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確權多了幾畝地,是好事還是壞事?

互關秒回888


現在國家對農村的土地確權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從13年開始進行土地的確權,到現在已經有17個省市確權完畢,同時確權的面積也達到了13.46億畝。當然現在很多的農民都拿到了土地的確權證書,這樣一來土地和農民之間的權屬關係將會有了法律的意義。但很多人卻發現,自家的土地確權之後卻多出了幾塊地,這是為什麼呢?


一、開墾荒地

大家都知道在農村裡四荒地也非常的多,很多農民都會進行開墾種植。這樣一來因為統計的問題,這些土地也被統計到農民的頭上,造成了實際的土地面積超出原有的土地數量。這種情況下對農民來說自然是好事一件,畢竟國家已經明文同意了,可以大大方方的進行種植,並領取補貼。

二、因為交稅的問題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種植土地是要進行交稅的,一般都是按照農民戶口下的土地數量進行繳費。很多人都會將自己的土地進行少報,這樣一來就能夠少繳納一些公糧。這樣一來在這次的土地確權之中,自然就會按照實際的土地面積進行確權,這種情況下對於農民來說也是好事,畢竟現在的土地徵收現象越來越多,且土地的流轉現象也非常的普遍。而農民的土地面積都是按照確權證書進行的。

三、佔用其他農民的土地

因為確權過程中的統計失誤,比如說土地的界限劃分並不是很清楚,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多佔地的行為。小編家裡的土地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多確權了,現在已經改了回來。所以說遇到這種情況的及時上報村集體。

確權中多出了幾塊地,那就要看是哪種情況,然後才能判定是好是壞,大家怎麼看呢?


三農圈子


土地憑空多了5畝地,是餡餅還是陷阱,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捊一捊這件事。

一、先說好事,對於個人來說,如果你是東北三省一區的,國家的糧食補貼資金你就多得了,是個大餡餅,雖然糧食補貼資金不是太多,但俗話說的好“有便宜不賺是hun蛋”!

你家的土地在南方,沒有糧食作物補貼資金,將來土地規劃和佔地、流轉、抵押等,都會按土地確權的面積計算,難道不是好事嗎?

二、再說壞事,本輪土地確權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動用現代化測量定位設備,目的就是為準確瞭解中國現有耕地情況,為下一步規劃發展做出數據基礎,為什麼你的土地能憑空多了5畝,愚人認為有兩種可能。

(1)你的土地面積在測量中,出現了錯誤,定位時不準確。

(2)村裡弄虛作假,以前村裡有沒上報的“黑地”,趁這次土地確權之際,把這部份“黑地”裝進總面積裡,這應該也叫“銷贓”吧!

統計數據造假,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也是違法行為,對個人來講,土地流轉時,你是按確權證面積算,還是按實際面積算呢?假如,將來國家收回土地時,發現你家少了5畝地,你上哪兒去給找這5畝地啊!當然了,這只是個假設,領導們那麼忙,不會操這麼細的心。

第三、總結農村土地確權多出幾畝地,是好事還是壞事

弄清楚土地確權多出幾畝地是好事還是壞事之前,農民朋友必須先明確,土地確權對於自己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最明顯的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 土地成為農民的“固定資產”

土地沒有進行確權之前,沒有明確土地對農民的相對權利,而土地確權之後,即使是政府徵地,也要和農民商議,嚴格遵守國家徵用規定,如果咱農民覺得不合適,可以拒絕,土地成為農民的一項“固定資產”;

  • 農民可放心地進行土地流轉,增加收入

以往農村土地沒有確權之前,土地流轉存在很大的信任問題,農民在承包土地時不敢確保自己能種多久,不敢承包很多年限;而土地確權之後,有利於保護農民的資產,農民能夠放心大膽地進行土地流轉,增加自己地收入;

綜上來看,再加上今年國家提出,無論是宅基地還是集體土地或者是集體建設用地,在確權的時候都不用徵稅,所以不用擔心負擔會加大的問題;另外,今後如果面臨土地被徵用的問題,也有好處;所以,確權的時候如果多出了幾畝地對於咱農民而言其實算是一件好事;但問題是,一定要確保是符合實際情況的確認,不能夠是通過謊報或是佔用他人土地或荒地導致的畝數增加;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幫到各位農民兄弟,祝大家日子越來越好!


