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地震被提前發現,避免傷亡的嗎?

A蝸牛在飛


1975年2月3日18時,海城—營口地區發生了一次3.1級地震,緊接著地震頻次逐漸增加。地震專家們分析了地震活動的發展趨勢,並結合全省各地提供的近2000條前兆信息,於4日零時及時向省政府發出了遼寧海城—營口將要發生大震的預測。省政府於2月4日上午10時發出通報,要求落實防震、抗震工作。當天19時36分,震級7.3的大地震發生了,我國首次實現了對7級以上地震的成功預警。在海城地震發生後,聯合國確認海城地震預報為人類第一次、也是迄今為止惟一一次對強震作出的準確臨震預報。


一葉豈可知秋


的確有地震被提前發現,並避免傷亡,就是1975年2月4日北京時間19點36分,在遼寧省海城、營口縣一帶(東經122°50',北緯40°41')發生的強度是里氏7.3級(矩震級7.0級)的強烈地震,震源深度為16-21公里。在震前,當地給出啟示,放映露天電影,並且組織當地民眾進行避震,據估計這次成功預測避免了超過13萬人的死亡。也是被聯合國唯一認可的有減災實效的地震預報。

水氡異常是指在多次大地震前已觀測到這種到的水中氡氣含量變化的現象,其原因可能是地應力的變化,使岩石釋放出一定量的氡氣,而導致地下水中氡氣含量的變化。水氡異常的觀測是地震監測的一種手段。如上圖,其實不僅海城地震前,其他很多地震也有類似現象,如1995年臺灣海峽7.3級地震和1995年晉江以南海域5.3級地震前。海城地震前水氡異常是比較有效的一種地震異常。

如上圖所示,海城地震前還有密集的小震活動性,也是該地震被預測到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實,中國地震科學家通過1966年邢臺地震就已經總結出的“小震鬧,大震到”。但是,在海城地震發生一年後的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級地震卻沒有類似現象。顯示出海城地震的預測有很多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總之,海城地震的成功預報不僅是中國地震工作者艱苦努力的結果,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綜合作用的結果。巨大的減災效果也使後人能夠長久銘記,世人所矚目。


地震博士


提前預測出地震又如何呢,有很多時候人禍比天災更可怕!


難忘一刻


據悉,這次的地震,由四川阿壩州防震減災局和該所聯合建設的地震預警系統成功預警此次地震,其中通過手機、專用終端等為成都市提前71秒預警,為綿陽市提前49秒發佈預警,為甘肅隴南市提前19秒預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