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這麼反感抗日神劇,爲什麼還拍起來沒完,都是什麼人在看?

茗人5


謝謝邀請,我曾經做過類似抗日神劇問題的回答。

抗日神劇為什麼拍起來沒完?首先要涉及到一個成本問題。

成本問題的第一項就是宣傳成本。試想,面對一個被大眾熟知,被導演玩爛的梗,和一個從未有人涉足,但是可能一鳴驚人的梗。製作者會選擇哪一個?多半會選擇前者,因為即使被玩爛,但最起碼這個受眾已經是現成的,如同腦白金一樣,提起腦白金,那兩個卡通老人的形象就呼之欲出。有了這樣的所謂群眾基礎,創作者自然就事半功倍,自然也就前赴後繼。加上抗戰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巨大創傷,不用提示,我們也能自覺的想到這些神劇。


第二項是風險成本,承上段,如果貿然嘗試新的領域那麼失敗的風險也是極大的,而抗日神劇基本都是小成本製作(橫店影視基地一條龍),如果失敗,對於這些小導演而言勢必資金鍊斷裂,難以翻身。試想連《大明王朝1566》這樣的良心劇都折戟沉沙了,這些缺乏誠意的小成本影視劇更不能相提並論了;風險成本還包括過審成本,毫無意義,抗日神劇的過審是容易的,比刑偵等容易太多。這一點連《亮劍》主角何政軍(趙剛)都非常無奈。所以,權衡之下,抗日神劇層出不窮!

第三項就是播放成本,如今互聯網發展神速,吸引了大部分的年輕人,一些傳統的媒介生存環境日益惡劣,尤其是電視臺中的地方電視臺,這樣的情況下,地方臺除了瘋狂山寨真人秀節目博眼球,鋪天蓋地播放假藥坑人外,就是引進小成本的抗日神劇濫竽充數,做收視率的垂死掙扎,事實證明這個策略很有效果,有這樣的需求,抗日神劇層出不窮。


下一問,什麼人在看抗日神劇?

根據個人的親身體會,身邊基本都是一個父母輩分的中老年人在看。為啥呢?

年輕人更痴迷於網絡,對電視的依賴相對較小,而中老年人不同,尤其是農村的中老年人,他們對網絡的接受的程度相對較慢,所以不可能在網絡上追劇,因此電視劇仍然是他們娛樂的一個重要選擇。在數字電視未能全面普及的條件下,農村“鍋蓋”收到的基本還是各衛視的節目,也就是抗日神劇。老實說,他們對神劇也不感冒,尤其是經歷過戰爭的老年人,對這些神劇深惡痛絕,但面對這不多的選項,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接受,好歹聽個聲,不孤獨寂寞了不是?



趙裔史臣


現在的抗戰神劇已經升級了,不像原來那樣,原來最經典的臺詞就是:你的通通的死啦死啦的,你的死啦死啦的,你的什麼的幹活,你的良心大大的壞,你的良民大大的,現在的神劇好點的日本鬼子說日語夾雜一些中國話,差點的清一色的中國話,日本話話也就那麼幾句八嘎,八格牙路,喲西喲西,莫西莫西,日本的精良部隊愣是被神劇說成是白痴愚蠢和弱智的一群傻子,被國軍和八路追著玩


快樂生活237733071


謝邀時候,可看的電視劇很少。關於抗戰的題材更多的是從電影中看到。那是有部打仗的電視劇能像打了雞血般興奮的看下去。如今面對滿屏幕的抗戰劇,我興趣索然,甚至一會就得強迫自己換臺。究其原因大概有幾下幾點吧。

這車可好?

一、抗日劇偶像化。現在許多的抗日劇其實是披著戰爭外衣的言情劇。裡面的男女豬腳,打仗不是第一要務,談個戀愛,耍個帥才是他們的重要情節。而且為了更狗血,三角四角戀愛編劇更是大寫特寫。

二、抗日豬腳玄幻化。小時候看老電影,雖然情節也有些誇大,但豬腳至少還算是人類範疇,那時更多展示在嚴酷鬥爭下的智慧和無畏。現在則不然,豬腳不是以一敵百的武林高手,就是槍槍致命的絕命遊俠。如果不能在鬼子群裡殺個七進七出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在拍抗日劇。

碾壓他們

三、戰場兒戲化。當下流行的抗日劇中,在戰場上拼命的有女人,有和尚,有兒童,有土匪,他們總是能料敵制勝。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鬼子在把中國的青壯軍人打敗之後,總會敗給這一群婦孺呢?