家富產業與金融


總的來說,這是我國深化了農村制度改革方案,以進一步保障農民權益,真正落實民生的一項政策。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今年印發《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下稱《意見》)。

國家加大保障農戶土地權益

土地確權這項政策是有利於強化物權保障。土地是農業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的“命根子”,一經確權,農民就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權利人,實質上是國家在重新為農民分土地,這有利於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

農戶通過土地能獲得更多收入

第二,土地確權有利於強化承包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和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地位,為鞏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經過確權頒證之後,土地既是資源,又是資產,農民就等於握住了自己的土地使用權,無論誰想再動農村的承包地,都必須經過本戶同意。如果農民外出打工,還可依法把承包地進行流轉,交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來經營,換取實物或租金。這樣一來,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就會增加。

農戶抵押土地也能貸款

第三,土地確權之後,農民可用自己的權證進行抵押貸款。當前,因部分農民無法提供擔保、沒有足夠的抵押物,貸款難問題較突出。而確權登記頒證以後,隨著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農民就可用自己的權證進行抵押貸款。

農戶流轉土地更安心

第四,土地確權有利於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歸屬,為解決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的各項合法權益提供強有力的原始依據。如果耕地面積四至不清、面積不明承包地流轉就潛藏較大風險,不僅農戶不能放心流轉土地,土地規模經營主體也難以安心經營,必然制約現代農業發展。

總體而言,農村土地的確權頒證促進土地權屬關係的穩定,完善財產權利的保護,有利於促進土地的流轉,土地逐步流入、聚集到種植大戶、種植能手的手中就會培育出一批家庭農場,這是以農戶為主體的,同時也會催生出一批農業龍頭企業開展經營。土地流轉中契約交易行為的規範,降低了流轉各方的風險,減少了流轉過程中的模糊環節,增強了流轉的穩定性,流轉的週期也會更長一些,規模會更大一些,參與流轉的覆蓋面也會更廣一些。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

10.09


糧油市場報


土地確權多了幾畝地是好事還是壞事?農民會不會有麻煩?下面愛農幫為大家進行詳細解答!

首先,農民要弄清楚何為土地確權?土地確權對農民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弄明白這兩個問題,多幾畝地其實問題不是很大,也不會對農民造成很大的麻煩;

土地確權的概念

土地確權是指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他項權利的確認、確定,簡稱確權;確權的狹義含義是指在土地登記過程中的權屬審核階段對土地權屬的來源、權屬性質的確認。根據中國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他項權利的確認、確定;農民要特別注意的是,只有當你拿到了確權證書,才能夠真正說明你已經完成了確權;

