。

第四是演化哲學,這裡是同時進行的兩種哲學的運作,一個是已知哲學,另一個是模擬新哲學,互為對比,互為參照才能更好的發現裡面的不足,然後取長補短來加以完善。

最後是提煉新的哲學模式,提煉的過程往往面臨的是一場變革,這個過程一般都要遭受巨大的阻力和磨難。進入21世紀以來,這股阻力依然非常強大。


夢幻哲學申紅蕾


學哲學其實最主要的是需理解把哲學理論當作一種思維與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方法就行了。也就是利用哲學來建立自己的哲學性思維方式。這包括哲學中的邏輯學,辯證法,唯物唯心等諸多內容。並不強求一定要掌握非形式邏輯。當然,專業的哲學學者除外。

其實許多人把哲學作為了世界觀。我倒覺得更多的應是思維的方式與方法更合理些。


蒼耳子78413762


哲學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要學好哲學。形式邏輯學是必須要學的。因為哲學本身就是一種思辨。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可以說是哲學書籍中最優秀的。辯證法是哲學的靈魂。掌握了辯證法。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欣欣向榮35967


邏輯,思維的抽象.跟辯證法一樣必須符合規律;規律產生過程,產生結論,產生規則及各種演衍;但演衍又是邏輯的體現。形式邏輯是語言與規律的有機形式,正確或準確地用規範的語言表現規律,是文明發展的客觀必須要求。

以上,僅供參考;邏輯的專業論述請自查證;憑四十年前的老底子,不避冒昧.見笑,或有一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