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清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央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今新疆)?

要知道清朝為何要收復西域,不能不說左宗棠。這就如同要知道漢朝如何平定西域,離不開班超一樣。

為何清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央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今新疆)?

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陰人,出生於1812年,即嘉慶十七年。他年輕時以諸葛亮自許,曾經為自己取號“今亮”,自許“文章西漢兩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然而,諸葛亮26歲即已出山輔佐劉備,而左到36歲時,依然只是連續三次會試不中的一個舉人而已。

可是,誰會想到這個考場失意的年輕人將來會做出多麼驚人的功名呢?

1838年,在左宗棠第三次考場失意的同時,另一個牽動晚清政局的重要人物曾國藩也在北京,他不僅成功登第,而且殿試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

自此,曾國藩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順利踏上仕途。

曾國藩比左宗棠年長一歲,當他和左宗棠在北京參加會試的時候,有一個來自廣西的農家青年也正在廣州參加科舉考試,不幸的是,這個青年始終無法通過童生試。

1837年,他已經25歲,第三次參加考試。結果再次落選,受此打擊以後,他回家重病一場,連續做了四十天的異夢。夢中有一老人賜給他一把寶劍,命他到人間來斬妖除魔。

這個青年人的名字叫洪秀全,所有鄰居、親友都認為他是因為久試不第而精神失常,但這樣的事例在當時並不罕見。

左宗棠雖然兩次會試不中,但他的才氣早已響徹湖湘,科舉功名的失意,對他來說並不以為意。他年輕時曾寫過一副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可以說是他氣壯山河一生的真實寫照。

世人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幸運的是,左宗棠這匹千里馬,遇到了伯樂林則徐。

1849年冬,林則徐因病辭去雲貴總督一職,返回福建途中經過長沙,特意約請左宗棠相晤。左宗棠匆匆忙忙趕至長沙,在湘江邊上見到了林則徐。

37歲的左宗棠心情激動,視林則徐為“天人”,而林則徐同樣對左宗棠驚歎不已,“一見傾倒,詫為絕世奇才”,兩人於“江中宴談達曙,無所不及”。

左宗棠後來回憶,兩人“談論竟夕”,對治理國家的根本大計,特別是關於西北軍政的見解不謀而合。林則徐說西域屯政不修,地利未盡,以致沃饒之區都不富強,他曾在邊部各城大興水利,可惜功未告成,深以為憾。

林則徐還預見俄國將成為中國的邊疆大患,林則徐認定將來“西定新疆”,舍左宗棠莫屬。

他將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資料和繪製的地圖全部交給左宗棠,說:

“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終無成就之日。數年來留心人才,欲將此重任託付!”後來,左宗棠收復新疆,帶的就是林則徐繪製的地圖。

臨別之際,林則徐還寫了一副對聯相贈左宗棠:“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

回福建後,身染重病的林則徐深知來日不多,就命次子聰彝代寫遺書,向皇帝一再推薦左宗棠為“絕世奇才”、“非凡之才”。

左宗棠的名字,第一次引起了京城的注意。

有人說,歷史是任人塗抹的小姑娘,我認為,歷史有時候更是一個任性的小姑娘。

假如沒有晚清末年遭逢數千年未有的大變局,即使有林則徐的慧眼識才,左宗棠也毫無用武之地,終其一生,極有可能只是湖南一個默默無聞的教書先生。

很多時候,歷史的發展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既可以稱作規律,也可以稱作氣數。

十年後的1852年,改信基督的洪秀全率領軍隊來到長沙。危急之際,左宗棠應湖南巡撫張亮基之聘出山,他冒著危險縋城而入後,張亮基大喜過望,將全部軍事悉數託付給左宗棠。

左宗棠“晝夜調軍食,治文書”、“區畫守具”,最終太平軍圍攻長沙三個月不下,被迫北去。

這一年,左宗棠40歲,他一生的功名也就從此開始。

如果說,在平定太平天國時,左宗棠並非主角的話,那麼,平定陝甘叛亂則是他為中華民族作出的第一大貢獻。

1866年,左宗棠奉詔帶領湘軍前往陝甘兩省。兩年後,左宗棠與李鴻章合力剿滅了捻軍。三年後,左宗棠派軍隊進攻寧夏金積堡,馬化龍父子投降後被殺。

1872年,左宗棠收復西寧,馬桂源投降後被押往蘭州並處死。隨後左宗棠大舉圍攻肅州,馬文祿被迫投降,後被處死。白彥虎等人則逃亡新疆,持續戰亂十年的陝甘迴歸安寧。

世界上,有無數的人,一輩子可能都在碌碌無為渾渾噩噩中度過。當然,也有的人,一輩子也許只要一件功名便足以彪炳千秋,名垂青史;

然而,左宗棠在平定太平天國和陝甘之後,又做了第三件足以讓其媲美漢唐的功——收復新疆。

1864年,新疆的阿古柏發動叛亂,幾乎佔領了整個新疆,沙俄也派兵進入新疆,清政府一片混亂。

1875年,即光緒元年,清廷內部爭議是否要出兵收復新疆。李鴻章等人力主海防,主張將“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左宗棠則主張海防與塞防並重,並指出西北“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丟掉新疆則陝甘危矣,陝甘丟失則京師危矣”。

當時的軍機大臣文祥為左宗棠所說服,全力支持之,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最後下定決心,同意平叛收復新疆,並下詔授左宗棠為欽差大臣,全權節制三軍。

為何清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央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今新疆)?

左宗棠平定新疆形勢圖

1875年,左已經是六十三歲的老人,身為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人生已經功成名就。如果成功,他所得的封賞也不會更多,但是如果失敗,他將承擔全部責任,不僅一世業績付諸流水,而且很可能就此客死新疆魂歸大漠。

左宗棠完全可以急流勇退,安享天倫之樂。但是,六十三歲的左宗棠不可能忘記林則徐的諄諄囑託,也不可能忘記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自古以來,那些真正的大英雄都是為國開疆拓土,守護浸染祖先鮮血的土地。左宗棠選擇挺身而出,奉命於危難之間,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民族脊樑!

1876年,左宗棠帶著湘湖弟子進入新疆,當然,還有他為自己所準備的棺材。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西風烈,戰馬嘶鳴,大漠無聲,殘陽血紅,六旬老翁抬棺西行,何等壯烈!

僅一年多時間,左宗棠就指揮西征軍,攻克了被外寇侵佔的南疆八城,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領土。事畢,左宗棠上表申奏朝廷,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嘉其功,詔封二等侯爵。新疆各地也於大小村鎮建立左公祠,燒香禮拜。

1884年,左宗棠奉旨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閩海軍務。來福州後,年邁的左宗棠專門到福建林則徐祠拜謁,回憶起二十五年前的那個夜晚,以及林則徐的諄諄囑託,不由得老淚縱橫。

也許,如果沒有那場見面,今天的中國,將大不一樣。

一年後,1885年9月5日,晚清重臣左宗棠於福州病逝,享年7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