土地確權的流程

一、入戶調查

  測繪公司對鄉鎮人員、村組工作人員進行入戶調查表格填寫培訓,村組工作人員填寫表格,村組人員、鄉鎮人員、測繪公司技術人員分別審核填寫完成的表格。

二、影像圖獲取,工作底圖製作及打印

  當地農業部門與測繪單位一同到省農業廳領取作業區電子版影像數據、國土提供的行政區界線數據(行政區界線最低到村一級),測繪公司技術人員製作工作底圖。

三、地塊指認

  鎮街及村組工作人員逐戶逐地塊在工作底圖上指認小地塊,測繪公司在小地塊中填寫相對應的農戶信息,編寫地塊編碼。

四、一輪公示

  村組工作人員將入戶調查階段所填表格及地塊指認完成的工作底圖張貼在村組公示欄內,通知農戶前來確認圖表信息是否正確屬實。

五、基礎數據錄入、內業摳圖

  鄉鎮數據錄入人員將一輪公示完成的入戶調查表格數據按照模板錄入EXCEL表格。同時,測繪公司技術人員對一輪公示完成的工作底圖進行矢量化處理(摳圖)。

五、二輪公示

  測繪公司將打印好的二輪公示圖以及申報表(一式四份)提供給村組工作人員,將其張貼在村組公示欄內,村組工作人員通知農戶前來確認圖表信息是否正確屬實。

六、修改錯誤數據,提單打證

  測繪公司參照二輪公示完成的資料,對村組內錯誤數據進行核實修改,技術員將正確的數據匯交,提單打印經營權證書。

七、頒發證書

  1、打印好的證書,由相關部門加蓋公章後,統一下發的到鄉鎮相關部門,村民集中到鄉鎮辦理領證手續。

  2、領取證書前需攜帶戶主身份證複印件、填寫戶主聲明書、委託書、確認承包地塊示意圖,上述資料填寫完成後,在證書領取花名冊上簽字領取證書。

八、歸檔管理

土地確權多了幾畝地,農民該怎麼辦?

土地確權是農村二輪土地承包的延續;我國奉行的是贈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這對於農村新增人口來說,多少有點不公平,而土地確權就是用來保證農民對土地的所有;因此,如果確權的時候多了幾畝地,第一種解決辦法是國家在土地確權時承認農民自己佔用的無主荒地,這對於農民而言可是一件好事;

第二種情況的解決辦法是歸還佔用相鄰的有主土地;第三種情況農民少報自己的土地畝數的,在土地確權時要嚴格按照農民的原有土地畝數進行統計。


感謝關注愛農幫!任何問題不清楚的,歡迎隨時私信詢問!


愛農幫


從農民的角度看,農地的四至邊界很清晰,二輪延包時又實施過確權。此次確權是要做什麼呢?一般認為農地確權後,就能向銀行抵押貸款,就能提高土地流轉收益,農民就能安心外出務工。事實真是這樣麼。

  農地農用的特殊性、農地的生存保障功能,決定了銀行不會接受農地抵押貸款。目前各地實踐的農地抵押模式,並非理論設想的農地單獨抵押,多由其他有效抵押物或政府出資擔保。而農業的產業弱質性、農地產出效益本就低,決定了資本種地不可能大幅盈利。就我們的調研來看,資本大規模流轉土地,若種地大多虧損嚴重,主要是僱工生產監管難度大,農地產出率不比農戶高多少。多地出現被僱者放水沒有責任心,胡亂打藥將農藥帶回家的現象。

  實踐中出現的資本流轉土地收益高的現象,除了農業項目支持和政府補貼外,資本流轉土地主要是為了非糧化,如打著設施農用地的幌子興建工廠。有些企業如鄂東某公司,流轉土地主要是配合“四化同步”建設,下屬農業公司負責人告訴我們說,“種大田作物,主要是政府需要,註定是虧損的。公司是為了讓利於民,相當於是補貼百姓”。明知虧損還規模流轉土地,主要是政府用其他土地補償。

  之前已實施過土地二輪延包確權,何以此次確權能保證農民安心?1990年代農業負擔沉重,不少農民拋荒土地進城打工。村幹部為了完成稅費任務,分地給那些願種地的農民。二輪延包時撂地者回來要地,不為抽象權利而是為補貼利益。出於村莊公平的考慮,村幹部分少量土地給他們,大部分農民的生產不受影響。此次農地確權,會釋放二輪確權矛盾。那些農業稅時期的拋荒戶,及確權後的新增人口都來要地。基層幹部都很矛盾,真確權會出大問題,不確權又違背國家政策。有幹部抱怨說:“確權就是瞎折騰”。

