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基金李琛:秉承價值投資人生哲學 獲取長期穩健回報

“風雨彩虹,鏗鏘玫瑰”。來自歌手田震的這首老歌,用來描述美女基金經理李琛再貼切不過。從業18年、管理基金11年,李琛是基金行業名副其實的一名投資老將。目前投資年限超過10年的女性基金經理僅有7位,其中,李琛的任職以來年化收益率最高,為11.85%。截至7月3日,她管理廣發消費品精選的總回報為62.21%,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16.66%。

作為一名從業年限超過十年的基金經理,李琛坦言自己曾經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在管理組合時追求高回報,對風險不夠重視。但經歷多次市場的洗禮後,她意識到控制風險、保證本金安全必須排在首位。因此,她確立了以“絕對收益為目標”的投資導向,通過自上而下資產配置和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相結合,前瞻性佈局估值合理、業績穩定增長的好公司,並長期持有獲取穩健回報。“投資的最終是人生哲學的體現,我希望能給基金持有人長期穩健的回報,不想基金淨值大起大落。”李琛如是說。

歷經十年磨礪 蛻變穩健型基金經理

李琛是公募基金行業較早的一批基金經理。十年光陰,經歷市場的多次洗禮後,李琛蛻變成了一位優秀的穩健型基金經理。

李琛介紹,過去的她也曾像許多年輕基金經理一樣,看重業績和排名,努力為基金組合實現較高的超額收益。但經過市場多輪牛熊週期的磨礪後,她的心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歷過幾輪牛熊轉換,在市場起伏中也坐了過山車,慢慢地就形成了不注重短期排名、注重控制回撤的風格。”李琛說。

回首過去11年的投資管理生涯,李琛記得,年輕的自己就如新手司機,不自覺會加大油門開快車,而不會考慮途中會碰到哪些不可預測的風險。彼時正是2007年大牛市,李琛在投資時也跟大多數追求相對收益的基金經理一樣,最關心的是如何獲取更高的收益,讓基金排名更加靠前。隨後十年間,李琛遇到了讓其印象深刻的三次風險事件。

第一次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A股大調整。“以前我們總覺得只要選擇好公司,就能穿越牛熊週期。但市場告訴我,當宏觀經濟出現系統性風險,任何行業和個股都無法抵禦風險,必須降低股票持倉。”2008年以及2011年所遇到的市場系統性風險,讓李琛充分意識到,宏觀研究極為重要,必須將其加入投資框架中。

2012年和2014年,李琛在行業和個股方面遇到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風險事件。2012年,白酒行業迎來高景氣,季報、半年報等均保持高增長,李琛管理的基金重倉白酒股,集中度高,業績排名遙遙領先。進入三季度,限制“三公”消費政策出臺、塑化劑事件爆發等多種因素觸發了白酒板塊的大幅調整。李琛管理的基金淨值出現回撤,排名由靠前滑落至後1/4。這次事件讓李琛意識到,任何行業都有周期拐點,一旦行業發展臨近拐點,必須賣出。

經歷宏觀經濟、行業週期的風險“教育”後,李琛對市場風險的認知逐步加深,風險成為她管理組合時重點考量的一大因素,並堅定了她選好公司的投資理念。2014年,她管理的組合重倉的某家高成長性公司,因行業環境和政策發生變化,企業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大幅下滑,股價也出現戴維斯雙殺。這次市場教訓中,李琛懂得了好公司也有周期,遇到經營拐點時,必須捨得賣出。

經歷市場浮浮沉沉,李琛在市場的反覆洗禮中不斷總結經驗,並在2015年頓悟自己的定位。“我不想再以相對收益為目標,如果以這種思路為導向,就會不斷跟著市場跑,很難形成一個穩定的框架。我深切意識到,投資應該更深入地挖掘自己的能力邊界,挖掘能夠帶來長期收益的公司,同時保證本金安全,減少交易的損耗。”自此,李琛確立了以絕對收益為導向的投資目標,注重風險控制,儘量降低迴撤,以獲得長期穩健回報。

自上而下選擇方向 自下而上甄選個股

行業研究員出身的基金經理,大多注重公司基本面研究,以自下而上研究為主。與別人不同的是,李琛是一位將自上而下資產配置和自下而上個股選擇相結合的選手,她會前瞻佈局處於低位或者市場關注度低,但是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的行業和公司,並通過長期持有獲取穩健回報。

“為什麼要選擇自上而下?很多人喜歡說只要選好公司,希望我的個股能穿越牛熊週期。但其實牛和熊的轉換過程中,需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煎熬。”因此,李琛會結合宏觀經濟增長情況、市場流動性、行業景氣度和外部環境、企業盈利增速等精選景氣度高、確定性強的行業板塊。她總結,自上而下是排除系統性風險非常重要的策略,可以對行業配置的大方向起決定性作用。

