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小時候的清明,總是與憂愁無關,平淡而又帶著些許期待。

期待這個詞用在清明節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但作為小朋友,有機會放假和小夥伴一起上山,看著大人扛著鏟子在雜草和樹枝之間劈砍鋤鍘清出一條小徑,一路蹦蹦跳跳,是平時沒有的新奇體驗。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更何況,在清明節,還有薄餅吃呢。

清明吃薄餅的習俗,是從古代寒食開始的。春秋時代,有個叫介子推的賢者為了拒絕晉文公的封祿入山隱居,為了逼出介子推,晉文公放火燒山,不料意外將他燒死,傷心悔恨之下,晉文公規定這一天全國都不能生火以紀念他的氣節。到了唐朝,寒食與清明合併,寒食禁火的習俗也逐漸消失,僅餘閩南等少數地區保留這樣的風俗。

與其說是喜歡薄餅,更不如說喜歡薄餅菜:花生粩、貢糖、虎提(炒滸苔),又香又脆。家長這個時候也不會因為太過上火不讓吃,只是讓大家多喝點水。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除了香香脆脆的配料,還要搭上鹹香的海蠣煎和蝦丸(閩南語。其實是肉丸,沒有蝦),真是滋味豐富,一口滿足。當然,薄餅菜的內容遠遠不止是這些,但諸如紅蘿蔔絲、荷蘭豆、高麗菜、豆腐皮這些素菜,小朋友一般都是不樂意加太多的。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不同地方,也有不一樣的薄餅菜:同安的薄餅會包油飯(糯米飯),島內則是加米粉,泉州人喜歡夾花生粩,廈門人加的則是貢糖。

不僅薄餅菜好吃,薄餅皮也是極好的點心。薄餅皮看起來薄得透光,但卻柔韌耐嚼,水分不多吃起來卻軟潤香醇,有時候怕吃太多薄餅菜上火了,就幹吃薄餅皮解饞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在廈門,只要是有一定歷史的菜市場,都會有賣薄餅皮的攤子。小時候和外婆去菜市場時,就經常被烙薄餅的畫面吸引: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師傅一手抓著白白胖胖的麵糰不斷晃動,輕輕一抹,推著麵糰在鐵鍋上畫一個圈,手腕一抖,將麵糰拉回手中,待到餅皮邊緣翹起,便可揭下。短短數秒,卻充滿韻律。點點常常在薄餅皮攤前看到忘了時間,奶奶買完菜了才回過神來。

長大以後,清明節開始帶上淡淡的憂傷,但對於薄餅的美好回憶,卻總是不變。現在在廈門,吃得到正宗薄餅的地方越來越少,還好點點還私藏了幾家薄餅店,與各位寶寶分享~

1

吳招治薄餅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圖/by 鑫磊0918)

提到廈門的薄餅,就不得不從吳招治說起。吳招治繼承祖傳手藝,從1954年就開始在同安賣薄餅,因為薄餅味道好切她待人親切,被稱為“薄餅嫂”。雖然由於城區改造小店幾經搬遷,但熟客總是不會散去。2009年“同安吳招治薄餅傳統手工技藝”被列入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名氣傳到海外,是很多華僑心目中家鄉的味道。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圖/by 渺淼淼的殼殼)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吳招治薄餅嫂傳統美食

地址: 環城西路祥福花園1號樓201室(近同安汽車站)

2

油蔥糖薄餅

(圖/by 阿月33)

這是一家在陳佳甜品店附近出沒的流動攤位,在廈門的薄餅攤裡,或許是最獨樹一幟的:老郭家的薄餅餡里加了油蔥糖。說是油蔥糖,裡面並沒有油也不加蔥,而是白糖與麥芽糖熬煮拉扯而成,是父母輩小時候少有的零食。油蔥糖配上菜頭生(醃蘿蔔)再配上其他餡料,爽脆利落的酸與軟糯粘牙的甜相結合,正是爸爸媽媽小時候最愛的味道。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圖/by 初夏Momo)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老郭油蔥糖薄餅

地址: 環城西路祥福花園1號樓201室(近同安汽車站)

3

同安薄餅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圖/by 噹噹吉666)

這是同安中山路小巷裡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卻吸引無數食客從島內專程趕來吃他們家的薄餅。同安薄餅與島內最大的區別便是餡料,添加了油飯的薄餅鹹香軟糯,豐富的菜料又中和了油飯與炒五花的油膩,大大提高滿足感。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圖/by 青萍之末……)

老廈門清明節都吃什麼

城西逸安薄餅

地址: 同安中山路與市場路交叉口西行50米路北(近中山路)

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節日

但也別忘了把握現在

多陪陪家人

這才是假期的意義所在

最後,別忘了吃薄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