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這個小區加裝電梯走出「溫情路」

2018年5月1日,《濰坊市中心城區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一時間,“你家單元是否加裝電梯”成為市民熱議的話題。記者瞭解到,由於《辦法》遵循業主自願、自主實施的原則,因此要想順利加裝電梯的建築不但要滿足“4層以上未設電梯的多業主住宅”的要求,而且還需要該單元全體業主簽字同意。因此,不少小區單元的加裝電梯的申報工作都卡在了“簽字關”。7月18日,記者在濰坊市濰城區清平花園採訪發現,與其他小區業主之間因加裝電梯意見不一而頻頻引發矛盾的現象不同,該小區的居民卻表現出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良好風貌。

老人爬樓不便 鄰居協助簽字

記者瞭解到,《辦法》規定,如果要加裝電梯,本單元全體業主為項目申請人,同時徵得建築物總戶數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且加裝電梯所在單元全體業主同意,並簽訂改造協議。由於加裝電梯可能會對1樓和2樓住戶的採光帶來影響,且這些低層住戶往往對電梯的實際需求並不大,因此他們往往都不願簽字。低層住戶不簽字,樓層相對較高的住戶即使想裝電梯也沒辦法。因此,大部分單元樓的加裝電梯申請工作都“無疾而終”。

濰坊這個小區加裝電梯走出“溫情路”

在清平花園某棟居民樓的3單元,家住6樓陳先生年過六旬,一聽說能申請加裝電梯,老人表現得額外高興。“我家住頂層,上了年紀這上下樓很不方便。日常生活,買菜購物又不能不爬樓,一推開家門我就發愁。”陳先生告訴記者,“有時從1樓爬到3樓歇一歇,再爬到5樓歇一會,最後才能爬到6樓,十分辛苦。”

陳先生和老伴“爬樓難”這件事,全單元的居民都看在了眼裡。當得知能申請加裝電梯後,在5樓一位鄰居的積極協調下,3單元6層樓的12戶居民全部順利地完成了簽字,這讓陳老先生感到十分地感動。“

1樓、2樓的住戶完全可以不用簽字,他們年紀不大,爬樓沒問題。之所以簽字,人家就是考慮到咱的不方便,這也是對咱的一種理解和幫助,真是太謝謝他們了!”陳先生告訴記者,“而且負責組織簽字、跑腿遞材料的鄰居也是個熱心人,為了大傢伙的事,人家犧牲了不少個人時間。正是有了大家的努力,我們單元才順利地完成了簽字程序。”

針對陳先生爬樓不方便這件事,3單元的一位業主這樣告訴記者:“人都有上年紀的時候,看到老人現在的狀況也就看到了幾十年之後的自己。我們現在幫人家一把,將來別人也會幫我們一把。人都是需要互相理解和幫助的。為了大傢伙的事,即使出一點錢也是應該的。”

為了減輕鄰居負擔 2樓住戶主動掏錢

在3號樓某單元,記者找到了家住4樓的孫女士。她告訴記者,與其他單元不同,這個單元的大部分居民年紀都在三四十歲。按道理來說,他們完全沒有安裝電梯的必要。“要說歲數大的,也就數我們家了。我過幾年就到60歲了,聽說要申請加裝電梯,我也是趕緊簽了字,也算是為將來上下樓方便做好準備工作吧。”孫女士告訴記者,“令我們感到意外的是,在簽字過程中,原本不用花錢的2樓住戶,得知我們樓層相對較高的住戶分攤的費用較高,人家主動要求承擔一部分。能遇到這樣的好鄰居,我心裡感到很溫暖。”

濰坊這個小區加裝電梯走出“溫情路”

在孫女士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2樓,並找到了譚先生。他告訴記者:“一聽說要申請加裝電梯,而且其他業主都同意,我也馬上籤了字。鄰里鄰居的,互相理解是很必要的。當我知道6樓住戶可能要拿幾萬元費用時,我們1樓和2樓的住戶一合計,決定每戶也主動承擔萬兒八千的費用,幫人家減輕負擔。”

在記者採訪的幾個已完成簽字申請的單元中,鄰里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的做法並不鮮見。在小區入口,不斷有新的公示表張貼出來,每張表上都簽著每位業主的名字,按著手印,代表著整個單元業主的集體意願。正是由於鄰里之間的這份信任和關懷,才使得電梯加裝工作得以順利開展下去。

據悉,業主簽字確認僅是加裝電梯過程的第一步。另外,根據《辦法》要求,增設電梯所需資金需要通過業主自籌解決,由業主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出資,分攤比例由業主協商解決,建議參照“誰受益誰投資,受益大多投資”的原則籌資。在電梯安裝前,電梯安裝單位應當書面告知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電梯安裝過程應當經特種設備檢驗機構監督檢驗;電梯安裝完畢後,實施主體應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參加竣工驗收,併到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