我咋看不出來

四、鬼子弱智化。這個是現在許多人吐槽的重點。一個人的能力主要看對手,如果我們一直在和一群弱智作戰,而且還被這群弱智打了14年,這到底是在侮辱敵人還是在侮辱先烈?

帥不?

五、戰爭輕鬆化。在抗日神劇中,戰爭是輕鬆瀟灑的。似乎人人都可以成為戰爭的主角。可我們越來越理智,知道戰爭是最殘酷的。神劇的這種表現方式只能洗腦某些人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一般都是老一輩人看的比較多,


Mr小春子


謝謝邀請。所謂的抗日神劇已經脫離了歷史的真實情況,加入了很多超乎想象的內容和情節,以此奪人眼球,引起轟動,拍的人應該也知道自己拍的是什麼玩意,他們要的就是譁眾取寵,轟動效應,引起大家的注意,他也就達到目的了,其實這時候他已經掙到錢了,只是多少問題,因為抗日神劇成本不高,難度不大,費力不多,所以賺的這些錢也夠他的了。說到有人看,說實在的,有些人是看看所謂的抗日神劇到底是什麼模樣,還有一部分人是衝著某些演員去的,至於內容,好像不怎麼留意,其實,說到底看的人還是不多,哪有那麼多腦殘粉,所以,為了尊重歷史,尊重觀眾,尊重自己,多想想自己該如何拍抗日劇。


娛樂方寸間


小編,我來告訴你什麼人在看吧,他們都是些真正愛國的人,他們都是些真正恨日本的人!而不是打著自己是中國人的旗號,在那裡指指點點的人。大家都知道,影視作品大多都是虛構的,為什麼會把抗日劇拍神了!是因為他(她)們,非常的恨小日本,可以說是恨到骨子裡去了。這是一些所謂的愛國人士所無法理解的!


大男青年


抗日不反對,真實的英雄多的是,但這幫張導、馮導的徒子徒孫,不學無術,盡領著那幫演小品的潘長江,說相聲的馮鞏之流,盡搞一些底級趣味所謂傑作,用來愚昧我們老百姓,這幫臭味相同傢伙,拿著納稅人的錢,利用社會資源,盡為孤朋狗友包裝,捧場,其實一文不值,他們走不遠了!。


周鳳其秋雨


如果編得離譜,我不會看,但我也不會義憤填膺的,畢竟觀眾形形色色,我不喜歡看,總有人看。我見許多人對抗日神劇歇斯底里義憤填膺,有這必要嗎?難道非要看日本鬼子威風你才高興。誰會把電視劇當真實,報著娛樂的心態,看日本鬼子被打也未嘗不可吧。


陽光空靈


我認為有兩種人是主要群體。一,退休老人,他們其實並沒有在看,就是在做家務和休息的時候添加個背景音。只要三觀基本正確就能繼續看下去,手裡一直沒閒著,也就沒時間分析這個神劇的道具,演技。二,無知者,我單位有一個小保安就是典型(我沒有貶低誰的意思,但是他的歷史知識基本上為零)。因為住在單位,有富裕時間,就不停的追各種國產劇。文化差異決定了他們不會去追美英劇。在沒有歷史常識和審美水平的他們看來,什麼國產劇都一樣!甚至爛的更好,讓他們看《潛伏》並且分析人物衝突實在是困難。還是看手撕鬼子和褲襠藏雷更符合其審美標準。歷史知識為零不是誇大,他曾經問我:八路軍和國軍的區別是什麼?


東吳船主


應該是老年人居多吧,我姥爺也看,但是不過是老年人晚上沒啥意思,看到那些“神奇”的片段姥爺都笑笑而已。歸根結底只不過是一個消遣的手段。抗日神劇太離譜了,乾脆別叫抗戰叫“抗日武俠劇算了”。


中華遠東外蒙領主


流盲。是不是看了神話劇就認為這個世界一定有鬼怪?戲劇影視及其它文藝作品都是一種娛樂消遣的東西,我們犯不著人云亦云跟著起鬨。總的看來“抗日神劇”,要比那些鮮肉,緋聞女演演的電視劇好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