  農地確權目標難實現,帶來的矛盾主要有兩個。一是確權成本高,地方壓力大。中央和省財政共補貼15元,其餘的由市縣財政進行補貼,使本就虛弱的縣財政壓力不小。二是確權矛盾多,基層難處理。二輪延包時機動地大多分下去,有些村民為了多掙錢開荒種地,無論怎麼處置這類土地都會鬧糾紛。

  二、農地確權問題的實質

  農地確權有兩種思路,一種是經濟學思路,認為確權能提高農地效率,一種是法學思路,認為農民理應享有土地諸權利。在《物權法》已經頒佈的條件下,農地確權的內涵值得認真探究。中央推動農地確權,著眼於方便生產、提高效率,調整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發展。理念上看不可謂不好,卻與農民土地訴求衝突。

  1980年代的分田到戶,限於當時的農業生產力,及農民的公平分配訴求,村幹部根據肥瘦遠近分田,農戶分得的田塊多且分散。二輪延包時的“生不增死不減”政策,將土地細碎化的格局延續下來。隨著輕簡便農業機械的推廣,及大量青壯年農民的進城務工,農民對土地連片耕種的要求提高。除少數班子團結工作得力的村幹部,通過調地實施土地劃片承包外,大部分村社集體出於多種考慮不再動地。帶來的問題是耕種收割還要靠牛拉犁耕,農民種田不僅要勞累艱辛且收益難以提高,相較起來,打工不僅輕鬆且收益高得多,一些農民就流轉土地進城務工。

  尷尬的事情出現了,那些位置較好、耕種便利、產出不錯的地塊,不僅流轉價格高且想流轉者絡繹不絕。相反,那些位置偏遠、放水不便、產出較低的地,流轉的價低需求少甚至被拋荒。在村的農民主要利益來源於土地,他們渴望土地連片以便使用農業機械。鄂州塗鎮種糧大戶張文,自家田有十幾塊,打田、下肥、收割等很不方便。但只要鄰居同意把地甩給他種,他就會復墾那些撂荒的好田。他說,“如果土地連片,可種100-200畝,差田也流轉過來”。現在的問題是,土地30年不變,調田成了火藥桶,限制了種田戶的流轉規模,他只能看著有些田地變荒蕪。

  現在一刀切推動農地確權,就會固化土地細碎格局。原有的耕種不便問題,因確權更加難以解決,促進農業生產發展,也將成為一句空話。具體說來,無論是農戶間自發流轉,還是資本下鄉規模流轉,都要與分散的農戶打交道,其高昂的交易成本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土地具有不可移動性,只要少數農戶坐地要價,土地規模經營就不可能,農業機械化就不具條件,農業經營效率將難提高。少數農民利益的被保護,以整體利益的損失為代價,這就是我們確權的理由?

  集體土地所有權,自上而下地看是不清晰,從村莊內部看卻很清晰。當前農地問題的根源,是土地集體治理能力弱化,難以維護清晰的土地邊界。本來物權主體是集體,現在又要確權給農戶,一塊土地兩個物權,會激化土地衝突,影響農村社會穩定。

  三、提高農地效率的建議

  從調整不適宜的農業生產關係,促進農業生產力發展角度,土地規模經營是關鍵。若政府不強力推動而是由市場調節,資本大規模流轉種地的現象將極少。基於人地關係緊張的的國情,及土地細碎化的現實條件,我們以為提高農地效率,可從採取以下兩種方案。

  一是實施土地劃片承包。

  原來根據土地肥瘦來分地,主要是當時農業生產力低,土地產出受自然因素影響大。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及土地整理政策的實施,土地自然因素的影響大大降低。以村組織為載體實施土地劃片承包,既適應生產力發展又兼顧村莊公平。種地戶可以家庭為單位儘量多的流轉土地種植,打工戶不愁土地沒人流轉,可以很安心地外出務工,調查的荊門官鎮和曾鎮很早就劃片承包。

