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風俗與酒精中毒

飲酒風俗與酒精中毒

昨天中午朋友喝多了,臉色慘白,一直吐。並不是他想喝,是生意上的關係,陪客戶,不得已。看著他的樣子,心裡真是難受。

北方好多地方都有這種習慣,在酒場上,如果你不喝酒、不喝醉,那就說明你沒有誠意,主人就會覺得可能是招待不周,有的地方還會愣灌。這種風俗實在是應該改改了。

少量飲酒對身體有好處,但是過量就只有壞處了。就像是我的朋友,胃本來就不好,再喝那麼多酒,更是難受了。

酒精即乙醇,經胃和小腸在0.5~3小時內完全吸收,分佈於體內所有含水的組織和體液中,包括腦和肺泡氣中。血中乙醇濃度可直接反映全身的濃度。乙醇由腎和肺排出至多佔總量的10%,90%在肝代謝、分解。對大多數成人致死量為一次飲酒相當於純酒精250~500ml。

一次飲入過量的酒精或酒類飲料,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由興奮轉為抑制的狀態,稱為酒精中毒(alcohol poisoning)或乙醇中毒(ethanol poisoning)。

一、急性酒精中毒分為三期:

興奮期:血乙醇濃度達到11mmmol/L即感頭痛、欣快、興奮。血乙醇濃度超過16mmol/L,健談、饒舌、情緒不穩定、自負、易激怒,可有粗魯行為或攻擊行為,也可能沉默、孤僻。濃度達到22mmol/L時,駕車易發生車禍。

共濟失調期:血乙醇濃度達到33mmol/L,肌肉運動不協調,行動笨拙,言語含糊不清,眼球震顫,視力模糊,複視,步態不穩,出現明顯共濟失調。濃度達到43mmol/L,出現噁心、嘔吐、睏倦。

昏迷期:血乙醇濃度升至54mmol/L,患者進入昏迷期,表現嗜睡、瞳孔散大、體溫降低。血乙醇濃度超過87mmol/L患者陷入深昏迷,心率快、血壓下降,呼吸慢而有鼾音,可出現呼吸、循環麻痺而危及生命。

酒醉醒後可有頭痛、頭暈、無力、噁心、震顫等症狀。上述表現見於對酒精尚無耐受性者。如已有耐受性,症狀可能較輕。此外,重症患者可發生併發症,如輕度酸鹼平衡失常、電解質紊亂、低血糖症、肺炎、急性肌病等。個別人在酒醒後發現肌肉突然腫脹、疼痛,可伴有肌球蛋白尿,甚至出現急性甚衰竭。

二、慢性中毒:長期飲酒可造成多系統損害

神經系統:Wernicke腦病:眼部可見眼球震顫、外直肌麻痺。有類似小腦變性的共濟失調和步態不穩。精神錯亂顯示無慾狀態,少數有譫妄。維生素B1治療效果良好。 Korsakoff綜合徵:近記憶力嚴重喪失,時空定位障礙,對自己的缺點缺乏自知之明,用虛構回答為題。病情不易恢復。 周圍神經麻痺:雙下肢遠端感覺運動減退,跟腱反射消失,手足感覺異常麻木、燒灼感、無力。恢復較慢。

消化系統:可有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胃潰瘍、小腸營養吸收不良、胰腺炎。酒精性肝病,由可逆轉的脂肪肝、酒精中毒性肝炎轉化為肝硬化。

心血管系統:酒精中毒性心肌病往往未被發現,有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心臟增大、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

造血系統:貧血可為巨幼細胞貧血或缺鐵性貧血。由於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減少和血小板凝聚功能受抑制可引起出血。

生殖系統:男性性功能低下,睪丸酮減少。女性宮內死胎率增加。胎兒酒精中毒可出現畸形、發育遲鈍、智力低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