回顧過去十年的投資,李琛表示,她管理的基金收益率主要來自行業低谷、公司便宜時候買入,通過均值迴歸,或行業改善、公司經營改善而獲得收益。例如,她在2015年即率先佈局白酒。彼時,她觀察到2015年大部分白酒企業收入下滑基本結束,很多白酒企業有5%到10%的正增長,但市場對白酒行業的增長依然非常悲觀。李琛調研了白酒的上下游,她發現白酒行業處於消費升級的過程中,整個行業已經進入良性循環階段。基於此,她從2015年開始買入白酒股,隨著白酒行業的量價齊升,她管理的基金也取得良好收益。

自上而下掌控方向,選擇了重點配置的行業後,李琛還會從自下而上的維度精選行業中確定性最高、穩定增長的好公司。對於如何選出好公司,李琛總結了非常樸素的“四好原則”:好的營業週期、好的產品、好的競爭格局、好的競爭優勢。“好公司必須在營業週期比較低谷的時候或是在成長空間起步階段介入,才有可能獲得比較好的收益率。如果是在週期高點時買入,再好的公司也要忍受比較長時間的煎熬。”李琛進一步介紹,好公司必須要有市場空間巨大的好產品,這類單品的容量大、壁壘高,用戶黏性強。此外,她還會著重考察公司在其所在行業的競爭格局以及競爭優勢,是否有獨特的競爭壁壘。

得益於其自上而下資產配置和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投資體系,李琛管理的基金獲得長期穩健回報。Wind數據顯示,她所管理的廣發消費品精選絕對收益能力突出,在2012年至2017年連續6年時間均實現年度正收益。其中,2016年,滬深300指數下跌11.28%,廣發消費品精選獲得6.5%的正收益,在同類基金排名前4%;在消費板塊具有結構性行情的2017年,廣發消費品精選精準把握消費股的上漲行情,獲得35.5%的收益,位居同類基金前8%。截至6月28日,該基金近五年淨值上漲164.88%,位列同類型第一;近三年淨值上漲17.21%,位列同類第一。

宏觀經濟轉型升級 看好龍頭企業機會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波動加大,主要指數均有不同程度的跌幅,市場情緒謹慎。立足當下2800點左右的市場,李琛坦言,自己並不悲觀,未來看好醫藥、旅遊、食品飲料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李琛認為,2018年宏觀經濟並不悲觀,現階段宏觀經濟還是處於自身恢復的狀態,PPI回升一年多,企業盈利改善,資產負債表得到修復,資本開支逐步開啟,這是一箇中長期的資本開支週期。從微觀調研看,企業盈利在去槓桿的進程下,還未出現下滑,這表明經濟顯示出較好的韌性。

從行業盈利看,李琛認為,週期性行業以及穩定增長類企業的盈利增速都處在歷史較好的區間。對估值水平而言,上證指數回落至2800點左右,大部分板塊的估值迴歸到低估水平,投資價值凸顯。例如,銀行、傳媒、非銀、公用事業、電氣設備、採掘、商業貿易、地產的PB已經處在歷史最低5%的分位內。消費品估值也大幅降低,處在合理區間。綜合行業盈利和估值,她看好長期穩定增長的消費、醫藥以及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創新型企業,其中,低估的價值類企業值得重點關注。

李琛表示,醫藥在制度改革等利好的推動下,正處在一個良好的行業變革過程中,很多醫藥企業正逐漸建立企業的競爭壁壘,從中將誕生一些優質的公司。旅遊板塊也處在上升週期,其中酒店行業的產品出現升級,從低端升級走向中高端,總體處在向上的繁榮週期。

在標的選擇上,她看好龍頭公司的投資機會。在其看來,在2016年開啟的供給側改革政策推動下,過剩低端產能進一步出清,龍頭企業的競爭優勢開始凸顯。

“龍頭企業在新階段不僅僅表現為規模大,更多表現為更高的行業進入門檻,更強的護城河,更優秀的管理,更好的盈利能力。”李琛總結,這些優勢在業績上表現為龍頭企業的增速好於小企業,在低谷期間毛利率淨利率維持較為穩定的水平,在行業復甦階段,毛利率淨利率ROE更是得到進一步提高,遠超行業其他競爭對手。

由她管理的廣發龍頭優選混合也於7月5日開始募集,據瞭解,李琛仍將秉承她一貫的投資理念和投資策略來管理該基金,一方面自上而下優選每年業績增長最確定、估值最合理的行業進行配置;另一方面自下而上選取最優質的龍頭進行集中投資,以期獲得穩定絕對的收益。

基金經理簡介:

李琛,18年證券從業經歷,11年投資管理經驗。2002年參與廣發基金籌建,先後擔任廣發大盤、廣發聚祥、廣發穩健增長、廣發消費品精選等基金經理。其堅持以絕對收益為目標的投資導向,重視合理風險下的收益;擅長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進行組合構建和倉位管理,擅長逆向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