  二是確權確股不確地,即俗稱的確虛權。

  相較於確實權,確虛權能確保農民田畝數,但不劃定某個具體的地塊,實際是以土地確權為載體,實施變相的土地劃片承包。若農民還有種地的訴求,就從連片土地劃一塊,否則就連片流轉土地。轉出方是連片土地上的村民,土地流轉不靠行政而靠市場。因連片的地塊面積適中,可使打工者與種地者各得其所,農業基礎設施投入也有了方向。潛江開創的“華山模式”,以土地整理為基礎,實施小田變大田,以40畝為單元流轉土地,農民願意種田責任心高,企業對接農戶方便不少。

  劃片承包的問題是制度不允許,差異化的農民利益難以協調。土地劃片承包作為農地制度創新,能適應和促進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從該思路進行確權,與主流設想差異大,值得決策者重視。


隨風拂葉1




你提出的問題,在我們蘭溪不多見,作為經辦了一定要工作認真仔細,實事求是地核實田畝,如數填寫不弄虛作假。不過長時間的免不了會出現差錯,在公示期間,如農戶發現田畝有出入,第一時間向工作人員反影,及時改正。



像你說的情況,我想肯定是村委會有問題,要錯寫也是極個別的,像你村家家戶戶都多了田畝那就不正常了。至於村委會這樣做是什麼動機,你能如實反影這個情況就是實事求是。



至於田畝多起來是好事還是壞事,從人的心理去分析。如果國家按確權面積發放農田補貼,哪田畝多了,補貼金也多了。如果國家要農戶上交農業稅的話,農戶心裡就不舒服了,我家明明沒有這麼多土地,確要我上交沒有土地的稅,你就不幹了。我想多報田畝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實事求是要正確。


月季正紅


農村土地確權是農村所有性質的土地都要進行確權,包括農用地、工業用地、建設用地、荒地等。而確權就是確定農村土地的使用權、承包經營權和所有權。

自土地確權之後,有不少農民發現自己的土地證的實際面積比原來的多了幾畝地。造成這種現象可能是包產到戶剩下的土地,也可能是之前機動地幾戶人家分出來的,不管怎麼說,數量確實比原來的土地證多了幾畝。多了這些土地,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對農民而言,多了幾畝地可以享受更多的補貼和國家政策,農民就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權利人,實質上是國家在重新為農民分土地,這有利於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土地確權後,土地資源就成為了農民固定的資產,在土地流轉方面,農民可以依法保障自己的土地權利,有權流轉土地,在國家徵用土地時,凡是價格達不到農民不滿意,均可不服從國家徵用,這也受國家法律的保護。

對國家而言,土地遵循“贈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但這對於農村新增人口而言,多多少少會有些不公平,而土地確權就是用來保證農民對土地的所有權。

因此當你的土地多了幾畝地時,解決辦法有:1、農民少報自己的土地畝數的,在土地確權時要嚴格按照農民的原有土地畝數進行統計,有利國家對土地的準確統計;2、國家在土地確權時承認農民自己佔用的無主荒地,這對於農民而言可是一件好事,還可以領到更多的補助。


農學谷


土地憑空多了5畝地,是餡餅還是陷阱,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愚人就從以下幾個方面捊一捊這件事。

一、先說好事,對於個人來說,如果你是東北三省一區的,國家的糧食補貼資金你就多得了,是個大餡餅,雖然糧食補貼資金不是太多,但俗話說的好“有便宜不賺是混蛋”!

你家的土地在南方,沒有糧食作物補貼資金,將來土地規劃和佔地、流轉、抵押等,都會按土地確權的面積計算,難道不是好事嗎?

二、再說壞事,本輪土地確權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動用現代化測量定位設備,目的就是為準確瞭解中國現有耕地情況,為下一步規劃發展做出數據基礎,

為什麼你的土地能憑空多了5畝,愚人認為有兩種可能。

(1)你的土地面積在測量中,出現了錯誤,定位時不準確。

(2)村裡弄虛作假,以前村裡有沒上報的“黑地”,趁這次土地確權之際,把這部份“黑地”裝進總面積裡,這應該也叫“銷贓”吧!

