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老張是個粗獷而又細膩的人。

他做過電工,刷過油漆,搞過設計,最終因為受不了體制內僵硬呆板的生活,灑然而去,憑著對吃的熱愛開起了自己的餐廳。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之所以叫草根堂,理由意外的簡單:老張最初開店,是準備賣閩中草根湯的,草根堂自然便是極好的名字了。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草根堂最早在皇達大廈,六個檯面,加上廚房也不到70平米。空間雖然狹小,但小到某個角落,大到牆上的海報,都有著值得分享的故事。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開始在店裡用餐的都是朋友,後來口口相傳,玩石俱樂部成為了這裡的常客。俱樂部搬離廈門時找上老張,希望他接手會址。“你看這,前面是草,後面有根,不正適合草根堂”,老張一聽,確實是這個道理,也偏愛那裡的幽靜,便點頭應下,草根堂也就從皇達大廈,搬到了蓮花的別墅裡。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除了喜歡酒,老張對吃也有極大的熱情

。曾經因為和朋友聊天時勾起饞蟲,他便開車去寧德,只為吃上一份魚頭,靈感迸發時,還將做法改良並教給了店家。也正是這樣的赤誠,才有了草根堂現在的味道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替換高清大圖

用吃交心,以酒會友,雖然簡單,卻也真實。人生得意須盡歡,沒有利益牽扯,不為未來綢繆,率性熱誠的酒,喝起來格外痛快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觥籌交錯是人生樂事,但應酬敬酒,卻是臭不可聞。

你是覺得我做的菜不好吃嗎”,提到幾年前被客人勸酒的經歷,老張依然有幾分不平。雖然喜歡喝酒,但為了讓人照顧自己生意陪酒老張是做不來的。在老張看來,做餐飲就像交朋友,你看得上我們的菜,那我便做你的生意,如果不喜歡,大家不必勉強。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除了應酬,老張最不喜歡做的便是為了討好客人的口味改變菜的味道。做菜就像做人,老張不喜歡戴著面具。迎合顧客能夠一時得意,但隨波逐流,終究會泯然眾人,做好自己,別人才會記住你。

任性而又不合群,老張默默在廚房做好自己的菜,最終帶著草根登入廈門前十的“

黑珍珠餐廳”殿堂。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問到餐廳裡最受歡迎的菜品時,老張得意而又靦腆地答道:內臟。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替換高清大圖

原因很簡單,老張喜歡內臟,不僅喜歡吃,也喜歡做。只有喜歡一件事才能真正把它做好,這句話是極有道理的,單看菜單裡各式各樣的內臟,便能感受到老張對於內臟的喜愛,簡簡單單的內臟,讓老張揮灑出無數創意。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當然,店裡也不僅僅有內臟

,魚肉牛羊,一應俱全,每樣食材,老張都能說出來歷:永安的黃椒,武夷山的草根,還有各種調味料,來自寧德、龍巖甚至肇慶……在廈門買得到永安黃椒之前的十多年,餐廳裡的辣椒都是永安運來的。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食材充滿地方特色,老張卻不認為自己的菜屬於什麼派系。蓋因菜系之稱束縛於地方,而老張做的菜,則是他遊歷各方,品嚐諸多味道後講述的故事。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替換高清大圖

提到“匠”,老張漫不經心地說:“匠的概念現在被用爛了”,但隨意中,又帶著幾分光彩,“我還在努力向這個詞靠攏,現在只是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心懷敬畏,精誠所至,不正是匠心所在。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不論“匠”還是“私房菜”,對於老張來說都是神聖而又充滿嚮往的。雖然現在草根堂在大家心目中便是典型的私房菜,但在老張眼裡,皇達大廈那小小的70平,廚師與食客能夠交互的空間,更接近他心中對私房菜的定義,如果能在店裡擺上一堵酒牆那就更妙了。

不卑不亢做好自己,無派系,有態度,這便是老張低調做菜,卻能讓草根堂口口相傳的立身之本。

吃了14年的草根堂竟然還有這些隱藏菜單?!

替換高清大圖

草根堂

凌香裡26號(蓮花公園對面)

老張的隱藏菜單

黑蒜麻花小腸湯

最初是隻有朋友能點到的私藏湯品,小腸紮成麻花狀不僅提升口感更能吸收湯汁,一口下去,迸發美妙味道

缽仔串串

四川做法與福建口味的神奇碰撞,老闆最愛的各種內臟當然少不了!

錫紙鐵鍋生燜魚頭

錫紙也封印不住的香氣炸彈,老張家首創,別的地方吃不到這個味

水餃燒

任性的水餃不自閉,不一樣的煎餃,不一樣的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