統計數據造假,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也是違法行為,對個人來講,土地流轉時,你是按確權證面積算,還是按實際面積算呢?假如,將來國家收回土地時,發現你家少了5畝地,你上哪兒去給找這5畝地啊!當然了,這只是個假設,領導們那麼忙,不會操這麼細的心。

綜上所述,多了5畝地對個人而言利大於弊,但是,如果時間允許,還是認真的實地核實一下,自己的土地確權面積,做到心中有數。


愚人多語


在農村土地確權中,確權後頒發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上的面積,是依據農村二輪承包合同、證書和臺賬等法律文件約定的承包地四至邊界和空間位置,採取科學的測繪技術(多為衛星定位測量),以標準畝為計量單位,測量到的承包地實際面積。

而以前村集體分地時通常是人工測量,再加上由於時間原因土地自身也會發生一些地理改變,或者村裡修路修公共設施等佔了一部分,這就導致了有的村民家的測量面積比以前寫的要多,有的村民家裡面積比以前要少。

你家原來是10畝,而確權實測面積是15畝,相對來說多得有點多,你最好要求進行工作人員進行二次測量,政策中也規定了對出入較大的要對土地地籍草圖進行審核,並進行實地勘測後,在村、組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的,才能確權登記。

這主要是出於對今後個人權益保障的方面考慮。

比如:多出來的這5畝地合不合法,是不是村裡以前沒有上報的“黑地”,趁著這次確權拉個村民墊背矇混過關?(農村問題複雜,基層官員中不排除這種情況)

畢竟在之後的土地流轉中,面積是按照確權面積來計算的,如果你的實際地塊並沒有確權證上的那麼多,會影響流轉進程。

但如果二次測量之後數據屬實,你也無需過多擔心,因為在登記簿中會如實填寫“承包地二輪合同面積”和“實際測量面積”。

這樣來看,相對來看對你來說算是好事,在今後的流轉收益、農業補貼等惠農政策中,你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福利。


土地論壇



謝謝邀請!土地確權是最兩年農村熱門話題,始終在農村中推行著,也是保護農民自身權益的一項舉措,一旦確權成功,確權的土地經營權不可改變,即便是要改變,除了國家建設徵地外,其它一律經本人同意,方可轉讓其經營權。


十九大明確指出,農民土地經營權再無條件延保30年,也就是說農民土地承包地到期最早的是在2058年,這也是國家穩定農業生產,維護農民權益,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確保土地資源不荒蕪,土地種植和投資的連續性,也就是國家號召的:中國人的飯碗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持續發展的內涵!

土地確權時,好多農戶的土地畝數都超出了當時分土地的畝數,這原因很簡單,主要是80年代分土地時,地邊撂荒較多,生產路也較寬。隨著經濟發展,科技的進步,機械化的推廣和應用,生產力大幅度提高,農民收入也相應增加,逐漸把地邊地頭撂荒的土地開墾出來,用作耕地種糧食,所以好多農戶土地確權時,面積有所不同程度的增加!



土地確權增加了好幾畝,對於國家來說是好事,這說明國家耕地面積又增加了好幾畝,糧食產量也增加了。對於農民來說也是好事,這樣知道自己有多少畝地,每年投資化肥、農藥、種子是多少都有了科學依據,否則按以前的畝數管理種植,即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還沒有增加家庭收入。再說,現在農民種地免農業稅,不是以前國家處於發展階段,農戶還要農業稅和徵購糧,所以畝數多少不用擔心!另一個好處是國家糧食補貼資金是按照農戶所種植的面積多少而定,比如小麥、花生、水稻、玉米、大豆等良種補貼!



所以,土地確權多了幾畝地,就目前國家惠農政策而言,絕對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